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世界上最堅硬的食物,我打賭你一定吃過!

世界上最堅硬的食物,我打賭你一定吃過!

它是這個世界上最堅硬的食物,它是章魚小丸子上靈動的點綴,它也是日式料理中不可或缺的味覺源泉,這種看似枯木一般的奇怪食物,就是大名鼎鼎的「鰹節」。

鰹節(かつおぶし)| stock.tuchong

01

木魚花並不是來源於木魚

/而是來自這種紅寶石般的魚/

鰹節(かつおぶし)是由「鰹魚」肉為原料,經過蒸煮、焙熏、霉制、風乾等一系列工藝製作而成的。鰹節刨成薄片之後又被稱為 「削節」,也就是我們熟悉的「木魚花」。

章魚丸子上「舞動」的木魚花

「鰹魚」包含了鰹屬下「縞鰹」、「宗太鰹」等多種海魚,但身處C位的還要算鰹魚,也俗稱柴魚炮彈魚。鰹魚的魚身呈緊湊的紡錘形,新月狀尾鰭發達健碩,腹部數條縱向暗色條紋是它的經典特徵。這種分布於溫暖水域的上層洄遊性魚類,常常數萬尾結伴群游「收割」小魚小蝦。爆發力驚人又飽含氧合肌紅素的肌肉賦予了它們「紅寶石」般色澤的魚肉

鰹魚茶泡飯(鰹茶ずまし)

鰹魚和初鰹刺身

太平洋海域的鰹魚,每年春季在赤道附近繁衍,幼魚迎著初夏的陽光隨黑潮北上,此時捕獲的鰹魚也稱「初鰹」;秋末膘肥體壯的魚群沿親潮南下,這時的魚獲被稱為「秋鰹」;春鰹細膩清雅,秋鰹豐腴肥美,加之「鰹」的日文發音和「勝利」相仿,從鎌倉、室町時代起,這種海魚就飽受武士階層的喜愛。

人們用稻草熏烤鰹魚(藁で燻す)| jp.pinterest

高知縣土佐町久禮,身處鰹魚洄遊路線前瞻,自古被譽為「鰹魚之鄉」。曾經受制於保鮮手段,魚肉極易腐壞,於是人們發明了一種用稻草熏烤鰹魚的烹飪方式藁で燻す,經過熏烤的鰹魚肉,焦香四溢也更加安全,通透的半熟紫紅色魚肉,撒上一把海鹽,搭配土佐醋和蒜片一起入口,就是傳統的漁夫吃法「鰹の塩たたき」。人們由此也從熏烤鰹魚中,獲得了新的俘獲美味的靈感。

鰹の塩たたき| myojinmaru.jp

02

鮮美的魚乾

/時間凝固的醇厚鮮美/

雖然將鮮魚製成魚乾的做法古已有之,但人們運用「熏干法」來製作鰹節的歷史,則至少要到室町時代甚至是江戶時代。鰹節的全套製作工藝十分繁複,主要包括對魚肉的切分蒸煮剔刺焙乾修形晾曬等步驟。

鰹節的製作工藝流程 | lecreuset.jp

清爽的「初鰹」相比於油脂豐厚的「秋鰹」,是製作鰹節首選的原料,同時夏季相較於冬季,也更易於鰹節的晾曬。大型鰹魚制出的鰹節通常被稱為「本節」,包含了背部和腹部左右共四片;小型鰹魚制出的鰹節則被稱為「龜節」,只包含魚身左右兩片。

一對身形細長的「本節」 (鰹夫妻節)| stock.tuchong

鰹節工藝進行到不同步驟也有著對應的名稱,譬如僅僅焙乾後就進行售賣的鰹節被稱為「荒節」(あらぶし),它含水量較高,質地偏軟風味稍淡;荒節經過修形後的「裸節」,再經過多次霉制和晾曬,最終得到的才是堅硬又濃縮風味的「枯節」,而用「本節」為原料製作出的「本枯節」(ほんがれぶし)也被看作是品質最上乘的一種鰹節。

