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如果高順不死忠於呂布,轉投了曹操,能否得到重用?答案出人意料

如果高順不死忠於呂布,轉投了曹操,能否得到重用?答案出人意料

熟讀漢末三國史,我們就會發現,當時有很多名將,能力非常卓越,卻因為死忠於一個不值得的主公,從而白白送了性命。例如蜀漢後期的頂樑柱姜維,因為不甘蜀漢的覆滅,試圖策反鍾會,並借鍾會之手復國,結果慘遭剖腹挖心;再如益州名將張任,被生擒後引發了劉備的愛才之心,卻高喊著「忠臣不復事二主」,慷慨就義;我們今天要說的主人公,也是這樣一個因為死忠,而慘遭梟首的名將,他不是別人,正是呂布麾下的名將高順。

《英雄記》記載,高順治軍有方,將他自己僅七百人的部曲,訓練的戰無不勝,攻無不克,有陷陣營之稱。呂布卻知忠不用,在大多數情況下,都會剝奪其兵權,只有在需要他征戰的時候,才會讓他繼續統領這支部曲。可能大多數人,都無法忍受呂布的行為,高順卻從未因此感到委屈或不甘,甚至在呂布被縊殺在白門樓的時候,甘願隨同呂布一起被梟首,結束了自己的性命。

《英雄記》中提到:「所將七百餘兵 ,號為千人,鎧甲斗具皆精練齊整,每所攻擊無不破者,名為陷陣營。……布從郝萌 反後,更疏順。以魏續有外內之親,悉奪順所將兵以與續。及當攻戰,故令順將續所領兵,順亦終無恨意。」《三國志》則記載:「布與宮、順等皆梟首送許,然後葬之。」

說到此處,可能很多人都會為高順感到惋惜,畢竟他能力卓越,不僅治軍有方,還曾率軍擊敗過關羽、張飛,奪下了小沛,而且當他還在呂布麾下的時候,後來成為了曹操五子良將之首的張遼,還僅是他的副手,沒有出人頭地。因此,為高順感到惋惜的朋友,大都認為如果高順沒有死忠於呂布,而是轉投了曹操,他一定能夠比張遼混得更好,甚至取代張遼的地位和成就。然而,事實真的會如此嗎?小編認為答案是否定的。

為什麼要這麼說呢?首先,高順手中的陷陣營,大多數主公都會想要將其據為己有,但是曹操麾下降將雖多,真正率部曲來投的卻屈指可數,因為這樣很容易產生麻煩——如果曹操讓高順繼續統領陷陣營,以他多疑的性格,大約很難放心,這一點從朱靈主動投奔後,曹操卻派于禁奪了其部曲,便可以看出;但是如果不讓高順親自統領,陷陣營估計也會反抗,那樣的結果,曹操同樣難以接受。因此,如果曹操想將讓這支部曲徹底為自己所用,最直接的辦法,就是除掉高順。

其次,呂布麾下的將士,就算已經全部被收降,卻還軍心不穩,而高順「為人清白有威嚴,不受饋遺,不飲酒」,再加上他訓練出陷陣營的成就,在呂布軍中的威望極高。如果他故意詐降,然後趁曹操不備,振臂高呼,可以輕易的掀起一場叛亂。因此,雖然曹操一直主張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但是高順想要得到他的信任,卻並不容易。也就是說,就算高順在最後關頭選擇投降,曹操也不敢輕易信任他,這種情況下,他只有兩種結局走向——一種是被曹操設計除掉,另一種則是被埋沒,甚至直接下落不明。

通篇分析之後,我們不得不承認,雖然高順死忠於呂布,並因此喪命,沒能參與三國爭霸的精彩,是一個非常令人惋惜的事情,但是如果他在最後轉投了曹操,卻不一定能夠獲得比這更好的結局,反而更加可惜。

本文所有資料均來自於《三國志》《三國志集注》等書,小編保證內容之真實性,同時無任何影射、不涉及任何政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圖說三國 的精彩文章:

吳夫人有富貴之相,劉璋為什麼不娶其為妻,讓劉備得逞?答案簡單

TAG:圖說三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