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仁清法師:積善之家必有餘慶 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 的說法對嗎?

仁清法師:積善之家必有餘慶 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 的說法對嗎?


仁清法師:積善之家必有餘慶 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 的說法對嗎?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那是一個非常片面的說法,這不是佛教的東西,還有一個說法,老子行善,他的孩子也好,有這話嗎?那是非常片面的表面現象,老子行善是老子好,涉及不到兒子,比方說有一個人這一生中打拚,搞了一個很大的事業,很有錢,有一個很大的廠子,就是說他爹很有錢,從年輕打拚打拚慢慢的積累,生意很紅火了,這時候他的孩子還未上完學,身價就上億了,他爹掙的錢,不可能不給孩子,孩子大學畢業了,資產給你一半,老子經營一半,這一半資產相當於他兒子的了,他的兒子沒經過任何努力,一半資產到手了,他爹要是死了呢,他爹的遺產還都是他的,在一般人看來,老子行善惠及兒子,是這個意思吧?老子拼出來的給他兒子了,這是一種現象,這種現象是什麼呢?過去世他倆共同行過善,而且他老子欠他兒子的,真正的佛法原理是在這裡。無論行善作惡,如果他倆沒有共業的話,就是說他倆沒有共同做這件事,沒有共業和債務的話,他倆也建立不了這種關係,永遠建立不了這種關係。所以行善的、作惡的,各自是各自的,他的孩子得到的那一部分,是他們過去世那種公共的,叫共業。假如沒有共業,老子給他都享受不了。

再一個例子,比方說他爹欠別人錢,或者在外面做了大惡業了,人家討債的人來找他爹,他爹跑了找不著,人家討債的人很著急,極度的煩惱和生氣,就找他的家人,對他家人下手了,只要是下了手,下成功了,就是他們過去的共業,比方說對他孩子下手了,他爹沒喪命反倒孩子喪命了,這是過去這個討債的人和這個孩子的命債,因為這種共業的因緣激發了,但是不能說他爹做的報應在他兒子身上了,事相上是一個很斷層面的,很淺層的一個事相,真正佛法的原理就是共業。如果他爹跑了。人家把他兒子怎麼怎麼樣了,實際上是這個討債的人,和他的兒子過去有這段因緣,他爹作惡跑了,是一種緣起激發了這件事。

更多請搜「仁清法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心是蓮花開 的精彩文章:

仁清法師:信 願 行必須具足
仁清法師:生老病死是一種自然規律

TAG:心是蓮花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