當前位置:
首頁 > 書畫 > 用硯是一門大學問!

用硯是一門大學問!

用硯,懂得愛護和保養硯,才能懂得使用硯。怎樣使用,關鍵在於啟用新硯、磨墨、滌(洗)硯、養硯、藏硯和掌握護硯等知識了。

1

啟用新硯

宋唐彥猷《研錄》:「啟用新硯,可以杉木炭末,稻草蘸水和之,在墨堂磨刷數次,使之蠟層盡去,再洗滌乾淨,即可磨墨,名曰發硯。」市上或各廠家製作之硯,均上蠟,必須發硯。

2

啟用新墨

新墨四角銳利,啟用時務必垂直輕推慢轉,以免刮傷硯堂。鑒於目前商品龍魚混雜,墨錠內夾砂者屢見不鮮,如若發現有夾砂的墨錠,必須停用。閱江樓硯服務部營銷安徽胡開文老墨廠的「金不易」質量上乘,可免夾砂之虞。

3

磨墨方法

磨墨方法有二。或從左往右(順時針)周而復始地重按慢推,或從上至下來回拖推,均要求墨身垂直,懸肘執墨,切不可急於求成。加水時要一點點地加,更不應把墨錠浸軟磨墨(既損墨,又傷硯,還會使墨瀋(汁)失色失光,濃淡不勻。)宋高似孫《硯箋》:「大忌滾水磨墨,茶水亦不可。」必須用清水磨墨。

4

滌(洗)硯

唐詢《硯錄》:「硯須日一滌之。過二三日者,即墨色差減,縱未能滌,亦須日易其水。」施潤章《硯林拾遺》:「用硯必須洗濯,不留宿墨為佳。」又曰: 「滌以蓮房,浸良久取出,風乾。」《諺語》:「寧可三日不沐面,不可一日不洗硯。」今人洗硯,豬毛牙刷蘸谷糠灰洗刷。或以水喉水直接沖洗,海綿洗刷。處理屢洗不去的墨潰時,可用320目水磨砂紙蘸牙膏輕輕磨刷即去,光滑如新。

5

補硯

明劉伯溫《多能鄙事》:「就硯底用刀刮細末,用黃蠟火中鍛令勻,須火中安排,以補損處,一色且牢。」清曾興仁《硯考》:「硯有剝落缺損,取石之相似者,用生漆和灰面膠之,永保不復脫矣。」又日:「用黃蠟和墨,火烘補之。」今人補硯,用氰基丙烯酸酯粘合劑。其法:先清潔斷拆面,用刀刮取硯底適量石、末(另放待用)。在拆合面塗上粘合劑,與另一拆合面粘合,固定,再撒上石粉在粘合處,24小時後,有刀括去浮余物,再用320目水磨砂紙打磨,天衣無縫。

6

養硯

高似孫《硯箋》: 「硯池不可令干,應以清水養石。」又曰:「磨墨處不可貯水,久浸則不發墨。」清水養墨池,可保持硯石潤而不燥,有利於落墨和發墨,否則,多將好硯變壞。

7

藏硯

宋陳棲《負暄野錄》「愛硯之法,當以木匣護之。不懂養潤,亦可獲塵。」明屠隆《考殷餘事》:「以紫檀、烏木、豆瓣楠及雕紅、退光漆者為佳。」當今硯盒,多以紅木為制。隨形硯和加厚硯用天地蓋,其它薄形硯多全盒密封保護。這些木盒多有四腳,以便移動和方便洗滌。例如豹足、虎爪之類更具欣賞價值,因為它與硯台結合,顯得更古樸,凝重和大方得體。

大美宣硯,傳世臻品

¥139.00/方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書法孔見 的精彩文章:

小楷:方寸之間,可以體察天地!
這幅《千字文》你肯定沒有見過!

TAG:書法孔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