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後世為什麼對五代十國時期的官場不倒翁馮道的評價會南轅北轍?

後世為什麼對五代十國時期的官場不倒翁馮道的評價會南轅北轍?

歡迎關注《寫乎》,您的足跡就是《寫乎》!

幻聽

 夢遊計

許嵩 

00:00/04:33

文/趙心放

中國歷史上最有爭議的人物,筆者認為馮道名列其中。蘇東坡和王安石等稱讚其為「佛位中人」,歐陽修、司馬光等卻斥責其為「奸臣之尤」。中國古代的精英們對其評價反差之大令人費解,使得歷代後世人也大都莫衷一是。作為業餘愛好研究文史的筆者,在此談談一己管見。

(一)史書所載馮道不是官二代富二代,出身於耕讀之家

馮道(882-954年),瀛州景城(今河北滄州西北)人,字可道,號長樂老。

他不是官二代富二代,出身於耕讀之家,從小品行淳厚,十分聰慧,勤奮好學,善寫文章,能安於清貧。他出仕前除奉養雙親外,不貪玩好耍,只以讀書為樂事。即使大雪把住房的門窗堵塞,家裡的桌子布滿了灰塵,也能安然如故地度日。

馮道入仕後不久因父喪丁憂,返回家鄉景城居住在茅草棚中守孝。與當布衣時一個樣,每天親自耕田砍柴。鄉鄰家缺勞動力的,他還會在夜裡偷偷去為其耕種。主人得知後登門致謝,他總是客氣地說沒啥。 他分毫不受各級官吏所贈送的財物。當年莊稼收成不好,他便將節省的俸祿全部賑濟鄉民。

馮道任過文武兩類官職,出征駐紮時,他主動住沒有桌子和床席的茅草屋,晚上就睡在喂馬用的乾草上。他用自己的俸祿備辦飲食,與士兵們同鍋吃飯。有的領將把掠搶的美女送來討好,他一概推辭,實在推不脫的,便安排住在其他房間,然後再尋訪她們的主人將其送還。

工部侍郎任贊忌妒馮道,有次譏諷他,如果走得急,準會從身上掉本《兔園冊》出來。《兔園冊》是當時私塾教授學童的課本,因內容膚淺,士大夫十分輕視。任贊是在譏諷馮道的學識淺薄,按現在的話說,大約只具備小學文化程度吧!比任贊官位高得多的馮道得知後,一點也不動怒,只是召任贊前來,對他道:《兔園冊》是由著名儒者編撰的,內容豐富,並非淺薄之作。現在的讀書人,只知欣賞科舉文場的俏麗詞句,用以竊取功名利祿和公卿高位,那才是真正的淺薄!任贊感到十分慚愧。

有人搞馮道的惡作劇,牽只驢頭上掛著寫有馮道二字牌子的驢子到市埸去出售。馮道得到親信的稟報,毫不生氣,只是平淡地說道:天下同名同姓的人很多,這可能是有人在為驢找尋失主,用不著大驚小怪。

根據《宋史·藝文志》記載,馮道著有文集六卷、《河間集》五卷、《詩集》十卷。

(二)有爭議的是,有人說他「朝梁暮晉」,意即反覆無常、沒有節操

馮道25歲時在幽州節度使劉守光手下任掾屬(類似助理秘書)。此後效力於後唐庄宗、明宗、愍帝、末帝,後晉高祖、出帝,後漢高祖、隱帝,後周太祖、世宗等四國十位皇帝,期間還向遼太宗稱臣,擔任的都是將相、三公、三師這些高級職位。

他不管給那個國家那個帝王效力,從來不「心在曹營心在漢」,都是盡職盡責,兢兢業業的。

如後唐長興三年(932年),馮道奏請唐明宗批准,主持以唐代開成石經為底本,雕印儒家《九經》,後周廣順三年(953年)全部刻印完成,前後共歷時近22年。 是中國歷史上首度大規模以官方財力印刷套書。

再如天福十二年(947年),契丹耶律德光率軍攻入晉都汴梁,滅亡後晉。馮道朝見耶律德光。耶律德光問:如何可救天下百姓?馮道答:此時的百姓,佛祖再世也救不得,只有皇帝您才能救的啊!

