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外媒:想改寫戰時歷史?日本報紙改變了二戰術語的描述引發憤怒

外媒:想改寫戰時歷史?日本報紙改變了二戰術語的描述引發憤怒

近日,外媒發文:anger as Japan paper alters description of WWII terms(日本報紙改變了二戰術語的描述引發憤怒)。眾所周知,日本在對待戰時歷史的態度與德國截然相反,德國不僅承認了自己的錯誤,進行了悔過與道歉,得到了世界各國的尊重。日本則不同,至今日本政府仍然沒有對二戰罪行公開進行道歉,反之還企圖改寫戰時歷史,美化自己。現在大部分日本年輕人都不知道自己的祖輩曾有過非常惡劣的戰爭罪行。年輕人的認知受到教科書和媒體的影響。

外媒:想改寫戰時歷史?日本報紙改變了二戰術語的描述引發憤怒

外媒文章指出,日本創刊時間最長的英文報紙在修改了對來自朝鮮半島的戰時性奴隸和強迫勞動者的描述後,引起了部分工作人員和讀者的憤怒。成立120周年的《日本時報》在最近的編輯說明中說,它將拋棄常用術語「強迫勞動」來描述在1910年至1945年期間在日本的礦山和工廠工作的韓國人。這是關於修改定義該國戰時記錄中臭名昭著的部分的最新媒體。

韓國方面表示,有近15萬名戰時強迫勞動的受害者,其中5,000人還活著。日本時報說:「"強迫勞動"一詞被用來指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前和期間被招募到日本公司工作的勞動者。但是,該報紙辯稱:由於他們所從事的工作條件或這些工人的招聘方式各不相同,我們今後將其稱為「戰時勞工」。這篇解釋出現在一篇關於韓國最高法院本周決定命令三菱重工賠償10名前強迫勞動者的文章的下面。上個月的裁決和類似的決定使日本和韓國之間的關係惡化,日本外相河野太郎稱這樣的關係「完全不可接受」。

曾經,該報紙的座右銘是「發布沒有恐懼或偏袒的消息」,但現在它不止打算改變「強迫勞動」一詞的描述,它說它還會改變其對「慰安婦」的描述,改為:成千上萬的女孩和婦女的委婉說法,主要來自朝鮮半島,她們被迫在戰前和戰爭期間在日本軍事·妓·院工作。該報指出,它此前曾將受害者描述為「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和期間被迫為日本軍隊提供性·服務的婦女」。但它補充說:因為在整個戰爭期間不同地區的慰安婦的經歷差異很大,從今天起,我們將"慰安婦"稱為"在戰時·妓·院工作的女性。

有良知的日本人還是存在的,該報東京總部的記者和編輯對這一決定表示既憤怒又驚愕。《日本時報》的一名員工稱:「人們對這一變化以及我們沒有得到諮詢的事實感到非常憤怒。」這一修正加劇了外界的擔憂,即部分媒體正屈服於日本右翼和活動人士的壓力,要求它們改寫日本的戰時歷史,並以更有利的視角描述日本在亞洲大陸的行動。

除了日本時報,日本的《讀賣新聞》也是一份保守的大報,每日發行量超過1000萬,為其以前在英文版中使用「性·奴·隸」一詞道歉。它將使用更加含糊不清的措辭「所謂的慰安婦」。日本公共廣播公司NHK的英語部門的編輯也被禁止使用「性·奴·隸」一詞,而必須將其稱為「所謂的戰時提供安慰的婦女」。一系列舉動引發韓國憤怒,但是日本依然我行我素。可以說,繼續這樣下去,日本最終只會走向絕路。(全文完。大家對此怎麼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界通賤志 的精彩文章:

印媒:印度應該視中國為榜樣,網友:印度應該和美國比

TAG:界通賤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