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書畫 > 馬士穎:象外之境

馬士穎:象外之境

馬士穎:象外之境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畫家 馬士穎

馬士穎,字夏夫,號太白之子,別署三真堂。1972年生於古城西安,祖籍山東肥城。自幼隨父當代密體山水畫開創者馬繼忠教授成長於秦嶺太白山中近十載,得山之靈氣,耳濡目染,秉承父學,在潛移默化中踏入中國山水畫創作之門。

馬士穎:象外之境


象外之境

看了一篇內容為藝術品價值和國家形象成正比的文章,非常同意文章裡面的一些觀點——我們的文化軟實力源自文化自信。讓我痛心疾首的是,許多藝術同道因為受八-五思潮一直以來的影響,一談起西方,他們便有些腿軟。

馬士穎:象外之境

余以為,中國文化無論音樂、文學、美術,在形式上、想像力以及境界上都不輸於西方,甚至高於西方。套用一句西方語言表述:具有強烈的浪漫主義情懷,但是又不等同於西方的浪漫主義,而是以文載道、以道統藝,無法而法、物我兩忘,得意而忘形之後的象外之境。 如戲劇,馬鞭一甩舞台上轉上幾圈,就是百八十里了,西方人非要把真馬拉上舞台;嫦娥一甩長袖,便扶搖直上青天,西方非要綁上兩隻笨重的翅膀。如小說(就不說詩詞了),一部《西遊記》或《紅樓夢》,直到到現在後人還一直在研究並汲取養分,甚至成為紅學家,可以說把有些西方諾貝爾文學獎作品甩開了幾條街。再如國畫,畫畫不說畫,說是寫;看畫不叫看,叫做讀。梅蘭竹菊四君子,歲寒三友松竹梅,重意不重形;寫的是精神;造的是境界,不受科學技術的發展而影響本質追求。而西方美術建立在自然科學基礎之上,近現代因為受到科學技術等方面的影響,發展出了野獸派達達主義波普藝術等等等等,直至現代派後現代派,甚至現在很多以丑為美的偽藝術蠱惑人心,讓人們變得浮躁不安。

馬士穎:象外之境

中國藝術乃作者對於物象在主觀認識之後的精神外化與情感表達,中國藝術意象思維的本質是其根基源於儒釋道的哲學體系,也是中華文明之所以是唯一延續至今,歷久彌新而將再次輝煌的文明(我相信)。

藝術的價值是什麼?是洗滌我們迷失的心智,慰藉我們躁動的心靈,指引我們靈魂的方向。在中國經濟騰飛的新時代,堅定文化自信,推動社會主義文化繁榮興盛。我以為,200年的屈辱史對於有著5000年的華夏文明不過白駒過隙,中國文化必將重回唐宋之巔,引領世界。

我願成為那其中之一,砥礪前行,奮鬥終身!

馬士穎:象外之境

馬士穎簡介:

就讀於西安文理學院藝術系,求學於中國美協第二屆山水畫高研班、中國國家畫院程大利山水工作室、中央民族大學崔如琢工作室。問道於邵大箴、薛永年、孫克、劉曦林、夏碩琦、陳傳席、王鏞諸先生。

應邀創建西安國際美術城少兒美術中心,並擔任執行校長。現為陝西省中國畫學會理事,陝西省美術家協會會員,西安中國畫院畫家,西安文理學院文化藝術教育中心特聘教授。

出版有《馬士穎山水畫集》《馬士穎山水小品集》《書畫名家—馬士穎》《藝術視界—馬士穎密體山水》《丹青典藏—馬士穎》《盛世典藏·中國百位名家精品薈萃—馬士穎作品集》及《馬士穎專輯》郵政明信片等多種專輯,全國多家電視台拍攝專題片和作品欣賞介紹其藝術成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聞是書畫 的精彩文章:

單字被放大的感覺,是不是很美呢?
素描:線條之美,一定有你認識的

TAG:聞是書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