本枯節

「荒節」和「本枯節」斷面 | jp.pinterest

鰹節用特製的工具切片後就是「削り節」,刨成厚片被叫做柴魚片刨成輕柔的薄片就是我們常說的木魚花。十七世紀的土佐盛產鰹魚,漁夫們發明了熏干法製作魚乾,更加易於儲存的魚乾從此帶有一種煙熏的氣息。靈動妖嬈的木魚花無論是增添風味還是點亮心情,都受到人們的青睞。

府中燒上美味誘人的「木魚花」 | stock.tuchong

鰹節刨成「削節」 | 日劇《料理仙姬》截圖

鰹節其實還分為「雄節」和「雌節」,雄節由魚背肉製成,雌節則由魚腹肉製成,前者脂含量低,制出的削節薄而美、色澤淺,口感清爽;後者味道濃厚,更適合入湯;「背節」和「腹節」也被合稱為「鰹夫妻節」,作為送給新婚夫婦的禮物實在品味不凡。

一根「枯節」的製作需要反覆生霉和晾曬3~4次,生產周期甚至長達一兩年,最終乾重僅剩原料的1/5,熟成的歲月越久這塊「木頭」的鮮味也就愈發醇厚和深邃。極致濃縮的甘氨酸與肌苷酸使它成為了出汁的靈魂原料,也成了日式料理中不可或缺的味覺源泉。

「貓飯」——木魚花拌飯 | kknews.cc

03

鰹節

/日式料理的味覺靈魂/

酸甜苦辣皆可述,唯鮮一言難蔽之,鮮是一種高階的味覺體驗,多數時候提鮮之重任都會落在「高湯」身上,正所謂「唱戲的腔,廚師的湯」,中式烹飪吊湯不惜靡費,常以整雞、乾貝、火腿、大骨等濃味食材,經歷文火漫燉,方能凝匯醇厚的高湯,而日式料理在「吊湯」這件事上似乎找到了一條捷徑

出汁(だし)

出汁(だし)是基礎的日式湯頭它也是醬汁、燉物、蒸物等眾多日式料理的味覺原點。它能讓菜肴的味道更加醇厚而富有層次。出汁的基本原料便是「鰹節」與「昆布」。昆布就是海帶,長時間干制堆放,粘膩散去、腥味殆盡,鮮香逐漸凸顯,和同樣鮮味醇厚的鰹節融合碰撞,就迸發出了難以言喻的清鮮滋味。

出汁的基礎原料就是「鰹節」和「昆布」

出汁的一般做法是:將浸泡過的昆布燉煮靜置,再次沸騰時加入削節,而後過濾得到的清湯。雖然原料簡單,但昆布的種類,鰹節的種類、刨片方式,燉煮時間等多種變數都會影響出汁的口感。有時還會額外加入小魚乾、干香菇、乾貝柱豐富滋味,可以說每個廚師都有自己所理解的出汁,廚藝的高下,從出汁就已分勝負了。

許多日式料理的味覺原點(茶泡飯)| jp.pinterest

出汁則取巧地抓住了鮮味的本質,昆布中富含谷氨酸,鰹節中富含肌苷酸和谷氨酸,它們與鹽融合,瞬間就能產生出一種直抵靈魂深處的極致鮮美。琥珀色的出汁既能充分的提鮮卻又不至於喧賓奪主,無愧於日料味覺源泉,而它的靈魂食材就是那根不起眼的木頭疙瘩—鰹節

關東煮、烏冬面都離不開出汁

作者:薩爾茨堡的魚

本文首發於:

吃貨研究所(ID:Food_Lab)

如需二次轉載請聯繫原作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果殼 的精彩文章:

失去森林的紅毛猩猩,過得真的快樂嗎?
賀建奎自稱「借鑒了」權威倫理指南,但他一條也沒遵守

TAG:果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