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媽媽睡覺壓住被角,孩子窒息身亡:這件事再不做,就真的晚了!

媽媽睡覺壓住被角,孩子窒息身亡:這件事再不做,就真的晚了!

1

凌晨三點,我在醫院值夜班,接到一個急診,一個4個月大的嬰兒被爸爸抱著狂奔進來,我二話沒說就帶孩子進了搶救室。

其實,接過孩子的那一瞬間,我就知道已經沒有救了,因為孩子的身體都是涼的,也沒有任何生命的跡象,但是還是想為這個家庭為這個小生命再試一試,可最後還是無法挽回這場悲劇。

走出搶救室,我看到向我跑過來的孩子家人,有點哽咽,不知道怎麼開口,搖了搖頭,隨後孩子父母癱在地上撕心裂肺地哭了起來,我怎麼拉都拉不起來。

我為什麼一開始就說這樣一個悲傷的故事呢?因為這不是個例,而是很常見的事情。

新手年輕父母沒有習慣孩子的到來,睡覺壓住了被角,孩子不會說話,不會掙扎,只能接受「死神」的來臨,或者有些大人睡覺時頭髮纏到嬰兒頸部、大人睡覺不小心壓到孩子手臂等。

這就是現實,很多人都說,這樣的父母太大意了吧?怎麼可能會有這樣的父母?這樣的人不配當父母啊。

可是,醫院裡見到這樣的父母太多了,都是因為「不小心」。

那這起「不小心」釀出的悲劇,究其源頭,就是和孩子睡在一起。

可能現在很多父母不認同這個原因,但是不得不說,父母和孩子睡在一起不僅會給孩子帶來一些不安全因素,更會阻礙孩子的健康發展,包括生理和心理。

除去父母自身原因帶來的不安全因素外,我們來說說孩子本身。

英國育兒學家指出:如果孩子長時間與父母一起睡,可能會滋生戀母情結或戀父情結,導致他日後缺乏自愛、自律,甚至形成性別認同障礙。


2

關於「戀母情結」,西方心理學研究表明,3~6歲是兒童的「俄狄浦斯期」,簡單來說就是戀父戀母期,這個時候也是「分男女期」。

所以,在3歲之前一定要和孩子分床睡了,一般在這個階段和父母分開睡的孩子以後也會更加獨立,勇敢。

以前看《爸爸回來了》的時候很喜歡甜馨,甜馨也是從那時候得到一個「國民閨女」的稱號,性格很討喜,獨立,堅強,勇敢,懂事,哪怕當時的她才一歲多。

在節目里可以發現,甜馨雖然這麼小,但是已經是一個人睡了,她有自己的小房間,有喜歡的布偶和小地毯還有暖色調的燈。

前不久看《媽媽是超人》,裡面的超人媽媽霍思燕說她在帶嗯哼的時候都會看很多的育兒書,所以,在嗯哼很小的時候就開始和嗯哼分床睡了,也只有在他睡覺前會陪他一會兒。

中國的社會調查顯示,在中國,三歲前和父母分床睡的只有15%,六歲前和父母分床睡的有55%,初中和父母分床睡的有20%,還有10%的孩子是偶爾和父母睡。

但是,在美國某地區對300個左右的2~3歲的兒童進行過一次家庭睡眠調查,其中有44%的孩子從出生就和父母分開睡,55%的孩子偶爾在父母床上睡。

對於和孩子分床睡這件事,父母的意識很重要,孩子剛出生,不會也不能決定自己的以後,家長如何引導,孩子就如何成長。

人們常說,沒有「有問題的孩子」,只有「有問題的家長」。有的家長讓孩子3歲還在吃奶,有的家長在孩子3歲前已經給了他一個屬於自己的獨立空間。

很多父母會說「再等等」、「太早了」、「不放心」等等這樣的話,可是父母肯放手真的很重要。

台灣作家龍應台說過:「所謂的父母子女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

所以,不要因為自己的一時不舍,而毀了孩子。


3

心理學家曾指出,在3歲左右的這樣一個特殊階段,如果不和孩子分開睡,以後就會越來越難,甚至在孩子成年後,會使孩子產生某些精神疾病或心理疾病。

媽媽睡覺壓住被角,孩子窒息身亡:這件事再不做,就真的晚了!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之前聽過一個真實的新聞案例,是一位母親和兒子小軍在一起19年,從未想過分床睡。

小軍考上大學以後,母親以為能夠輕鬆一點,但是他卻死活不想上學,母親就給他在校外租了一個房子,找了保姆給他做飯、洗衣服、打掃衛生。

後來有一天小軍跑回了家,原因是沒有母親在身邊睡不著,很焦躁!

