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值得反思:第一個放棄孩子的是家長

值得反思:第一個放棄孩子的是家長


值得反思:第一個放棄孩子的是家長


值得反思:第一個放棄孩子的是家長

文|笑呵呵解讀漢字


兩個男孩,

完全相反的初三的成長經歷,

完全不同的結局。

這兩個男孩一個在我任教的班裡,我見證了他一年的學習生活。一個我並不教他,對他的了解來源於辦公室同事間的交流。



先說第一個男孩。

這是個很機靈的小伙兒,個子不高,肉皮兒稍黑,但是很結實。聰明,學東西很快,善於交流,有些小缺點,這是我對他的最初的認識。

後來,跟隨他的班主任家訪,對他的了解更多了一些。

他有一個很敞亮的自己的房間。書桌上放著新買來的課外書,成套的。他姐姐給買的。從他父親言語間也聽出了家長的憂心:男孩有自己的一個小團體,晚上經常外出,而且團體里的夥伴讓他這個作家長的很生氣。家裡丟過錢,跟這個團體中的成員有關。

老師給了建議,首先還是控制好孩子晚上的外出。家訪後我和這個男孩談過,想上高中,想考大學,想走出村子。看著小夥子信心滿懷的樣子,我真是挺高興。

變化發生在寒假後,從一次因為抽煙請家長開始。

那一次和他躲在廁所里抽煙的還有一個男生。和他同班,也在同一個小團體。

家長在辦公室里滿腹牢騷,「孩子沒法管、管不了、說了也不聽、由他去吧……」家長是個粗人,說話很糙。

然後,很快就發現男孩像變了一個人,開始不好好上課了。

最初是趴在桌子上的姿勢上課。老師提醒,可能會管事,也許根本就不聽。不過從不搗亂別人。後來就不聽課了,上課睡覺,老師總要借著講課的空隙去叫他,輕輕推一下肩膀提醒他。既想讓他聽點兒課,又不想讓他在同學面前難堪。可管事的時候越來越少。

寒假開學後,他總是帶手機來上學,挺貴的手機,好像三千多,說是家長給買的。每次都是老師在課上收上來,寄存在辦公室,然後告訴家長叮囑一番,放學後再讓他拿走。每一次,都細細囑咐他別再帶來。

他的成績下滑得很快。從最初的能考上區重點高中下降到年級的後列。

他徹底放棄了。

就這樣持續了整個第二學期,最後順理成章地上了中專。


值得反思:第一個放棄孩子的是家長



第二個男孩,我在辦公室總是看到。

起初不知道他叫什麼名字,從老師們的介紹中了解,這孩子很懶,從上初三的第一天就很懶。

老師們總是在辦公室找他談話,言語間能聽出,他很聰明,很有潛力。老師是這樣認為的。但是上課的狀態堪憂,從不好好聽課,沒有畢業班的緊迫感。就好像沒有人生的目標。

把畢業班的學習生活過出了田園派的風格。成績自然是不好了,每次考完試總是看到老師替他著急,督促他、鼓勵他。

轉變發生在寒假後,老師們誇獎他的變化太大了。從最初的上課狀態到每一次檢測的成績,都是進步的。這樣的狀態持續到中考,最後高於區重點高中二十多分的成績畢業了。


值得反思:第一個放棄孩子的是家長



兩個男孩的經歷就像一對反義詞一樣,過程相反,結局截然不同。據我了解,他們不是一個小團體的成員,後者沒有所依身的團體。

放棄,在這件事上,我想第一個放棄孩子的,是家長。

家長是知道這個團體的成員的,在家訪的時候能細數每一個孩子的姓名甚至其家長的姓名。家裡丟東西的時候,家長就認識到了這群孩子湊在一起的危害,可是他並沒有疏導制止自己的孩子和他們的交流。

抽煙,家長是知道的,家長還知道這個團體的孩子都抽煙,但作為家長,他並沒有作為,除了抱怨。

手機,對於這個男孩來說,已經不是一個簡單的通訊工具,手機還是他在團體中優越性的象徵。傳說中三千多的手機,也是家長給買的。

所有的這些,都是家長對孩子教育的放棄。

總是認為沒有委屈了孩子,用好的,不攔著孩子,隨孩子的心。

錯了,這不是教育。

殊不知自己的孩子就是在這樣的人群里,相互鼓勵地學會了抽煙,交流著遊戲,尋找著他們自以為的共同語言。

可是這些,家長都看在眼裡,卻沒有去制止。

(本文選自「笑呵呵解讀漢字」,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


值得反思:第一個放棄孩子的是家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