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清朝一共出現過兩個恭親王,二人命運大不相同,但結局都很悲慘

清朝一共出現過兩個恭親王,二人命運大不相同,但結局都很悲慘

提起大清的恭親王,略懂清朝歷史的人第一時間都會想到是道光的第六子,恭親王奕訢。他當初可是皇位繼承人的火熱人選,他與咸豐二人到底冊封誰,當初可是在道光心裡猶豫不決許久。因為咸豐是孝全成皇后的嫡子,而這位皇后生前備受道光的寵愛,道光念及昔日的情分自然對咸豐也是倍加疼愛。

但是咸豐卻不是一位帝王之才,辦事猶豫不決不果斷,但勝在穩重不張揚。咸豐在生母去世之後,道光就將他送到了靜貴妃身邊撫養,靜貴妃正好是奕訢的生母,所以咸豐與奕訢是自小一起長大的兄弟。但是長大後的二人,就開始展開了皇位的競爭。

奕訢在外人看來,更適合做皇帝,因為他殺伐果斷,文韜武略樣樣出色,但是唯一敗在了他行事比較張揚,性格毛躁,所以這兄弟二人到底冊立誰,在道光的心中很是困惑。或許是道光對咸豐的母親實在是鍾愛,也或許是因為他認為行事穩重的咸豐更適合皇帝之位,最後秘密立儲咸豐為皇位的繼承人。但是作為補償,道光親自封他為親王。

咸豐政治上的無能,也意味著道光的判斷有誤,咸豐去世之後,奕訢與慈禧聯手發動政變,成為大清的議政王。

而歷史上還有一位恭親王,他是康熙的五弟,愛新覺羅-常寧。他的一生對比於奕訢來說,簡直是差距很大。都知道順治把他的一生都交付給董鄂妃了,而康熙也是孝庄與順治早就看好的未來儲君,幾乎就沒有皇子和他競爭。順治本來子嗣就少,皇子中只有四人長大,常寧出身低微,母親是庶妃陳氏,所以也不受順治的重視。

康熙本就兄弟少,但是卻對這位弟弟很不待見。在常寧去世之後,也沒有賞賜謚號,當時的康熙在塞外出巡,也沒有立即趕回來,只是讓皇子主持了他的葬禮。但是對比於康熙的二哥,福全的葬禮,康熙就重視的多了。不僅親自主持,還表示出自己非常難過。還讓福全的兒子直接世襲爵位,但是常寧的兒子則被降了兩級,成為鎮國公。

常寧在死後,康熙對他及其後人很是苛責,而奕訢雖然曾經在朝中權勢赫赫,無論是在外交上還是朝中皇家大事的決定中,都有著至關重要的地位。但是後期得到了慈禧的多方打壓,導致晚年時候,根本在政治上無所作為,最後鬱鬱而終。

這兩位恭親王,雖然受封同一封號,但是常寧一生都沒有受到過器重,牽連著子嗣也沒有受到康熙的重視。反觀奕訢,雖然是儲君的備選,卻與之擦身而過,這應該是他此生最遺憾的事情。後來又在咸豐去世之後,與慈禧聯合,獨攬政權,可晚年的大清已是病態,自己又被慈禧打壓,帶著不甘遺憾入土了。可二人都是皇室子弟,這也是他們理應背負的命運。

參考文獻:《清史稿》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見微知著說歷史 的精彩文章:

這個蜀漢重臣執政期間,黃皓翻不出一點浪花,他並非是諸葛亮
正史上徐庶主動投奔曹操,得到什麼樣的待遇?諸葛亮得知嘆息不已

TAG:見微知著說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