於是母親就辭去了工作,陪著他讀完了四年大學,帶他回了縣城,給他找了工作。

而小軍雖然工作了,但是依然離不開母親,也找不到女朋友,只能一直單身。

分床睡,對於孩子身體發育與心理發展都有著重要意義:

給孩子提供更多的安全保障使其更好地發育

在我國,父母在熟睡中不小心致孩子死亡的事件時有發生,父母睡覺時打鼾也會對孩子的睡眠和生長發育有一定的影響。

中科院心理研究所研究顯示:0~3歲是寶寶身心發育的關鍵時期,寶寶75%的腦部形成和發展是在0~3歲完成的,而噪音對孩子的智力發展有很大的影響。

可以培養孩子獨立意識

「分床睡」其實就是培養孩子獨立的第一步了,做好第一步才會有更好的第二步。據分析,分床越早的孩子,獨立意識就越強。

幫孩子建立正確的兩性認識

性心理學研究表明:3~6歲是性別角色建立的一個非常重要的階段。在這個時期,孩子已經開始萌發性意識,如果還不分床睡,容易造成孩子性早熟。

所以,3歲之前,如果大人有能力,就是一定要和孩子分床睡了。


4

和孩子分開睡,乃至分房睡,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父母該如何處理好這一過程?

孩子一出生就準備好嬰兒床

我們大部分家長都沒有和孩子太早分開睡的意識,很多家長會等到孩子6歲上學後,和孩子分開睡,總希望孩子在身邊多呆一會兒,或者認為把孩子放在嬰兒床里照顧起來比較麻煩,乾脆就讓孩子睡在自己身邊。

媽媽睡覺壓住被角,孩子窒息身亡:這件事再不做,就真的晚了!

其實,孩子越小,受外界影響越小,越容易分離,隨年紀的增長,更容易被外界很多因素影響,從而更害怕自己一個人睡覺。

正如作家龍應台所說,孩子的習慣一旦養成就很難改變,與其花十年的時間去重塑孩子,不如花十年時間去培養孩子。

與其後來很困難地和孩子分開睡,不如從出生就辛苦一點便分開。

幫助孩子克服內心的恐懼

在《臨床兒童口腔科學》一書中「兒童生長發育」這一章中提到,孩子在3歲時以視覺性的恐懼為主,比如:怕黑,在6歲的時候隨著想像力的發展,可能對幽靈、妖怪等抽象的恐懼增多。

孩子怕黑的時候,那就在房間給他亮一盞檯燈,他怕臆想中的妖魔鬼怪的時候,那就在他房間陪他讀一些關於獨自睡覺的育兒漫畫書或者在睡覺之前和他在他房間做一些輕鬆的小遊戲,等他睡了再離開。

分床這件事,爸爸媽媽的態度很重要

有很多大人對於孩子的眼淚攻勢,會採用一種妥協的態度。如果等孩子長大後才開始實施,在分床這件事情上,爸爸媽媽的態度需要堅決一點。

不要以愛之名阻礙他成長,但也不要太強硬,強制分離會使孩子有心理陰影,甚至造成孩子和家長的關係不和。

面對孩子的抵制態度,首先要有耐心,多和孩子交流,找到他的需求,比如是不是怕黑、恐懼,針對性解決,並尋找中間過度策略,如在剛開始分床時,給孩子睡前陪伴,慢慢引導,在孩子成功獨立睡後,給予鼓勵和認可。

從「分床」到「分房」,循序漸進

父母可以在孩子出生後,先在房間里給孩子安置一個嬰兒床,先分床,大約一歲多的時候就可以和孩子分房睡了。

當然,有些家長實在不放心,想要晚一點,可以,但正如上文提到的,不要超過3歲。

3歲之前,按照孩子的要求,慢慢和孩子一起布置一個他想像中喜歡的房間,並「賜予」他這片領土權,這是對於孩子來說的儀式感,他會更容易接受。

耶魯大學兒童發展研究所研究表明:2歲左右的孩子佔有慾最強。所以,當你「賜予」他房間的時候,他是很樂意接受的。

為了孩子能夠健康成長,父母在生活中會面面俱到,給孩子一切最好的,但是對於孩子的身心發展也要更重視,不要以愛之名阻礙孩子健康成長

媽媽睡覺壓住被角,孩子窒息身亡:這件事再不做,就真的晚了!

Hi,我是孩子王首席育兒顧問,持有國家高級育嬰資格證,在孩子王有近5000名和我一樣的育兒顧問為寶媽們提供嬰兒撫觸、產婦催乳、寶寶理髮、營養指導、母嬰護理、成長培育等服務,讓當媽媽變得更簡單!

戳一戳下面的鏈接,發現更多母嬰優質文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