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學 > 性器官不能決定我的性別

性器官不能決定我的性別

在我們的社會中,有一群被我們大家長期被忽視和歧視的群體——跨性別者

據估計,中國有400多萬跨性別者其中超過十分之一的人曾嘗試自殺

跨性別這個詞是個集合名詞,它並不像LGBT中的LGB一樣單指性取向,它涉及到各種與性別角色部分或全部逆轉有關的個體、行為以及相關群體。

在網上找到的資料告訴我們;

「跨性別者」通常是指一個人在心理上無法認同自己天生的性別,相信自己應該屬於另一種性別。而醫學上經常使用性別焦慮或性別認同來解釋跨性別者。

對於性別「要麼始終是男,要麼始終是女」這種固定的說法,我們應該好好反思。

《丹麥女孩》

奧斯卡影帝「小雀斑」埃迪 雷德梅恩曾經飾演過一個跨性別者艾納爾。

在影片中艾納爾因為一次客串妻子繪畫模特的經歷,偶然發掘了自己「另外一個身份」,女孩「莉莉」。

就此男性和女性兩重人格在他體內激烈鬥爭,逐漸發展成了對身體的疑惑甚至厭棄。

矛盾的自我身份,與妻子的感情糾纏,直到後來再也回不去從前,才發現自己早已認同莉莉這個女性身份。

電影取材自上世紀20年代的真人真事,劇本改編自David Ebershoff的同名小說。

而真實世界中的埃爾伯/莉莉也和電影里一樣,因為器官移植手術的排異反應而不幸去世。

但這僅僅是跨性別者故事裡的冰山一角。

《有性無別》

說完了電影我們再來說說紀錄片,這部紀錄片只有短短的30分鐘,但豆瓣評分8.5,看過的人不多,卻無一例外給它打了高分。

整部紀錄片是以一種採訪的形式而展開的。拜訪者是同樣擁有著『跨性別』身份的模特汪欣蕾。

話劇演員絲絲

早餐店老闆王嘉敏

調香師雪小霖

跨性別男性的母親

沒有太多關於藝術的探討,大多數都是與跨性別者進行關於生活和現狀閑聊。卻依舊能給人巨大的思考和衝擊。

不知道有多少觀眾在這些鏡頭裡紅了眼眶。因為同情,也因為無奈

社會上總有這樣那樣的邊緣人士。很多人不能理解他們,甚至開口閉口都是『基佬』、『人妖』這樣充滿歧視性的詞語。

在紀錄片里每一句都是『跨性別』者來自內心深處最坦誠的控訴。每一句都能讓你直視心靈,引起最為強烈的思考。

說到底,他們的確是什麼都沒有做錯。他們只不過是想做回真正的自己。

TA 們需要的

不僅是手術

說起跨性別者,我們最熟悉的應該是金星了,作為內地第一個公開坦承 變性人 身份的的公眾人物。

她從6歲起就有做女人的幻想,16歲就做好了做女人的準備,卻等到28歲才做變性手術,她冷靜地承認:我拚命地想先得到事業上的成功,只有先做一個成功者,社會才有可能接受我的與眾不同。我比其他的變性人幸運,但這幸運是我咬斷了牙自己掙來的。

她熬過了痛苦的手術期,從120斤瘦到96斤。

手術是成功的,但是手術中一條小腿被壓了16個小時,小腿肌肉到腳指尖神經全部壞死,很難恢復,即使恢復過來,也是一個瘸子。

但她是一名舞蹈演員,她不信邪,咬著牙一瘸一拐地堅持鍛煉,一年多以後,她又奇蹟般地站在了舞台上。

在夢想面前,痛苦並不「痛苦」,因為每個蝴蝶都要破繭才能成蝶。

2005年,金星與男友漢斯成婚,還收養了三個孩子。從此圓滿了一個真正的女人一生可能扮演的所有角色——女兒、戀人、母親、妻子。

然而,不是所有跨性別者都能得到和金星同等的「待遇」。

2015 年,完成了性別重置手術後,29 歲的劉婷獲得了重生。在自傳體小說《我本佳人》的最後,劉婷寫道:「此後,一切的感動和喜悅才真正屬於了我自己。」

此前的 29 年,她不得不以劉霆的身份生活,身體和靈魂的錯位,讓她痛苦至極。

但變性後的劉婷似乎不能被大眾所接受,媒體斥責她「變性只不過上想逃避作為男人的責任」因跨性別者的身份受到排擠而不斷地失業、開直播被騷擾、侮辱……

我知道要讓這個社會接受「跨性別者」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歸根結底,她們還是孤獨的。少數人理解,多數人把她們當作異類,排斥他們。

借用紀錄片《有性無別》結尾的話來說。

發聲不是為了改變世界,而是為了不被這個世界改變」。

同時小編相信TA們,終有有一天會被社會所接納。

編輯:好書指南 微信號:aidushuba

喜歡請分享或在頁尾點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好書指南 的精彩文章:

蘇東坡的禪詩,寫盡人生百般滋味
我嚮往:乾淨的圈子、規律的生活、中意的人

TAG:好書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