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腹脹養脾肝,4大方法讓肚子消氣!

腹脹養脾肝,4大方法讓肚子消氣!

肚子脹氣是大家日常常見的癥狀,以下給大家詳解生活中出現肚脹的原因以及消除肚脹的方法供大家參考!

肚脹的原因

1.吃了太多的產氣食物

到了冬季,烤紅薯焦甜冒油的甜蜜備受大家的喜愛,可大家卻不知紅薯作為澱粉類食物,吃多了會滯氣,如果是氣虛的人,就更容易產生腹脹的感覺。

除了紅薯,這些食物食用過量也會讓你變得一肚子氣:豆類、栗子、土豆、芋頭、南瓜、大棗、過鹹的食物、西藍花、捲心菜、油膩的食物等。

避免肚脹的食用方法:比如,豆類可以打成豆漿,特別是把豆子泡上1天,(中途記得換水)讓豆子有些微微發芽,這樣打出來的豆漿就不容易脹氣。或者是吃豆腐,豆腐腦,脹氣的感覺減輕很多。

2.吃得太多太快(吞入空氣又積食)

快節奏的生活讓人們吃飯也像「打仗」一樣,但狼吞虎咽不僅影響營養吸收,唏哩呼嚕吞入的空氣也多,而吃完東西又坐著不動,易致使氣體一直悶在肚裡。

吃得快,大腦還沒來得接收到吃飽的信號,就已經吃多了。本身脾胃不好的人,脾胃的運化能力有限,如果吃了12分飽的食物,自然是負擔加重,無力運化,食積在這裡,便脹氣了。

注意這些飲食習慣,以免自己氣鼓鼓哦:

1.細嚼慢咽,七八分飽。細吃慢咽,這幾天嘗試之後胃真的很舒服。之前沒有意識,吃的粗速,吞入空氣漲肚不說,飯後還很容易餓。

當唾液包裹著食物,徐徐咽下,吸收的好了,真的變成有益的氣血,而不是讓人昏睡的垃圾。

2.戒掉生冷。脹氣的人,脾胃多虛寒,脾陽不足,沒有辦法推動氣往下走,便會脹在身體里。如果再吃涼飲冷,虛寒更甚,就會更加脹氣。

3.避免碳酸飲料:有些人認為喝汽水能助人打嗝,打嗝雖能令人感覺舒服,但大部分的氣仍在腸內。嗝~~~

3.(心裡)壓力太大,(腹腔)壓力就大

情志養脾,是人們很容易忽視的一部分,中醫認為思傷脾,過度的思慮對脾會有傷害。

身體的「壓力很大」,源於心裡的壓力很大。當一個人處在焦慮,擔憂,鬱悶等負面情緒當中,主情志的肝,就會克伐脾土,肝氣不舒,便會來欺負脾胃。脾胃的功能受到影響,脾胃無法正常地消化。

肝氣不舒,身體的氣機無法暢達,氣滯留在身體里,便會脹脹的很難受。

這些小方法,讓自己心平氣順

1.手動順氣,緩解腹脹

覺得氣不順,就要手動順氣啊,從心窩的「中脘穴」,一直推到下腹部,重複50次,力量要稍微大一點兒,以帶動皮下的肌肉為度。之後,還可以再按揉中脘穴3分鐘。

★特別提示:孕產婦不宜按揉中脘穴。每天飯後1小時開始。

中脘穴是胃的募穴,是胃的精氣匯聚於腹部的位置,在體內對應的位置也是胃,《循經考穴編》說其「一切脾胃之疾,無所不療」。

推腹之後,可能打嗝,最好是放屁,手動把中焦疏通,讓身體氣機流動起來。

推揉兩肋

如果覺得肝氣不舒,還可以順便推一推兩肋,有一些酸脹的點,也可以按揉疏通,身體有這麼多阻滯的點,說明你一直在給它氣受,身體當然也就會給你氣受了啊!

2.捏脊療法,緩解腹脹

捏脊療法能調理脾胃,使之正常運轉。脾胃功能正常了,腹脹自然就緩解了。

捏脊療法通過捏提等法作用於背部的督脈、足太陽膀胱經。在捏脊的過程中,用力拎起肌膚,稱為「提法」。每捏3次提一下,稱「捏三提一法」;每捏5次提一下,稱「捏五提一法」;也可以單捏不提。其中,單捏不提法刺激量較輕,「捏三提一法」最強。

要懂「捏」訣竅

第1——3遍:只捏。捏到大椎後向上提兩下,反手用2、3、4指尖貼脊柱向下抹,直至尾骨;接著捏起尾骨上的肉開始第二遍......

第4——5遍:捏起尾骨的肉向上提一下,然後每捏2下提一下,即「一二提,一二提,......提到肋骨就不要提了,按老辦法一直捏上去到大椎再反手下來。」

要點如下

1.捏到大椎一定要提兩下;

2.到大椎後一定要向下抹;

3.第四五遍尾椎第一把就要提,提到肋骨就不要提了。

4.捏完五遍後,要用手掌從上向下來回搓幾遍,令其後背發紅髮熱。天冷可以隔著衣服捏和搓。

5.最後還要在尾骨上拍三下。

3.八段錦一式,調理脾胃對治腹脹

中醫認為,調理腹脹的關鍵是養好脾胃,以下給大家分享《八段錦》的動作之一:調理脾胃需單舉,此功法正是利用這一機理,功在強健脾胃,尤其適合焦慮、飲食不規律,常腹脹的人練習。

方法如下:

1.站立,兩腳分開,與肩同寬,膝蓋微微彎曲。兩隻手掌心向上,捧在小腹前。

右手翻掌上舉,五指併攏,掌心向上,指尖向左,同時左手下按,掌心向下,指尖向前,拇指展開,仰頭看右指尖片刻。

動作復原後,兩手交替反覆進行,反覆多遍。

注意事項:手臂上舉時要緩緩吸氣,小腹微收,而手臂下落時要慢慢呼氣,小腹微松。

4.吃一些下氣的食物

所謂「無屁可放,為上上,有屁就放,為中中,有屁不放,為下下」。

氣當然是不產生最好,產生了,無力推動,脹著難受,就吃些下氣的食物,幫助把氣排出來,所謂「吃蘿蔔放蘿蔔屁」,借著辛散行氣之物,把氣放出來。

蘿蔔、柚子、橙子、山楂、紫蘇、陳皮普洱,都可以幫助下氣。

「湖北蘄艾廠」為您提供更多的健康知識。查經絡、查穴位在首頁的右下角有一個「艾灸學堂」的工具,可以學到更多穴位知識。還有「您哪裡不舒服」等常見疾病的艾灸方法。了解更多的艾灸知識。

小編推薦:

風寒肆虐,百病始生!快護好身上 8 處擋風牆!

女人不健康的8種暗示,不看太可惜了!

艾灸後背,人活百歲!如此艾灸最好 !

艾灸時切不可帶「氣」,否則追悔莫及!

保健艾灸:艾灸調理手足發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艾蓬軒 的精彩文章:

7大清腸能手,讓你口臭、色斑、大肚腩都沒了!

TAG:艾蓬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