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宋軍佔據絕對優勢,為何還要跟遼國簽訂《澶淵之盟》?

宋軍佔據絕對優勢,為何還要跟遼國簽訂《澶淵之盟》?

原標題:宋軍佔據絕對優勢,為何還要跟遼國簽訂《澶淵之盟》?


宋真宗登基的第七年,即公元1004年,始終不消停的遼軍,再一次侵擾大宋邊關。這次跟以前不同,遼軍不僅人數眾多,且由太后和皇帝親自帶隊,整容不可謂不豪華。敵軍來勢兇猛,定州很快失守,緊接著鎮守雲州的將領兵敗被俘。


消息傳入京師後,宋真宗嚇得手足無措,首先想到的就是往逃往南方,暫時躲避遼軍鋒芒,立馬召集群臣商議對策,提出遷都的想法。重文輕武乃宋朝傳統,大部分文臣紛紛雙手支持遷都,連地方都給皇帝選好了,恨不得連夜收拾東西走人。


危急存亡之際,宰相寇準挺身而出,痛斥那些主張南遷的大臣,為宋真宗分析敵我力量對比,並表示:當下最好的做法,莫過於陛下親征!剛恢復神色的宋真宗,又被寇準的一番話嚇懵了,御駕親征可不是鬧著玩的,搞不好命都沒了。


心裡雖然十分抗拒,但宋真宗故作淡定,不能在群臣面前認慫,既沒有立刻答應寇準,也沒有當場拒絕,而是一言不發。不久後,名將楊延昭呈上奏摺,其觀點跟寇準一樣,希望皇帝不要害怕,遼軍看似很強大,其實很容易對付。


事態發展到這種地步,宋真宗只好硬著頭皮答應,浩浩蕩蕩地向邊關出發,臨行前下旨昭告天下,一方面鼓舞前線將士的作戰鬥志,另一方面彰顯自己英明神武。皇帝親征的作用,果然不同凡響,宋軍勇氣和信心倍增,接連打了幾場漂亮的戰役。


遼軍屬於客場作戰,糧食補給短缺的問題很快凸顯,遼太后開始考慮退兵。與此同時,宋真宗在寇準等人的陪伴下來到澶州,站在高高的城樓上,進行一場激動人心的演講,效果可想而知,《宋史》對此如此描述:「軍皆呼萬歲,聲聞數十里,氣勢百倍。」



看到皇帝親臨,宋軍無不淚流滿面,爭搶著奮勇殺敵,將生死置之度外,遼軍節節敗退。就在此時,遼國居然提出議和,寇準對宋真宗說道:「敵軍人困馬乏,已是強弩之末,陛下應趁機將其殲滅,然後揮軍北上,收回燕雲十六州,完成太祖和先帝未實現的願望。」


宋真宗搖了搖頭,把寇準的話當成耳旁風,一意孤行,派使臣與遼國議和。許多人都不理解,宋軍佔據絕對優勢的情況下,為何宋真宗還要跟遼國簽訂《澶淵之盟》?答案只有四個字:膽小怕事!儘管宋真宗不算昏君,但缺乏開疆拓土之能力和雄心,目光不夠長遠,才做出如此愚蠢的決定。


使臣去議和之前,宋真宗竟告訴他,就算遼國索要白萬兩白銀,都必須毫不猶豫答應。寇準氣得直跺腳,跟隨使臣走出大殿,指著他說:「如果你對遼國許諾超出30萬兩白銀,我會親自砍掉你的腦袋。」使臣了解寇準說到做到的脾氣,最終謹記其叮囑,以「銀十萬兩,絹二十萬匹」的條件與遼國簽下《澶淵之盟》。

參考資料:《宋史》《遼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史學界的007 的精彩文章:

毛遂原本默默無聞,通過自薦一舉成名,他最終有怎樣的結局?
皇帝讓太監傳旨,太監卻偷偷改掉一個字,幫助上千人死裡逃生

TAG:史學界的0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