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海外市場一周回顧展望:美聯儲「放鴿」造脈衝行情,歐佩克年會定油價命運

海外市場一周回顧展望:美聯儲「放鴿」造脈衝行情,歐佩克年會定油價命運

周五美國三大股指全線收漲,道指上漲199.62點,漲幅0.79%,報25538.46點,納指收漲0.79% ,報7330.54點,標普500指數收漲0.82%,報2760.16點。國際油價繼續探底之路,WTI 1月原油期貨收跌0.52美元,跌幅1.01%,報50.93美元/桶,布倫特1月原油期貨收跌0.80美元,跌幅1.34%,報58.71美元/桶。

下周全球的目光將聚焦於在奧地利維也納召開的歐佩克年度會議以及美國11月非農就業報告,美聯儲主席鮑威爾亮相國會聯合經濟委員會聽證同樣值得關注。

美股迎脈衝行情,投資者盼G20利好兌現

本周,標普500指數漲4.8%,道指累漲5.1%,納指累漲5.6%。標普、納指創七年最大單周漲幅, 道指迎來兩年來最大單周漲幅。除了美聯儲主席「鴿派」表態提振市場情緒以外,G20峰會中美首腦會談也被寄予厚望。美國貿易代表萊特西澤周五表示,期待習近平主席和特朗普總統的會面能獲得成功。

近期美股波動較大,對美聯儲加息、貿易摩擦、全球經濟放緩的擔憂令投資者如驚弓之鳥。用于衡量美股波動性的美國芝加哥期權交易所(CBOE)「波動指數」(VIX,也稱「恐慌指數」) 一度回到20上方。本周鮑威爾的表態一定程度上緩解了投資的憂慮,投資者也期盼G20能在貿易等核心問題上獲得突破。周五(30日)波動指數沖高回落,下跌3.8%,報18.07,今年第四季度以來該指數已累計上漲近60%。

「FAANG」科技股五巨頭中,本周蘋果收漲3.65%,結束八周連跌,本月累跌18.12%,創2008年9月以來最大月度跌幅。亞馬遜本周累漲12.52%,本月累漲5.77%;谷歌母公司Alphabet本周累漲6.89%,本月累漲1.64%。Facebook本周累漲6.74%,本月累跌7.37%,為連續第三個月下跌;奈飛本周累漲10.55%,本月累跌5.19%。

全美最大市值公司的激烈爭奪也成為焦點,曾經遙遙領先的蘋果如今被微軟迎頭趕上,本周雙方多次交替領先,最終微軟笑到最後。截至周五收盤,蘋果市值報8475.28億美元,微軟市值報8512.16億美元。iPhone占蘋果總營收的60%,投資者對新一代iPhone可能遭遇消費者冷落的擔憂令公司股價從10月高點回撤近20%。相對而言,微軟的產品線相對均衡, Windows, Xbox和 Surface三大王牌產品「僅」占其總營收的36%。如今亞馬遜也已經加入到「爭冠」行列,公司在感恩節開始一直持續到「網路星期一(26日)」的5天購物日中賺得盆滿缽滿,其中「網路星期一」的銷售額更是創下歷史最高紀錄。

歐洲股市本周下跌,泛歐斯托克600指數下跌0.92%。汽車股和資源股周五走低,汽車關稅與全球經濟增長前景成利空因素,投資者的注意力從美聯儲釋放的「鴿派」信號轉向了G20峰會。德意志銀行下跌近3%,周四德國檢方和警方對德意志銀行總部進行了突擊搜查,該行涉嫌幫助客 戶在稅收避風港建立離岸實體,而且並未就可能存在的洗錢活動向當局發出警告。義大利總理孔特(Giuseppe Conte)周五表示,正致力於削減2019年的財政赤字目標。歐洲央行此前警告稱,義大利債券市場的緊張局勢升級,可能影響歐元區其他負債國家,導致借款成本無序飆升。

單月重挫超20%,原油創金融危機以來最大月跌幅

WTI原油主力合約11月累計下跌22%,布倫特原油1月合約單月下跌近21%,均創下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最大單月跌幅,供需矛盾依然是制約油價的最重要原因。

美國能源信息署EIA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美國當周原油庫存上升357.7萬桶,至4.505億桶,連增10周,繼續刷新2017年3月份以來最長連增周數,日產量維持在1070萬桶的歷史高位。目前美國原油庫存已經創下近一年新高,距離2017年3月創下的5.35億桶歷史高點並不遙遠。

美國石油業的開採熱情高漲,油服巨頭貝克休斯最新周報顯示,美國11月30日當周石油鑽井數增加2台,至887台。美國的原油儲量也在大幅增長,2017年美國原油儲量新增64億桶,增幅19.5%,達到392億桶,創1970年以來最高紀錄。

想要油價短期見底,下周四召開的歐佩克年會是各方達成凍產協議的最佳機會,當然這取決於 沙特和俄羅斯的態度。沙特方面11月初便表達了減產的願望,沙特能源部長法利赫(Khalid Al-Falih)表示,要維護長期的油市平衡,需要把供應較10月水平減少100萬桶/日。然而俄羅斯方面對減產的態度較為冷淡,認為不必對短期的油價波動做出過度反應,靜觀其變是最好的選擇。

按照日程安排,諾瓦克將在G20會議期間與沙特能源部長法利赫進行會面,並將討論2019年減產事宜。

本周重大事件回顧

周一,歐央行行長德拉吉發表講話,承認自9月以來歐元區經濟數據弱於預期,但認為經濟增長放緩是正常的,其中某些因素可能是「暫時的」,若未來經濟數據符合中期通脹前景,預計將於12月底結束QE。

