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美文 > 雲中來鶴,無處不清歡

雲中來鶴,無處不清歡

公元1112年,在北宋王朝的首府汴梁

一群仙鶴駕祥雲前來

在宣德門上凌空飛舞,長鳴如訴

徽宗抬眼,臣子報:大大的吉兆

趙佶重丹青筆墨

此時情景,

他揮筆立就,就是一幅《瑞鶴圖》

而就在二十多年前

朝中也曾有一位官員

寫下令人神往的詩句

人間有味是清歡

他想,飄搖中這雲中來鶴

不也正是朕的清歡

但是900多年後的今人

比古人更加幸運

就像這千年往事,穿雲而見

穿雲見,為茶人而來

一人獨處或三二知己

起火生爐,細煙裊裊,緩煎慢烹

悠啜細品,清談唱和,海闊天空

其樂真可謂欲言而忘

鶴之閑趣,茶之雅味

散淡之處尋鶴

清凈之處見鶴

鶴之閑趣,入茶之雅味

流轉一身清野拙樸之氣

天晴雲破 兩宋氣韻

這款來自景德鎮的《穿雲見》壺承

和徽宗皇帝的瑞鶴群翔有同,亦有不同

在宋代的景德鎮

在景德鎮的湖田窯

《穿雲見》因湖田而生

「雨過天晴雲破處,這般顏色做將來」

而這讓人情有獨鐘的原因

便是釉色中的一抹霽青

湖田窯始燒於五代

興盛於兩宋

衰敗於晚明

歷時700多年的青色韻味

是源流於此,有興盛於此的中國色

這《穿雲見》壺承的釉水

便是縈繞著始於五代至兩宋的氣韻

人常說,古人的美學修養

在宋代達到頂峰

單憑這雲破之青色

也足見氣韻之高妙

更別提這王室貴胄爭相追捧的影青瓷

景德瓷 質有聲

山有林麓之利

澤有蒲魚之饒

隋文帝楊堅平定南陳之後

便在景德鎮鄱陽一帶設立饒州

景德鎮瓷,也因此稱之為饒州假玉

玉為石之核

其色純,其質堅

其澤潔,其性溫潤

今時今日的景德鎮人

仍具沿襲著傳統的古樸和濃香

用泥火的燒煉

傳達著手作審美上的堅持

《穿雲見》的魅力

不僅是相關於天青色的傳說

還是堅實質地營造出來的風骨

手工精修 手藝人的堅持

在宋代的景德鎮

青瓷瓷器素樸典雅

匠人們偶然地將刻刀划過的干坯

不經意間上釉燒成

竟出現意想不到的效果

於是,陶瓷的刻花工藝

便多了一個新的花樣--半刀泥

它集合了印花、刻花和堆塑的優勢

展現出靈活的刀法

在素胎上勾勒出無限花樣

匠人們對手作的堅持與傳承

一直延續到今天的景德鎮

《穿雲見》霽青色外衣包裹著的

便是獨特的陶瓷雕刻技藝

它通過匠人手中的刻刀

划出流暢的花樣

釉色在深處凝結

在淺處流淌

影影綽綽的意味便在此地了

祥雲仙鶴,福之所至

匠人們釉上手工繪製的仙鶴穿雲而出

仙鶴作為傳統的吉祥紋飾

祥雲是人們喜聞樂見的題材

卷邊的雲紋有著連綿不盡的意思

而《穿雲見》中鋪滿的祥雲紋

也蘊含著匠人們對於使用者

表達的吉慶祝福綿延不斷

仙鶴乃雲門道人的伴佐

山不在高,有仙則靈

有仙人處,便有白鶴為伴

於是人們也將陪伴著

銀須白髮隱逸道人的仙鶴

視為長壽、福氣的象徵

也難怪那年的宣德門上

宮人將那一群仙鶴報告給徽宗皇帝說

陛下,大大的吉兆……

後來,每逢情懷寡郁

他都會拿出這《瑞鶴圖》

雲中有鶴來,無處不清歡

做喜歡的事,結喜歡的緣

一點點的哀愁是清歡

一點點的自得是清歡

而比他們都幸運的是你

遇見了《穿雲見》

它更是集合了普羅大眾的吉祥夙願

又高雅出了那麼一點詩意與情懷

最是在你獨處時

呈上一碗茶,給你小小的確幸

人隨物安定,物隨人長久

在1350度高溫里凝火而成

浸染著一千多年的景德鎮氣息

生於大地而成於泥土

憑藉造化而訴諸人工

生活的美源於創造

手作的美契合靈魂

林深處見鹿

海藍時見鯨

狂歡時飲酒

獨處時品茶

人生有各種的際遇

壺承上有不同的茶湯

唯獨《穿雲見》上

只有你,和你的一切

恰逢辭舊迎新之際

探族親訪故友送吉祥

一隻《穿雲見》

為你盛滿人間清歡

《穿雲見》帶著滿滿的誠意

帶著對工藝的堅守

帶著對文化的傳承

帶著對平價好物的理解

為你而來

時至歲末,願君吉祥!

怎麼買買買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西風東韻 的精彩文章:

雪地靴爛大街?是你沒遇到這一款!帥氣顯瘦,舒適溫暖百搭,3折起!
茶需品,人需悟!

TAG:西風東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