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同機執行任務的飛行員犧牲不少,布希卻總能大難不死

同機執行任務的飛行員犧牲不少,布希卻總能大難不死

俗話說,大難不死,必有後福。這話放在曾任美國總統的喬治·赫伯特·沃克·布希身上,特別貼切。

聖哈辛托號輕型航母入役後,布希被分配到其上服役。生於1924年的布希,是當時美國海軍最年輕的飛行員。從軍那天,他正好滿18歲。

20歲那年的9月2日,他與戰友們受命轟炸小笠原群上一處無線電通訊站。該站位於戒備森嚴的父島上。(本圖為布希坐在飛機上)

同機共有三人,他們被父島的高射炮火擊中。兩名戰友犧牲,布希則墜入離岸不遠的海中。(本圖為聖哈辛托號上的TBM-1C復仇者轟炸機,正是布希駕駛的機型)

日軍發現了他,劃著小船趕來。布希對日軍殘酷對待戰俘之事早有耳聞,他可不想死在他們手裡。拚命往外海游去。(本圖為1944年6月28日,聖哈辛托號執行轟炸任務的飛機)

也是命大,日軍沒有追上,而他幸運遇到了美軍潛艇,終於獲救。(本圖為飛機機艙內的布希,在聖哈辛托號上拍攝)

子彈不長眼,誰生誰死,真是全憑運氣。此次與布希一起的兩個戰友犧牲了,Paul Bensman(前排左5)與布希搭檔過3次,他是機尾機槍手,在布希遇險13天後犧牲。

很多朋友都知道,如果布希被日軍捉住,凶多吉少。當時父島上的俘虜,有5人被殺後割肉。小笠原群島的立花芳夫中將(本圖),於1946年因「父島事件」被絞決。殺他之前,將其衣服扒得只余底褲,以對他的殘忍進行羞辱。(本文照片,來源網路,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凡人摸史1 的精彩文章:

諾曼底登陸前幾小時,盟軍士兵在做什麼?吃什麼?想什麼?
二戰時深受美軍好評的步槍,巴頓將軍盛讚它是最了不起的戰鬥武器

TAG:凡人摸史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