通用汽車當天表示將於2019年年底前裁掉15%的員工,並在全球範圍內關閉7個生產基地,其中包括在美國俄亥俄州、密歇根州以及馬里蘭州的生產基地。特朗普隨後威脅取消對通用汽車的所有補貼和稅收減免,並在社交媒體上再談汽車關稅 ,希望國會在汽車貿易問題上「聰明點」 。

周二,美國總統特朗普再次對美聯儲主席鮑威爾進行炮轟,對自己選擇鮑威爾出任美聯儲主席 的決定「一點不高興」,認為美聯儲的所作所為和與近期美股拋售及通用汽車裁員等事件脫不了干係。

周三美聯儲主席鮑威爾的講話意外「偏鴿」,刺激美國股市全線大漲,他表示目前的利率水平「略低於」中性利率水平(不造成經濟過熱或減速的利率)。循序漸進加息對經濟的影響是不確定的,可能花一年左右時間才會充分實現。重申美聯儲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在加息問題上沒有「預設路徑」,決定將取決於未來的經濟數據。

機構對明年美聯儲的加息預測分歧明顯,高盛和摩根大通認為將加息四次,摩根士丹利和花旗認為將加息兩次,芝商所利率觀察工具Fedwatch顯示,交易員預期美聯儲明年只加息1次的概率超過60%。中金公司宏觀分析師張夢雲告訴第一財經記者,近期美國一系列宏觀數據偏弱,使得美聯儲官員逐步承認美國經濟周期動能較快放緩的事實,傳遞的信號就是美聯儲後續加息將相對謹慎、節奏將放緩。

同日,英國政府和央行先後發布脫歐協議分析報告。英國政府的報告顯示,考慮到現有協議存在變化可能,特雷莎·梅的脫歐計劃將在未來15年減少GDP 2.1%至3.9%。如果英國議會否決脫歐協議形成無協議脫歐,未來15年英國GDP將最多下滑10.7%。英國央行的報告顯示,無協議脫歐將使英國GDP減少8%,可能遭遇至少是二戰以來最嚴重的經濟下滑。屆時失業率將上升至7.5% ,利率將達到4%,英鎊將貶值25%,房價下跌30%。英國議會將在12月11日對脫歐協議進行表決 。

周五,美加墨三國領導人簽署新的美加墨貿易協議(USMCA),以更新1994年簽署的北美自由貿易協定,該協議的絕大多數內容生效仍需三國國會批准。美國總統特朗普表示,期待與國會在美加墨貿易協議上合作,不認為協議通過國會存在很大問題。新協議將幫助阻止汽車行業的就業崗位流向海外,並拿回已經流失的就業崗位。

為期兩天的二十國集團(G20)領導人第十三次峰會在阿根廷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召開,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與美國總統特朗普的會談將吸引全球目光,最終G20會議公報能否在貿易和氣候問題上達成共識同樣值得關注。據新華社報道,習近平在峰會第一階段會議上發表了題為《登高望遠,牢牢把握世界經濟正確方向》的重要講話。

下周看點展望

12月3日下周一,法國、德國、歐元區將陸續公布11月PMI終值,歐元區另兩大焦點——英國和義大利將公布11月製造業PMI初值。11月23日公布的數據顯示,歐元區11月製造業PMI初值51.5 ,創30個月新低,其中就業和訂單數增速放緩明顯,企業預期下降。法國11月製造業PMI初值 50.7,創26個月低點,逼近榮枯線。德國11月製造業PMI初值51.6,創32個月新低。美國11月Markit製造業PMI終值將隨後公布,初值為55.4,略微不及市場預期。

12月4日下周二,韓國將公布三季度GDP增速終值。韓國央行公布的初值數據顯示,韓國三季度 GDP同比增速僅為2%,較二季度的2.8%大幅回落,創2009年三季度以來最低水平。韓國總統文在寅此前解除了財政部長金東兗以及首席經濟顧問張夏成的職務。澳洲聯儲將公布12月利率決議和政策聲明,市場預期將按兵不動。在11月的會議紀要中,澳洲聯儲認為低利率將持續支持澳大利亞經濟。

12月5日下周三,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將出席國會聯合經濟委員會聽證,就經濟前景作證詞陳述。 對於明年的加息路徑,市場期待能從講話中找到更明確的信息。同日,有「小非農」之稱的美國11月ADP就業數據將公布,私營部門的招聘情況將大體反映出當月美國勞動力市場的冷熱程度。

12月6日下周四,2018年度歐佩克年度會議將在總部奧地利維也納召開。俄羅斯與沙特能否在減 產問題上達成共識將決定減產協議的命運,國際油價能否短線見底將見分曉。美聯儲將公布美國經濟展望調查報告(褐皮書),該報告包含近期12家地區聯儲所在地的經濟 情況摘要,是美聯儲貨幣政策決策例會的重要參考資料。

12月7日下周五,美國勞工部將公布11月非農就業報告。10月美國非農就業人口增加25萬人,遠 超市場預期,失業率3.7%,降至1969年以來的最低水平。薪資增速3.1%,創近十年來新高。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第一財經 的精彩文章:

巴斯夫:每年開發創新投入接近20億歐元
滴滴33項問題被查,網約車市場壟斷局趨破

TAG:第一財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