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未來 iPhone的Animoji 也許還能這樣玩

未來 iPhone的Animoji 也許還能這樣玩

作為將 iPhone 引入下一個時代的產品,去年發布的 iPhone X 可謂黑科技滿滿。且不論那面「幾乎都是屏幕」的 OLED 顯示屏,屏幕頂部的「原深感攝像頭」更是暗藏玄機,其內部包括紅外鏡頭、泛光感應元件、距離感測器、環境光感測器、揚聲器、麥克風、前置攝像頭、點陣投影器。

藉助前面提到的紅外鏡頭、點陣投影器等元件,iPhone X 拋棄了 iPhone 5S 就開始沿用的 Touch ID,啟用了全新的人臉識別 Face ID,其隨機解鎖幾率達到了 10 萬分之一。此外,蘋果還巧妙地為 iPhone X 帶來了「動話表情」和「擬我表情」(iOS 12 引入)等玩法,通過原深感攝像頭捕捉使用者的人臉表情特徵,並「還原」到卡通形象上。

此外,有國外的開發者還利用原深感攝像頭和 ARKit 2 開發出了一款 app(因此只能應用在 iPhone X 以上機型),能夠實現簡易的眼球追蹤功能。

而根據美國專利商標局最近公布的五項名為「Emojicon Puppetting」的專利來看,蘋果很有可能在未來的 iPhone 上為「動話表情」帶來更多的玩法。

在曝光的專利圖紙中,有一個效果圖展示的正是基於面部表情的語音效果,能夠為動話表情帶來音畫同步的效果。當使用者在錄製動話表情時,設備能夠同時捕捉面部信息和語音信息,並提取面部和語音的信息特徵,最終實現「音畫同步」的效果。例如當使用者說出「Hello」時,3D 玩偶也會發出相應「Hello」語音。

而且由於這項專利顯示的系統具語義識別的功能,所以當使用者說出某些關鍵詞,例如模擬狗叫聲的「汪汪」時,3D 玩偶會發出更為擬真的「狗叫聲」。

提交上面這項專利的 Faceshift 在 2015 年被蘋果收購,當時這家公司的專長正是開發基於人臉面部表情捕捉的技術,例如遊戲和電源中那些基於人臉捕捉的「可怖面具」,其開發的產品甚至被用在了當時的星戰電影當中。Faceshift 在被蘋果收購前,曾經從母校洛桑聯邦理工學院收購了自己研發的兩項面部動畫製作專利,之後又轉手將其擁有的大部分知識產權交給為蘋果提供法律代理服務的律師事務所 Baker & McKenzie。

Faceshift 先前展出的面部表情捕捉技術(是不是感覺和 Animoji 很像?)

除了 Faceshift,蘋果在近些年來也收購了許多主攻動作捕捉、人臉識別的公司,例如大名鼎鼎的 PrimeSense,以及 Polar Rose 等。

作為微軟 Kinect 體感操作早期的技術供應商,PrimeSense 開發的 3D 感測器使得動作捕捉成為科技界中的一股熱潮。除了和微軟合作,PrimeSense 還和華碩、聯想等廠商合作開發了應用於 PC 上的 3D 感測器,並且成功在 2012 年造出了當時體積最小的 3D 感測器 Capri,其解析度是前代的 3 倍,環境光檢測是前代的 50 倍,但體積卻縮小為前代的十分之一,因此能夠嵌入到平板電腦、筆電、智能手機當中(聽起來是不是覺得和原深感攝像頭很像?)。在 2013 年被蘋果收購之後,這款產品也成為了 PrimeSense 的「絕唱」。

另外一家名為 Polar Rose 的瑞典公司則於 2010 年被蘋果收購,當時其員工數僅有區區 15 人,但卻開發出了一款叫做「Recognizr」的臉部識別應用。從 Polar Rose 早期放出的演示視頻來看,Recognizr 能夠在識別出一個人的臉部時顯示出這個人的「互聯網檔案」,包括臉書、推特、YouTube 等社交信息

利用 Recognizr 實現人臉識別+調取互聯網檔案

jdong_news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數字尾巴 的精彩文章:

讓手機物超所值:我是怎樣用好華為 Mate 20 Pro 的?

TAG:數字尾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