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段祺瑞想拿軍火換吳佩孚,曹錕回復:只借不換,千金易得良將難求

段祺瑞想拿軍火換吳佩孚,曹錕回復:只借不換,千金易得良將難求

原標題:段祺瑞想拿軍火換吳佩孚,曹錕回復:只借不換,千金易得良將難求


民國時期軍閥混戰,出現了很多良將,吳佩孚就是一名著名的將領,他被稱為常勝將軍,很有作戰天賦。早期吳佩孚遭遇悲慘,曾經考中秀才,卻染上鴉片,因此墮落,仕途也荒廢了;後來做過算命先生,直到投身軍營在聶士成的部下做了一名士兵,此時的吳佩孚默默無聞,有一天在送公文時,他指出公文中的一處錯誤,才被郭緒棟發覺,郭緒棟向來善於識才,他看吳佩孚秀才出身,卻甘願在軍營中做一名士卒,言談舉止不同於一般人,於是屈尊和吳佩孚結為兄弟,經常接濟他。


吳佩孚經過郭緒棟的引薦前往保定陸軍學院學習,一年後畢業,在北洋督練公所參謀處任中尉,恰逢日俄戰爭,日本為了能獲得情報,專門從北洋督練公所挑選16名青年與日軍組成諜報隊,專門為日軍刺探俄軍戰艦情報,吳佩孚很幸運被選中,在給日本人提供諜報的工作中表現優異,日俄戰爭結束後,吳佩孚被分配到北洋軍主力第三鎮。



1906年,曹錕被袁世凱任命駐防吉林,曹錕率領第三鎮來到吉林,身邊卻連一張地圖也沒有,曹錕遍尋第三鎮士官,只有吳佩孚有東北地圖,原來吳佩孚在給日軍做情報期間,自己繪製了東北地圖。曹錕對這個叫吳佩孚的青年第一印象不錯。正是這次結識了曹錕,吳佩孚才得以平步青雲。說起這事,不得不說,吳佩孚也是一名忠義之人,他兩次救曹錕,對曹錕不離不棄。


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後,全國各地武裝鬥爭風起雲湧,曹錕奉命從東北撤軍,駐紮在北京周圍,負責防備。此時山西新軍宣布獨立,袁世凱派曹錕前去鎮壓,曹錕奉命前往,在途經娘子關時,曹錕的部下一部分人馬企圖起義,吳佩孚聽到消息後,立馬告訴了曹錕,並暗中保護他,這次起義也不了了之,曹錕對吳佩孚很是感激,從此以後更加關注吳佩孚,提拔他為第三鎮統標。



辛亥革命勝利後,袁世凱從中經營竊取了革命的果實,革命黨人要求袁世凱南下上任,但袁世凱清楚,南方是革命黨人的地盤,南下恐怕凶多吉少,因此堅決在北京上任,為了阻止革命黨,袁世凱派曹錕前去擾亂秩序,革命黨人無奈只好讓袁世凱在北京上任。當了大總統後的袁世凱,對曹錕也倍加賞識,吳佩孚也跟著步步高升。



袁世凱根本不滿足當大總統,他想做皇帝。雖然當時很多袁世凱的心腹都心裡反對袁世凱稱帝,但大家都不敢站出來反對,就連馮國璋、段祺瑞,也無法阻止,而此時的曹錕卻極力推崇袁世凱稱帝,吳佩孚私下裡勸告曹錕別來趟這趟渾水,曹錕根本不聽他的勸告。


袁世凱稱帝後不久,各路軍閥紛紛討伐他,當時蔡鍔組織護國軍先來討伐,護國戰爭爆發,曹錕被任命前往四川鎮壓護國軍,但以曹錕的指揮才能,根本無法和護國軍作戰;曹錕被護國軍包圍在一個峽谷里不足一公里的範圍內,插翅難逃,在這萬分危機的時刻,吳佩孚率軍前來,不久便打敗了護國軍,第二次救了曹錕。曹錕感激萬分,升任吳佩孚為陸軍中將。吳佩孚也對曹錕忠心耿耿,不離不棄。



有一次段祺瑞聽說曹錕有個部下作戰勇猛,想用軍火換吳佩孚,曹錕見是段祺瑞來要換吳佩孚,自己不敢當面拒絕,他笑著回復:「只借不換」,段祺瑞只好作罷,所謂千金易得良將難求。正是曹錕看中了吳佩孚的指揮才能,又因為兩次吳佩孚都出手相救,曹錕知道吳佩孚是個人才,要為己所用。


後來的事也證明了曹錕的眼光,要不是吳佩孚,曹錕也不會當上大總統,但有句話叫成也蕭何敗蕭何,曹錕的失敗,也是吳佩孚在第三次救主的失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木月講歷史 的精彩文章:

吳佩孚參軍只為了二兩四錢軍餉,22歲考中秀才,卻染上鴉片遭毒打

TAG:木月講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