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書畫 > 馬士穎:從筆墨等於零說起

馬士穎:從筆墨等於零說起

馬士穎:從筆墨等於零說起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畫家 馬士穎

馬士穎,字夏夫,號太白之子,別署三真堂。自幼隨父當代密體山水畫開創者馬繼忠教授成長於秦嶺太白山中近十載,得山之靈氣,耳濡目染,秉承父學,在潛移默化中踏入中國山水畫創作之門。

馬士穎:從筆墨等於零說起

從筆墨等於零說起(在肥城市文聯組織的講學活動上的演講)

馬士穎

當年吳冠中先生因一篇《筆墨等於零》的文章在美術屆一石激起千層浪,張仃先生最後寫了篇《守住中國畫的底線》,學術界從什麼是筆墨最終展開到什麼是中國畫的大辯論。我們今天就從《筆墨等於零》談一談,什麼是中國畫?什麼是西洋畫?中西方文化的發展歷史、中西方文化比較,最終而影響到中西方藝術的格局以及走向。

咱們先說一說中國畫和油畫所產生的土壤環境,咱們的文化起源於農耕文明,而西方文化起源於游牧文明;那麼種地必須「散點透視,狩獵必定「焦點透視」;我們種地講陰陽(陽坡收成好啊),陰陽是文化的載體,西方狩獵講明暗(獵物在明),明暗是物象的再現。

馬士穎:從筆墨等於零說起

最早的中國畫應該大概成形於公元371年,最早的油畫大概成形於公元1300多年,從這一點上應該說中國畫比西畫要成熟的多。先說一說我理解的中國畫——我以為中國畫就是中國文化的視覺表現(應該這是我2015年時第一次提出來這個理念,以前從沒有在其他文章看到過此說法),和文字不同的是它是作為一個圖像載體被傳承下來,所以六法裡面有一法叫「傳移摹寫」,就好比大師傅帶小徒弟,也就是所謂的師古人,大家都熟知的中國畫基礎臨摹範本是《芥子園畫譜》,再高一層級就是臨摹古代大師的經典作品,董源、巨然、范寬、李成、王蒙、沈周,也就是說你的作品得有出處,不能是無本之木、無源之水。

馬士穎:從筆墨等於零說起

那麼筆墨對於中國畫意味著什麼?有個常識給大家說一下,這個世界只有中國人無論是寫字還是畫畫都是用毛筆(西方人寫字用硬筆),而寫字不叫寫字,叫書法,已經上升到了「法」的高度,也就是說它是有約束的,不是隨隨便便可以逾越的,那麼畫畫有筆法墨法,也是同樣道理。但是孔子又說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也就是在法度之內達到最大的自由,正所謂無法而法乃為至法也,民主集中制也是這個道理,沒有集中那來的自由民主?扯遠了,但道理都是一樣的。

馬士穎:從筆墨等於零說起

余以為,嚴格意義上的中國畫是離不開筆墨的。筆墨對於中國畫來言,如同大米小麥高粱,是主食,是我們的生命。咱們人類可以不吃肉,不吃菜,但是不能不吃糧食;但是站在食草動物食肉動物的角度,可以只吃肉或只吃草,也可以延續生命。所以說,站在西方審美的價值體系去看,筆墨可能等於零,但是要談中國畫就繞不開筆墨,就必須站在中國畫歷史發展的角度去講。

馬士穎:從筆墨等於零說起

現在流行一句話叫「拋開計量談毒性就是耍流氓」,我想說,離開筆墨去談中國畫都是扯淡!

馬士穎:從筆墨等於零說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聞是書畫 的精彩文章:

「傳」趙文敏書蔡文姬《胡笳十八拍》並附名家跋語和注釋

TAG:聞是書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