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殲16用途令人疑惑:服役數年,至今未見掛載對地制導武器

殲16用途令人疑惑:服役數年,至今未見掛載對地制導武器

在大家印象中,殲16是一款用於接替蘇30MKK的國產3.5代多用途戰機,既能空戰,又具有強大的對地打擊能力;可以說,對地、海精確打擊,將佔據殲16至少一半的任務。有人甚至設想,殲16能夠攜帶大量的長劍-10巡航導彈、YJ-12之類的大型超音速反艦導彈,利用很大的作戰半徑,來執行遠程打擊任務,成為我空海軍遠程攻擊的新一代主力和拳頭。然而實際上,殲16服役已約4年,服役數量也近百架,但似乎至今仍未漏出一張服役型號攜帶精確對地、海攻擊武器的照片;大量出現的,掛載的均為空空導彈。這不免讓人頗為疑惑:殲16的定位到底是什麼,到底是不是多用途戰機?

目前只有一張殲16原型機掛載航彈和布撒器的圖片

反觀殲10系列,則是完全相反的情況。在一些人印象中,殲10由於設計定位的原因(空戰格鬥、超音速截擊),其氣動布局和掛架設計,並不是十分適合進行大、重掛載,最大載荷也沒有蘇27、殲11大。所以,很多人認為,殲10將主打空優,對地能力並不強。然而實際上,殲10A在多年前就展示了使用激光制導炸彈的能力。

殲10A發射2枚500公斤級激光制導炸彈

到了殲10B/C,大家倒是普遍認為,殲10B、殲10C加強了對地攻擊能力。實際也證明了大家的猜想,殲10B/C所掛載的制導武器的種類,大大的增加了。

到目前為止,殲10C已實際展出了航空炸彈、( 「雷霆」系列)激光制導炸彈、(鷹擊91)反輻射導彈、(KD-88)電視/紅外對地導彈等多系列的精確制導對地武器的使用能力。由於相對於這些制導武器,加裝反艦導彈對目標數據精確度的要求更低一些(比如飛豹開始由於對地攻擊系統性能還不夠好,只是海軍裝備了一些,作為遠程反艦導彈攻擊機),所以,殲10系列是否掛載反艦導彈,只是海軍方面的需求問題(空軍還沒需求),成飛完成此事輕而易舉。所以,可以說,殲10系列的精確對地攻擊能力,已基本完善。如此一來,原本被寄予「對地攻擊」厚望的殲16戰機,如今的情況就顯得更加的蹊蹺:是原本在設計中就沒有太多的強調這方面的能力,還是因為需求問題暫時沒有進行相關武器的整合,還是因為保密問題一直沒有圖片漏出呢?

服役的殲16,目前展示的只有空空導彈

如果是保密問題,則可以參考殲10、飛豹系列的「開放」;而且,殲16也很早就展示了掛載最新的PL-XX超遠程空空導彈的能力;可見,殲16並沒有那麼「羞澀」。恐怕,這事還得從我空軍的一貫作風來找原因。蘇30MKK作為標準的多用途戰機,在進入我國後,由於當時國內能夠掛載中距空空導彈的戰機並不多(國產的PL-12還未服役,蘇27中也只有部分能夠掛載R-77),所以,蘇30MKK就直接擔負起了「空優主力」的重任;直到多年後(2010年左右),對地攻擊訓練才報道的多了起來。而原本號稱「擁有強大對地攻擊潛力,對地攻擊能力是殲10多倍」的殲11B戰機,則一直並不具備精確對地攻擊能力(未整合相應武器),一直是空優掛載。所以,殲16會出現如今的情況,也並不十分令人意外。殲16當然是多用途戰機構型,不然也不會採用雙座設計。只是,目前看來,殲16在精確對地武器整合方面,進展的並不多。

這樣一來,殲16成了我空軍3.5代戰機中空戰的主力之一,而殲10B/C系列,則更多的承擔了對地打擊任務。這種定位,越來越像美國空軍中F-15、F-16之間的定位。美軍也裝備了F-15的多用途型號F-15E(也叫雙重任務戰機),但F-16依然是對地打擊的主力之一。也許在多年後,當殲20服役數量足夠多時,殲16能夠更多地解放出來,充當對地打擊的拳頭;但至少目前為止,殲16似乎還依然是空優為主。

作者:唐志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晨曦防務 的精彩文章:

俄蘇57總師黑起F22和F35毫不客氣,稱蘇57全球最好

TAG:晨曦防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