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高人一言道破:慈悲便是將心比心

高人一言道破:慈悲便是將心比心

慈悲,其實很好理解。有高人一言道破:慈悲便是將心比心。

將心比心到了極致,就是慈悲。

畫家豐子愷《護生畫集》中有一幅畫,題曰《方長不折》。畫面上,一大一小兩個孩子欲折取塘邊的柳枝,被牽著孩子路過的婦人勸止。詩道:「道旁楊柳枝,青青不可攀,回看攀折處,傷痕如淚潸。古人愛生物,仁德至今傳,草木未搖落,斧斤不入山。」

畫作瀰漫著一種安寧、祥和的氣質,那就是慈悲。當我們對他人、對世界心懷慈悲時,我們自己也會變得美好起來。

「護生者,護心也……去除殘忍心,長養悲心,然後拿此心來待人處世。」護生即護心。豐子愷創作《護生畫集》的初衷:救護普世動物、愛護天地萬物,希望透過愛護生命,培養大眾有慈憫、仁愛、和平的心,繼而以此心對待身邊的人。

豐子愷的老師弘一法師,被視為與佛祖釋迦牟尼齊肩,並非他的人生有多傳奇,而是他將「慈悲」做到了極致,展露了佛家的「人情味」。弘一法師到豐子愷家,豐子愷請他在一把藤椅上就坐,他先把藤椅輕輕搖動了幾下,然後才慢慢坐下去。豐子愷不解,重複幾次後,忍不住問法師為何如此。法師說:「這椅子裡頭兩根藤之間,也許有小蟲伏著,突然坐下去,會把它們壓死,所以先搖動兩下,再慢慢坐下去,好讓他們走避。」

弘一法師離世前,曾交代幾件事。其中一件是叮囑身體停龕時,在龕的四腳放四隻裝滿水的小碗,以免螞蟻進去被焚化……在生命即將結束之際,他也不忘對於弱小生命的愛惜。

慈悲之心,已融入弘一大師生命的紋理;敬畏生命,尊重生命,自然而然地躬行萬物平等的博愛理念。他因此被稱為大師,是無愧於這個稱號的。

佛家有個詞,「一體同悲」。是說掙脫自私自我之心的羈絆,與眾生合為一體,隨眾生樂而樂,隨眾生悲而悲。

到此境界,就是聖人,就是佛了。

曾觀賞過一幅敦煌壁畫,在莫高窟275窟,有一組「屍毗王割肉喂鷹」的壁畫,年代為北梁時期。斑駁陸離的畫面上,演繹的是釋迦牟尼佛成道前的故事。佛祖某世為閻浮提洲國王,有天,一隻被獵鷹追擊的鴿子逃進王宮,躲在了他的腋下。跟蹤而來的鷹要他放出鴿子。他說:我立誓救度世間眾生,你就放過它吧!

鷹說:你救了它的性命,我就會因為沒有食物吃被餓死。

國王說:我可以給你足夠多的食物。

鷹說:那好,我只吃帶血的鮮肉。

國王四顧了一下說:那就從我身上,割下跟它相同分量的肉給你吃吧!

他命一個侍從掌秤,另一侍從操刀,從他大腿上一片片割肉。秤的一個托盤裡是鴿子,另一個托盤裡是從國王身上不斷割下來的血肉。但奇怪的是,國王大腿上的肉割完了,鴿子那端的托盤,仍舊低垂著。國王讓侍從繼續割他臂上和胸前的肉。最後,國王只剩下了一副嶙峋骨架,那秤桿還是紋絲不動。

生命垂危的國王恍然醒悟:凡世間眾生,肉身的輕重大小並不重要,唯生命是平等的;想要挽救鴿子的生命,必須付出自己的生命。

他於是掙扎著爬上了秤盤。如他所想,兩端秤盤終於達到了平衡。

割肉喂鷹,聽起來血淋淋的殘酷,然而,它展現的是眾生平等慈悲為懷的生命哲學,人性的寬宏大度和慈憫仁愛到了極致,便是佛性。

佛家情味亦濃厚。

我們普通人,也許永遠達不到佛的境界,但至少我們能夠將心比心,以己推人、推萬物。當我們在旅遊途中不再瘋狂追逐碾壓藏羚羊,候鳥南飛時,不再設下捕鳥網,而是把迷途的羚羊和麋鹿,領回林間,輕輕撫慰它們的驚恐和慌亂,拍拍它們的脊背,看它跳躍著遁入遠處的暮靄黃葉之間。在那個片刻,你,已經做到了慈悲,回到了自己。

心懷慈悲,你便無愧於頭上萬物之靈的桂冠。

聲明:本圖文來自「騰訊佛學」,轉載請註明出處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中華佛緣網是國內佛教自媒體中的著名網路媒體平台,其創辦人朱慧丹女士歷時7年克服重重困難創辦的佛教文化及傳統文化傳播平台,平台下設:中華佛緣雜誌編輯部、中華佛緣禪樂團、中華佛緣書畫院。朱慧丹女士自費走訪了國內各大寺院採風調研,拜訪了多位大德高僧、佛友、居士,專註於紀錄片拍攝製作,平台籌備舉辦過多次大型公益活動,歷盡所能傳播、傳遞中華傳統文化,也歡迎各位大德居士踴躍實名供稿、供圖(備註:原著)。

地址:北京東城區安樂林路69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華佛緣 的精彩文章:

參禪與打坐完全不是一回事
佛門稱呼,原來有這麼多含義!

TAG:中華佛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