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此人要將漢地變成草原,要將漢人變成蒙古人,但最終被這人所阻止

此人要將漢地變成草原,要將漢人變成蒙古人,但最終被這人所阻止

龐大的蒙古帝國,因為一場內戰而徹底分裂,這場戰爭就是忽必烈與阿里不哥之戰,時間持續了4年之久,可以說是蒙古帝國爆發的最大規模的內戰。阿里不哥,生於1219年,為忽必烈的弟弟。他在各位哥哥外出領兵打仗時,奉命留守蒙古帝國首都哈拉和林。

在治國政策方面,忽必烈是傾心漢化的改革派,阿里不哥則是固守蒙古傳統的保守派,雙方之間的分歧隨著時間的推移而越來越大。忽必烈之所以想要漢化,這跟他的成長經歷有著很大的關係。忽必烈還在潛邸時,就已結識中原文士,熟悉中原漢地的情況。

此人要將漢地變成草原,要將漢人變成蒙古人,但最終被這人所阻止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在忽必烈的王府中,聚集了一大批以漢族為主的知識分子,成為了他的幕僚。而早在窩闊台大汗時期就已投靠蒙古貴族的漢族知識分子竇默和姚樞等先後被忽必烈招聘重用。竇默為忽必烈講解三綱五常、正心誠意之說;姚樞為他講解儒家治國平天下之道。

後來,忽必烈又在和林結識的僧人子聰(劉秉忠),由於他博學多能,善於出謀劃策,深受重用。1242年,西京懷仁人趙璧應召到忽必烈左右,他學習蒙古語,為忽必烈譯講《大學衍義》。1244年,趙璧薦引金朝狀元王鶚到忽必烈王府,為忽必烈講《孝經》、《尚書》、《易經》及儒家的政治學和歷史,每夜分,乃罷。

此人要將漢地變成草原,要將漢人變成蒙古人,但最終被這人所阻止

1247年,劉秉忠舉薦張文廉到忽必烈王府,被任為王府書記,日見信任。同年,史天澤的幕僚張德輝被忽必烈召見時,推薦了名士元好問等二十餘人 。1250年,劉秉忠向忽必烈上萬言策,提出:治亂之道,系乎天而由乎人,以馬上取天下,不可以馬上治。主張改革當時的弊政,減賦稅差役,勸農桑,興學校等 。

忽必烈在這些漢臣的影響下,不僅尊崇儒學,還「行漢法」,「聖度優宏,開白炳烺,好儒術,喜衣冠,崇禮讓」。然而他的這些舉動卻遭到蒙古王宮大臣的不滿,甚至連哈剌旭烈、海都、別兒哥都對他有很大的意見。作為守護蒙古祖宗之地的阿里不哥更是素來反對忽必烈的漢化政策。

此人要將漢地變成草原,要將漢人變成蒙古人,但最終被這人所阻止

阿里不哥這人,極度反感漢人。他對漢地奉行的是保守政策,還說要將漢地全部變成草原牧場,在上面種草養牛羊馬。不僅如此,他還要改變漢人的政治制度,生活方式和風俗習慣,一切遵照蒙古人的來,最終是將漢人變成新的蒙古人。倘若漢人不屈從,便將他們殺掉或者趕出自己的家園。

1259年8月,蒙哥在四川合州釣魚山病逝。忽必烈的異母弟末哥派使者請他北歸繼承帝位,但被拒絕。後來,忽必烈的正妻察必又派使者催促他早日北還,仍被拒絕。11月17日,漢臣郝經上《班師議》,陳述必須立即退兵的理由,這時忽必烈有了退兵北返的意思。

此人要將漢地變成草原,要將漢人變成蒙古人,但最終被這人所阻止

隨後,劉秉忠,姚樞,趙良弼又建議忽必烈起兵與阿里不哥爭奪汗位。那他們為什麼要這樣做的》原因很簡單,忽必烈一向主張漢化,為阿里不哥所不容,倘若阿里不夠登上汗位,不僅忽必烈不能幸免於難,漢臣也會被一網打盡,忽必烈遂匆匆班師北返抵達燕京,在這駐紮了3個月之久。

1260年3月,忽必烈在部分諸王的推戴下,即汗位於開平,建元中統。忽必烈在漠南搶先即位,完全打亂了阿里不哥的預謀。阿里不哥只得匆匆於1260年5月,在駐夏據地阿勒泰山中,召集留守漠北份地的諸王宗戚,舉行大會,並在會上被擁立為大汗。這樣就出現了兩大汗相抗衡的局面。

此人要將漢地變成草原,要將漢人變成蒙古人,但最終被這人所阻止

論實力,忽必烈要強於阿里不哥;論支持率,阿里不哥高於忽必烈。因為連忽必烈同母弟伊利汗國的君主旭烈兀在最初也是支持阿里不哥的,為此他還派了他兒子葯木忽兒以留守漠北份地為由,出兵幫阿里不哥。而欽察汗國的君主別兒哥在沖制的錢幣上都刻有阿里不哥的名字。

這表明旭烈兀和別兒哥都認同阿里不哥是真正代表了蒙吉大汗的統系。出現兩個大汗並存的局面,最終只能用武力來解決。後來,忽必烈以漢地豐富的人力、物力為依託,在漢人的支持下順利將阿里不哥擊敗,奪取了蒙古帝國的汗位。從而阻止了阿里不哥要漢地變成草原,要將漢人變成蒙古人的意圖。(喜歡的話多多關注,多多點贊,多多收藏,轉發和評論,謝謝!本人其他文章也很精彩,歡迎品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Emperor歷史 的精彩文章:

學者慕名拜訪蒙古大汗,見了本人後卻失望道:他是塔吉克人,不是蒙古人
墨索里尼最愛的女人,屍體倒吊時露出內褲,一人見後做了一個動作

TAG:Emperor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