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清華大學地學學科建立90周年暨復建9周年大會舉行

清華大學地學學科建立90周年暨復建9周年大會舉行

中國日報北京12月1日電(記者 鄒碩)11月30日,清華大學地學學科建立90周年暨復建9周年慶祝大會在主樓後廳舉行。清華大學黨委書記陳旭,科技部原部長、中國科學院院士徐冠華,中國科學院院士巢紀平、夏軍、丁林,中國工程院院士李澤椿、丁一匯、王浩,中國氣象局原副局長許小峰,理學院院長、地球系統科學系主任宮鵬,及國內外知名地學專家學者、兄弟院校代表、各屆校友和師生代表等300餘人蔘會。地球系統科學系黨總支書記羅勇主持大會。

清華大學黨委書記陳旭發表致辭。她介紹到,清華大學地學學科發端於1928年籌辦的地理學系,1952年院系調整併入其他高校,清華地學」創立之初的24年間為國家地理、地質、氣象事業培養了200多名人才。為應對全球資源和環境問題,2009年學校決定成立地球系統科學研究中心,並在此基礎上於2016年成立地球系統科學系,成為國家地學人才培養、學術研究的重要基地和清華大學建設世界一流大學的重要基礎。陳旭指出,無論是1952年全國院校調整前的地學系,還是當前的地球系統科學系,在辦學過程中都體現了勇於擔當、愛國奉獻、勇於創新、追求卓越的清華精神,培養了大批人才。陳旭表示,希望地學系進一步加強學科建設,匯聚培育高端人才,牢牢抓住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能力這一核心點,為我校乃至國家培養更多地學領域拔尖創新人才。

科技部原部長、中國科學院院士徐冠華致辭。他回顧了2009年復建清華地學學科的歷程,結合新時代推進生態文明建設闡述了發展地球系統科學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徐冠華表示,地球系統科學研究突破了傳統地學單圈層、孤立、多以定性研究的傳統,以大氣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的聯繫和相互作用為研究內容,清華大學緊跟時代發展步伐,成立國內首個地球系統科學系。徐冠華對地學學科復建9年來所取得的成果表示充分肯定,希望地學系在加強全球觀測、數據整合與集成和提高高性能計算能力的基礎上,以地球系統過程、地球系統模式和全球變化經濟學研究為重點,為解決全球生態和環境變化問題等作出貢獻。

北京大學城市與環境院長賀燦飛教授在致辭中回顧了北京大學地理學科與清華大學地學系的歷史淵源,對北京大學地理學和生態學等學科作出貢獻的清華人表示敬意,並對清華大學地學系復建以來所取得的可喜成績表示祝賀。賀燦飛向地學系贈送珍貴的「清華地學」老照片——1951年清華地學系歡送同學參軍的時候在清華體育館前的合影,並表示希望北京大學城市與環境學院和清華大學地學系之間可以增強合作,發揮各自優勢,攜手共進、立足前沿、服務國家戰略。

理學院院長、地學系主任宮鵬作清華地學復建9年的工作彙報。宮鵬指出,清華大學地學系獨闢蹊徑,注重數據收集、加工生成的工作,走定量化研究的道路,重視解決全球性問題,強調科學與政策並重,在地球系統模式、全球地表覆蓋製圖、空氣污染控制與質量保障、全球變化與人類健康等多方面取得令人矚目的成就。宮鵬表示,地學系積極推進國內外學術交流與合作,在國內外產生重要影響,將努力把清華地學系建設成為世界一流的地學研究中心和高層次地學人才培養基地。

清華地學學科老校友代表、兄弟院校代表、清華大學地學系教師代表,以及研究生代表也紛紛發言,一同回顧清華地學發展歷程、共謀未來發展藍圖。在大會上,地學系還發布了自主研發的地球系統模式,以及在《柳葉刀》雜誌上發表的氣候變化與人類健康等兩項最新科研成果。

(編輯:嚴玉潔 黃河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日報中文網 的精彩文章:

霍城縣:強化群眾工作督導 走實通達民心的「每一步」
中國單套最大高效合成氣制乙二醇裝置成功投產

TAG:中國日報中文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