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在古代,為何沒人敢製造假聖旨?古人:你瞅瞅上面的第一個字是啥

在古代,為何沒人敢製造假聖旨?古人:你瞅瞅上面的第一個字是啥

在古代,通訊非常的不發達,不像現在有手機、電腦可以快速的傳達信息和命令。所以古代皇帝下達命令的時候,就頒布聖旨來讓的大臣得到自己的命令。時我們就不免有些好奇,既然是皇帝通過他人之手,傳達旨意,為什麼沒有人去對聖旨造假呢?此時就有人說:你瞅瞅上面第一個字是啥?

古代尊卑有別,而且皇權是神聖不可侵犯的。那麼皇帝所說的話就是金口玉言,也就是聖旨。雖然皇帝非常的有權威,但是皇帝的聖旨也是通過他人來傳達的,再加上信息傳達非常的不方便,所以如果有人想要造假聖旨的話,是很簡單的吧!其實並不然,我們所想到的,皇帝自然也想到了,而且肯定有防範的手段。那麼皇帝是用什麼方法讓人們不敢造假聖旨呢?

第一,就是布料。在古代皇帝所用之物,必然都是非常珍貴,一般人無法擁有的。那麼作為皇帝,用來傳達旨意的聖旨所用的布料,必然也非常的珍貴的。聖旨一般都是皇室專用的布料,一般人是拿不到的。所以想要造假聖旨,布料這一關都是很難偽造的。

第二,就是就是皇帝所作的防偽標記。皇帝,肯定不會被手下人隨便糊弄,也不會容忍他人假傳聖旨,冒犯自己的威嚴。所以,皇帝都會在聖旨上做上獨特的防偽標記。例如,從朱元璋開始的,在聖旨的開頭都會有八個大字,就是:奉天承運,皇帝昭曰。

而他所做的防偽標誌,就是在聖旨的第一個「奉」字上,下了很大的功夫。他命人將這個奉字上綉上獨特的祥雲的暗紋,而且這種刺繡技術一般人很難學到。所以即使有人想要製造假的聖旨,那麼,對於第一個字的漢字「奉」上的防偽標記,他都無法做到,更何談後面的造假工序了呢!

而且,除了第一個「奉」字之外,在聖旨的其他部位也有很多的防偽標記的。例如在康熙年間,就從用過漸變色聖旨,而且還是用滿漢兩種語言來撰寫,這就是後來被發現的五彩聖旨。所以聖旨上有這麼多防偽標記,一般人想造也造不出來呀。

第三點,就是責任制。在古代,聖旨不是皇帝寫下命令,蓋上專用章之後,就行了。其實聖旨從製作、到書寫、到蓋章、到宣讀是有著很多步驟的。而每一個步驟,都需要有專門的負責人簽字。如果這道聖旨在某一步驟除了差錯,那麼這一步驟的負責人,則要大難臨頭了。輕則是自己小命難保,重則連自己的家人都要被連坐。

所以有這樣苛刻的,責任連坐制,自然沒有人敢拿著自己的性命,製造一個很可能被發現的假聖旨了。那麼還有一個問題,就是臣子在接到聖旨之後,會怎麼安置這些聖旨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夫子說歷史 的精彩文章:

此人不死,雖可能會篡奪皇位,蜀漢或能一統三國!
李逵總惹禍,宋江為啥還總是寵他?原因其實很簡單

TAG:夫子說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