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時尚 > 為什麼日系車德系車的區別一上高速就能看出來?

為什麼日系車德系車的區別一上高速就能看出來?

德系車和日系車在高速穩定性上確實存在差距!但這個差距並不是所謂「車輕」造成的。

如果對比整備質量數據,在同等尺寸的前提下,德系和日系的整備質量相差無幾!

決定告訴穩定性的最主要兩個原因,還是轉向系統的手感,和底盤懸掛的設定。

德系車這兩項設定上就更偏向高速行駛的穩定性,而日系車更偏向中低速城市行駛的輕便性。

這只是設計的取捨不同,並不存在哪個設計更高級的說法。

而如果究其根源,還要從德國和日本的本國環境說起。

德國公路限速高,還有許多路段是不限速的,德國的用車環境就是需要汽車有高速行駛的能力。

而日本公路限速低,高速公路限速都是100km/h甚至80km/h,且法律執行很嚴格,基本沒有人超速。所以日本的用車環境,對高速行駛能力並沒有需求。

轉向輕,在高速時會感覺方向盤過於靈活,給人一種不踏實的感覺!懸掛行程長、簧軟平時舒適,但在高速時來個緊急變線之類的,支撐不足,加上底盤離地距離大,重心偏高,就導致高速變線時車子忽忽悠悠晃蕩的感覺、側支撐略顯不足(其實輪胎依然緊貼地面,只是駕駛艙出現晃蕩)!胎窄看似不影響什麼,其實對高速時的車身穩定影響很大,前幾年開過幾回上一代飛度,110KM以後單手把方向盤感覺沒底氣,後來換上了185的胎,再單手駕駛有很明顯的提升!

以上這些就比較能說明日系與歐系之間的造車理念差異了,歐洲地廣人稀,雖然德國人口密度不小,但對比日本的人口密度那是完全沒法比的,日本的人口密度太大!以前旅遊去過一回,市內的交通也確實很堵,只不過秩序非常好,才確保了車輛的通行,但是車速真心不快,德系車的性能在日本是根本用不上的!所以戰後的日系車的研發理念根本不重視性能、底盤,而是把重心放到了耐久度上!這也的確負荷那個時代的背景!而日本的高速目前的限速還是最高100KM,還保留著昭和時期的建設思路,即使日本高速目前的實際平均速度已經達到了135KM—145KM(呵呵,看來日本人也會超速!),但日本最新的幾條高速依然沿用限速100KM的規則!所以在這種核心思路的主導下,日本的民用車就根本沒必要在底盤上較真了,100KM以內,微面都能曾受,更不用說日系車了,所以日系車跑高速的感覺終究沒有德系(歐系)那麼穩、那麼有信心,當然這與「車輕、偷工減料」無關!雖說日系車底盤並沒什麼偷工減料,但不得不說有些懸掛用的材質也該更新了,沒偷工減料不代表級別就一樣!德系車普遍用鋁合金擺臂加膠套了,日系車還在用前鑄鐵擺臂後空心管懸掛呢,所以在用料上終究與德系車(歐系)有差異!日系車的底盤對比自己是沒減料,但對比德系車確實有差距!

總而言之,上了高速後的日系車和德系車的駕駛感覺確實有差異,但B級車以上的日系差距並不大,跑個150KM左右都沒什麼問題!主要是一些A級、A0跑高速有時候有種不穩的感覺,原因上面也說了,日系A級離地距離太高了,比如花冠,底盤離地距離都達到接近17厘米了,這甚至比一些德系SUV底盤離地距離還要大,重心高、輪胎窄,高速駕駛的感覺就肯動沒有德系車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歌聲嘉實 的精彩文章:

為什麼很多廠家死都不用不鏽鋼製造汽車?
汽車開了一年不到,油耗越來越高怎麼辦?

TAG:歌聲嘉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