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學 > 李煜最經典的一首詞,以樂寫愁,第一句就讓人心碎

李煜最經典的一首詞,以樂寫愁,第一句就讓人心碎

古人寫詩賦詞很多都是採用寫景抒情的手段,排遣心中的鬱悶,表達一種情懷。作家有時平鋪直敘,有時採用比興手段,有時則利用夢境描寫,構造一個極其神奇的想像空間,以突出日常生活無法實現的願景。下面這首詞就是一種夢境描寫,卻非常特別,顯示了作者高超的藝術表現手段。

憶江南

五代:李煜

多少恨,昨夜夢魂中。

還似舊時游上苑,

車如流水馬如龍,

花月正春風。

李煜這首詞作於他降宋被囚之後,詞中以夢寫醒、以樂寫愁、以少勝多,在藝術表現上別具特色。作品為了避免平直,採用倒敘結構,以突兀而來的「多少恨」領起,首先把夢醒後的滿腔悲恨一瀉而出,再以「昨夜夢魂中」一句,點明作者剛剛一覺醒來,正為昨夜的夢而悲恨。

「還似舊時游上苑」等三句,追述了昨夜的夢境。「上苑」是專供皇帝游賞和打獵的園林,「舊時」是李煜位居南唐之主的年代,當時李煜囚居在遠離南唐國都金陵的汴京,在老卒守門、不得與外人接觸的隔離中,過著以淚洗面的生活。作者使用了帶有強調意味的「還似」兩個字,突出這「夢遊」乃是在時過境遷的背景下的舊事重溫,凝聚著作者千鈞筆力和萬分沉痛。

「車如流水馬如龍,花月正春風」,前一句把皇帝出遊時臣嬪簇擁的盛大排場和熱鬧景象,一語托出。後一句則抓住了最美好的花月春風,著意點染游賞時的良辰美景。「正春風」三個字,不僅寫景,還使人感受到作者一行游苑時,那種興緻勃勃的氣氛,春風得意的神態躍然紙上。在這令人目眩神移的描繪中,傾注了作者對往昔生活的無限深情。

由於首句中有「恨」字當頭,我們原以為會看到一個凄慘的夢。結果恰恰相反,出現的卻是一個興高采烈、熱情洋溢的夢。其實這反映了生活的邏輯,也體現了作者的匠心。

重溫歡樂的夢,是李煜對失去的事物晝思夜想,以追求短暫精神寄託的必然結果。歡樂的夢給他帶來難以忍受的痛苦,醒來之後,不得不咀嚼跌落到深淵這一苦果,在心頭的瘡口上再次揉進了鹽巴。作者著意選擇並渲染了夢中的歡樂,同他的悲慘現實形成了強烈的對比,收到了以樂寫愁的藝術效果。

李煜在很多言愁寫恨的作品中,都具有將抽象的愁恨,形之於具體形象的非凡才能。象「剪不斷,理還亂」、「間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離恨恰如春草,更行更遠還生」等,都是他寫愁的名句。

作者在這首詞中卻對愁思毫不比擬,只把功夫化在觸發愁思的夢境上。他把要反映的生活,都濃縮進歡樂夢境的畫面,和「多少恨」的一聲感嘆之中。使人們從單純、省凈的話語中,聯想到更多的思緒和感情。

逝水東流,往事不堪回首。從李煜的身上我們可以得到很對啟發,見仁見智,不一而足。但是李煜的文學造詣卻是大家公認的,詞評家王國維也盛讚他,經常把他的作品拿出來比較,只是可惜這位大才子出生時選錯了地方。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雲水心語 的精彩文章:

韋莊很含蓄的一首詩,通篇無一個愁字,卻句句寫出難言的憂慮
元好問很有寓意的一首詩,愛惜芳心莫輕吐,且教桃李鬧春風

TAG:雲水心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