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談談打炮這門藝術

談談打炮這門藝術

唐納德大爺今年已經八十三了。

雖然地產成片兒女成群,但他的生活依舊充滿憂愁。

前幾年在一次私人派對上,他的三兒子教會了他打炮。

自那時起他便沉掉了游輪,燒掉了跑車,將所有的社交與應酬都搬到了後院的炮區里進行。

雖然大多數年輕姑娘相對跑車對炮車並沒有任何感情,但唐納德相信自己找到了人生的真諦。

在他看來,只有大炮才是讓人永遠年輕,永遠熱淚盈眶的東西。

生在黃河沿岸的張先生也悟出了類似的道理,不同只是他還沒有唐納德那樣的積蓄。

所以在而立之年當天,他將自己幻想成一艘航空母艦。站在從小玩大的岸邊,扛著六十連發的衝天炮將自己的抱負與憤怒一股腦的射向自家窗前。

不幸的是,承載著希望的炮管因為疲軟並沒有達到他想要的位置。更糟糕的是接下來他還需要去公安機關自首交代炸魚的事實。

《肖申克的救贖》原作者曾有句名言:當人不順心時,再也沒有什麼比爆粗口更暢快了。

但我覺得這個觀點稍有些缺陷。輕度的不順心或許還能借著髒話獲取一些平靜,但嚴重的不如意,只有靠無腦開炮才能重喚生機。

耶魯大學心理學教授保羅·布魯姆研究發現,靈長類動物對噴射與爆炸這兩種物理現象有著本能的沉迷。

可控並且適度的接受這種刺激,對所有的猴子來說都是最好的壓力解劑。

或許是因為在遠古時期這象徵著自然的法力,又或者在生命的傳遞中它有著不可褻瀆的意義。

但無論如何,人們都愛打炮這個事實是客觀存在的。並且它不僅存於男性腦里,也廣泛存在於女性內心。

如果你仔細留意生活就會發現,所有的小孩子都喜歡爆炸與射擊。

在那個可以合理合法肆無忌憚的年紀,放炮永遠是最能讓他們開心與興奮的東西。

長大成年,人雖然會收斂一點。

但和偷情一樣,只有沒試過的,沒有試過一次的。一旦在生活中能找到打炮的機會,沒人能夠安靜的蹲在旁邊用眼睛品味。

艾利克斯是一名流竄於拉斯維加斯各大賭場的兼職舞男。

就讀於美國理工學院數學系的他並非為了一點碎錢和艷遇來到這裡。

據他表示,用舞台上特製的大炮對著舞池裡的人群噴射羽毛甚至水泥有一種不可言傳的快感。

每一個他認識的學霸校友,在期末前後都削尖腦袋想來這裡自導一場釋壓大秀。

劍橋大學的艾薩克自打十六歲以後就再也不被允許玩鞭炮了。

沉迷於噴射與爆炸的他不顧自己嶙峋的體格,在大學時義無反顧的加入了校足球隊,成為了一名用射來證明自我前鋒。

很顯然,艾薩克的童年羈絆與不良動機讓他在綠茵場上不滿足於用腿「開炮」。

他利用自己的物理天賦與動手能力製作了一架炮機。據說學校里但凡與他交過手的守門員畢業後都能保送曼聯。

油管上一位痴迷炮術的博主更是絞盡腦汁,讓生活中的事物都充斥著炮的影子。

他家的狗是這樣的。

貓是這樣的。

打火機是這樣的。

生日蠟燭是這樣的。

高收益總是伴隨著高風險。喜歡打炮的小孩晚上不一定遺尿,但他當場就有可能墜入撒旦的懷抱。

玩火固然刺激,但由此引發的後果往往也讓人承受不起,追悔莫及。

下面這個叫命運三兄弟的主播團,直播內容常以打炮為主。絕妙的定位與忘情的演出使得他們出道短短几周就成為了平台的流量新秀。

三弟「惜命」是當中最聰明的。三兄弟的道具都由他親手製作,但唯一不足的是在節目效果上他太過於猥瑣。

二哥「搏命」是當中最勇猛的。人稱農業都敏俊的他在演出時從來不背任何偶像包袱。他的絕技「炮轟地穴」更是直播間的禮物寡頭與女粉保證。

大哥「亡命」是三人中最瘋狂的。他的瘋狂在直播間早期一直擔當著流量數據的大旗。

但最終他的瘋狂也讓他摔得激蕩。在一次演出失手後,他們的打炮直播從此就從三人行變成了二人秀。

打炮是危險的,即便在訓練有素的部隊,隨意打炮也會導致傷痕纍纍。

油管上各類「事故」主題視頻中,軍事事故的內容向來都在排頭。

而在其中,又以炮兵事故最受全球看客追崇。

射而不炸,炸但不射。

看似簡單的表象晝夜不停的吸引著無數好學者對其曲解、引申。

-----

關注我,要不不給彈JJ

你看著辦吧寶貝兒

ps:都他嗎點個吧,點了讓你彈基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beebee 的精彩文章:

花10元錢看場地下魔術,看完後屁股都在抽筋
論胡逼,我只服國潮Supreme

TAG:beeb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