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字畫收藏投資的四忌五策

字畫收藏投資的四忌五策

一忌「哄搶」

香港在書畫收藏投資的高峰期曾出現過好幾次「哄搶」現象。大陸書畫家蜂擁而入,擠進香港辦展銷畫,最多的時候能一天有好幾個畫展開幕。近兩年,由於香港經濟受東南亞經濟危機的牽連,再加上高峰期進入香港的書畫作品太多太濫,以至倒了行市,香港書畫收藏投資才從哄搶的非理性行為中清醒過來。從前年到今年,北京幾個大的拍賣會,香港送拍的藏品明顯增多,有的公司竟專門為香港某收藏機構舉辦了一次「迴流書畫專場」,而這些迴流的拍品得到好價位的卻不多,估計投資機構反有損失。現今,書畫收藏投資飆升的行情中,也露出了「哄搶」的苗頭,犯了書畫投資的大忌。

《花卉》 冉崇君

二忌「眼淺」

書畫收藏投資須作長期打算,才能獲取豐厚回報。××收藏了一幅張大千的真跡,轉手賺了2萬元云云,確有其事,但這種投機最好不要效仿,否則一不小心就會高位套牢。香港人經歷了前幾年的哄搶,留下了深刻的教訓,一般不會再犯這樣的錯誤;財大氣粗且又急於入市的新手收藏家,對此卻不得不防。

三忌「跟風」

畫商、媒體為了自己的利益,聯手炒作畫家,藉此提高作品價格而獲取利潤,已成為書畫經營者慣用的手法。所以,「知名度」已不能作為衡量書畫家藝術品位、衡量書畫藝術品真正價值的有效標準。不跟風才能少上當,從而獲取可靠的投資回報。

許渾詩兩首 吳煒棟

四忌「獵奇」。

近幾年風行的「書畫長卷」,從幾十米到萬米越來越長,好像越長就越有價值。其原因還是投資者不明白收藏的價值規律,一味追求獵奇,而書畫界急功近利的浮躁心理,恰好迎合了這種獵奇。但這種「大行活」,想收回投資,很難。

字畫收藏投資五個策略

書畫收藏投資因為具有著更多的風險與陷阱,所以,其投資策略也就要求更嚴謹、科學、明晰、有效。

一要重實力,輕「名頭兒」,記住「虛名不增值」

對書畫收藏投資危害最大的,是媒體炒作的、繼承名號的、知名度遺留的和靠年齡、資格熬出來的幾種虛假知名度。只要收藏者能保持冷靜與理智的心態,就很容易把「虛名」剔除。

《竹林七賢》 顧平

二要重長線,輕短利,記住「放長線釣大魚」

北京收藏圈子裡有「山東人敢買假畫,廣東人敢花大錢」的說法。其實,書畫收藏投資的真正投資價值是長線投資效益,而高位進貨是無法作長期投資打算的。現在花5萬元買進一張黃胄的作品,碰巧了也許能5.5萬元賣出,但誰敢保證10年以後一定能賣到10萬元?賣不到10萬元,投資者就有虧本的可能。要想獲得藏品升值無限的長線效益,一是要瞪起眼往前看,二是要放開眼看世界,三是要眯起眼認真地研究作品。

《松石話古圖》 顧平

三要重質量,輕數量,記住「不撿藝術垃圾」

書畫藏品必定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越來越多,最終,那些質量低下的藏品將遭到無情淘汰。不注重質量而靠數量取勝的投資者,弄不好就會血本無歸。

四要重個體,輕群體,記住「一魚要三吃」

曾有位收藏界的朋友炫耀:「我買了本《中南海收藏書畫集》,按照那上面的名字收。中南海收藏什麼,我就收藏什麼。」一位收藏家苦思冥想出了一條投資妙策:「按照中國書協、中國美協的會員名單,挨個兒收藏。」這種心態乍看似有道理,然而其實,中南海藏品也只是一部分具有珍藏價值和升值潛力,中國書協美協會員未必都是稱職的書畫家。有位美院資深教授、50年代的老美協會員,至今一幅四尺整紙的作品價格仍在600-800元上下。某山水畫家,今天畫價仍不超過百元。所以,投資者千萬不要看到理事會長一級畫家,就貿然掏腰包,一定要仔細研究個體,把個體從群體中分離出來研究。

《荷香滿塘》 冉崇君

五是重功力,輕地域,記住「走進大市場」

書畫收藏投資有較明顯的地域性差別。北京的董壽平和廣東的關山月,一南一北兩支梅。在北京,關不敵董;在廣東,董不敵關。其實,兩位大師的功力不相上下,價格的變動只因地域不同。對於投機者來說,這正好提供了賺取差價的商機。而理性的投資者則一定要注意,書畫收藏投資中藝術功力價值在逐步加大,地域差價正逐步縮小。摒棄地域和門戶之見,樹立大市場意識,就能踏准節拍,掌握先機。

《登山圖》 顧平

(嚴正聲明)

版權歸原作者,僅限交流學習,若有不妥之處,請務必聯繫我們,謝謝。

公眾號推薦【名人字畫】,微信號:mingrenzihua1

喜歡我們的內容就分享給你的朋友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名人字畫 的精彩文章:

中國對聯,世界獨有!

TAG:名人字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