這馬屁拍得耶律德光渾身通泰舒服,哈哈大笑。從耶律德光以後的表現來看,以後好些事嘛,也就沒那麼做盡做絕,使中原百姓的日子相對好過一點了。

同年四月,耶律德光率軍北歸契丹,馮道等後晉降臣隨行。世事就有這麼遇巧,耶律德光在途中突然得急病死了。永康王耶律阮接掌兵馬後,把馮道等人留在鎮州,自己趕緊返回契丹爭奪皇位。八月,後漢軍隊收復鎮州,驅逐了契丹守將嘉里。馮道與同僚們立即採取措施處理各類事務,安置老百姓。九月馮道歸附後漢,自鎮州入朝,被授為太師,以「奉朝請」的名義參加朝會。

(三)對馮道的評價南轅北轍,關鍵是對「忠貞」的理解迥異

歐陽修在《新五代史·雜傳》中,對馮道作誅心之論,所持理由是忠臣不事二主。馮道事四朝十帝,期間還向遼太宗稱臣,沒有一點兒廉恥,說白了就是一個「政治娼妓」。司馬光在《資治通鑒》中亦持此議論。

宋代王安石、蘇軾和明代李贄等人,認為馮道處在那個非常的歷史時期,一生不色不財,努力為民做好事,總是勸導帝王開明勤政,則是讚揚和肯定他。

截然不同的兩種看法,影響了後世人對馮道的認識。使馮道成為最有爭議的歷史人物。

筆者的看法是:中華民族是個多民族的融合體,不單指漢族。古時候在華夏地域內生活繁衍建國的,漢族為主,也有一些其他民族,不論為那個族建立的國家服務,不能稱其為漢奸賣國賊。

唐滅亡至宋建國其間的53年,史稱五代十國時期。五代十國可類比春秋戰國,是一個人才無序流動的時期,比如某人是A國人,沒過多久卻成了B國大將,轉眼又成了C國大夫,可以說士無常君,國無定臣。五代十國時期攻伐不停,兵戈不息,國家更迭帝王輪換如弈棋,不乏歷事幾朝幾主的文臣武將,翻閱一下五代十國史中有關文章便可得知。因此,歐陽修和司馬光等人的看法是狹隘偏頗的,王安石、蘇軾和李贄等人的看法才是包容公正的。

據史料載,馮道對佛道之學多有涉獵,又因身處五代十國亂世,見慣生死無常,這讓他具有了悲天憫人的氣度。品讀一下他寫的《 偶作》詩:

其一:

莫為危時便愴神,前程往往有期因。

須知海岳歸明主,未必乾坤陷吉人。

其二:

道德幾時曾去世,舟車何處不通津。

但教方寸無諸惡,虎狼叢中也立身。

馮道一生行事,具有清廉、勤勉、豁達的特點,能夠包容仇人、感化仇人,甚至包容敵人、感化敵人。其詩最後兩句清楚地表明了他的信仰追求:自己只要心地好,站得正,思想行為光明磊落,那麼就是在一群野獸當中,也可以屹然而立,不怕被野獸吃掉。

後周顯德元年72歲的馮道病逝後,朝廷追封瀛王,謚號文懿。他出殯時,不少老百姓自發為其送行,紙錢灰堆積了數寸之厚。

馮道有常人不及之處, 不僅不是所謂的「奸臣之尤」,而是個地地道道的「佛位中人」!

【作者簡介】趙心放,筆名趙式,曾從事多類工種和企業管理工作。近來年發表的各類體裁文字散見於網路和本地報刊。重慶南岸作家協會會員。

小編提示: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敬請轉發和評論。

投稿郵箱:

顧問:朱鷹 、鄒開歧

主編:姚小紅

編輯:洪與、鄒舟、楊玲、大煙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閱讀悅讀之寫乎 的精彩文章:

《紅樓夢》里尤老娘的榮華富貴
金庸寫得最好的女人:《射鵰英雄傳》和《神鵰俠侶》中的瑛姑

TAG:閱讀悅讀之寫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