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情感 > 中國式婚姻的容忍,正在殺死我們的愛情

中國式婚姻的容忍,正在殺死我們的愛情

在綜藝《妻子的浪漫旅行》中,程麗莎對丈夫郭曉冬毫不吝惜的愛意和極強的隱忍引起了極大的爭議。程麗莎說:

「我就是喜歡郭曉冬,是我追的他」,

」兒子和郭曉冬,郭曉冬是排在第一位的「,

」人都是很懶的,只是因為愛郭曉冬,要照顧他,我才變得那麼勤快」。

儘管每每說到與郭曉冬的婚姻,程麗莎總是滿臉幸福,但聊起自己因此放棄了演藝夢想,以及結婚多年卻從未有機會單獨旅行的時候,還是能從她的臉上看到一絲落寞和遺憾。

與熱情大方「寵夫」的程麗莎不同,「鋼鐵直男」郭曉冬因鮮少直接回應程麗莎情感,被扣上了「大男子主義」、「直男癌」的帽子,遭受了暴風般的輿論抨擊。郭曉冬不會說情話,不善於擁抱親吻,更沒有製造「浪漫」的意識。

在機場看到程麗莎的接機,面對程麗莎希望郭曉冬多看自己幾眼的請求,郭曉冬淡淡地忽略了,後來給出的解釋就是他做不出來那些事兒,也說不出來那些話,這些對他來說太難了。

現實生活中,像程麗莎這樣在愛情中 「拋下世界去愛你」的人有很多。而像郭曉冬這樣因不善表達而經常被誤解的「榆木疙瘩」也絕不是少數。

而他們的愛情關係也成為了很多人的討論的話題:親密關係中,為什麼「費儘力氣討好別人,卻始終得不到回應」的悲劇時時上演?為什麼總活在「越想親密卻越遠離「的尷尬地步?說好的愛我一輩子,怎麼最後卻成了大豬蹄子?

我們總喜歡在親密關係中相愛相殺

很多人都會在開始一段感情,建立親密關係的時候,往往都會自帶玫瑰色濾鏡,連司湯達都在《愛情論》里,都將愛情比作了薩爾茨堡的樹枝——普普通通的樹枝被掩埋在鹽礦層里,等再拿出來的時候,樹枝上會鋪滿像鑽石一樣晶瑩閃亮的鹽結晶,讓人完全忘記了樹枝本來粗糙的面貌。

「這個人本平凡,只因我愛他鍍上了一層光」

似乎很多人在親密關係中都會出現這樣的「積極錯覺」,將現實對象完美化,認定對方就是自己的「男/女神」,特別是在戀愛初期,這種錯覺讓自己對對方滿意度不斷增強,隨後伴隨著情感的升溫,就會很容易進入一種不理智甚至偏執的狀態:

有時候是痴迷,對戀情過度重視,心思完全被對方佔據;

有時候是恐懼,害怕自己做的不好,擔心伴侶嫌棄甚至是拋棄自己;

有時候是暴怒,疑心之火一點就著,一點小事就能讓自己忍不住崩潰,可伴侶卻總是一頭霧水;

有時候又是粘人至極,奪命連環call 24小時不間斷聯繫,強大的佔有慾把自己和伴侶都逼到了窒息的地步……

電影《十二夜》中的陳奕迅飾演的Alan和張柏芝飾演的Jeannie就是這樣,從一開始激情似火你儂我儂,到後來女方從女王變忠犬,對男方寸步不離,反覆確認男方的心意,懷疑自己懷疑彼此,最終讓Alan透不過氣,兩人漸行漸遠。

有的人在感情中如同刺蝟,內心溫柔,外表刺人。他們是「依戀者」,總沉浸在親密關係中相愛相殺,熱衷反覆的情感確認和承諾渴求,極度粘人、敏感玻璃心、焦慮苛責的情緒甚至成為了愛的表現,最後他們成為了親密關係中最悲劇的戲精和討好者,而伴侶也常常被這樣的歇斯底里和陰晴不定折磨得身心俱疲。

我們與伴侶的關係,從原生家庭關係複製而來

為什麼會有這樣矛盾的親密關係?很多時候是因為從小缺安全感。

心理學家Mary Ainsworth在進行「陌生情境」考察嬰兒的依戀關係的時候發現:一些父母在養育嬰孩的時候對孩子的情緒或生理需求的照顧是不規律性的,有時候對待孩子嚴厲,有時候對待孩子親密,結果讓孩子陷入困惑和焦灼。

一方面孩子會因為父母的離開而變的易怒悲傷,另一方面又無法容忍對父母的想念,最終讓他們產生一種矛盾又不穩定的心理,渴望擁有愛,可又擔心愛會在下一刻就消失。

長大後,當我們面對伴侶的時候,始終伴隨的拋棄感又會湧現,對對方的若即若離感到痛苦。就像孩童時候的自己通過哭鬧和撒嬌吸引父母的關注,成年後我們只能用很「作」的方式去博取注意力,比如道德綁架對方——「我為你做了這麼多,你為什麼不肯說你愛我?」,比如極力犧牲自己換取憐憫——「我心甘情願為你付出,不需要你的回報」,以維護一段情感關係。

我們都忽略了原生家庭會對我們的情感模式造成巨大的影響。《阿飛正傳》中張國榮扮演的旭仔被生母遺棄,與養母之間僅靠利益相互捆綁,從小到大都活在母愛缺失的痛苦中,因此一生都在奔波尋求安全依戀。很多人無從得知,自己的情愛觀原來早早就已註定,終身影響著自己的人生,並不是由自己掌握。

中國式婚姻的容忍,正在殺死我們的愛情

在綜藝《女人有話說》,謝依霖曾問胡可:「婚姻的維持之道是什麼」?胡可給出的答案是:忍。而馮小剛在談到婚姻關係忠誠的時候,也是主張兩口子不要較真兒,要揣著明白裝糊塗,「識大體顧大局」才是維護家庭安定最聰明的做法。居家過日子,犯不著肝膽相照,虛著點和氣。

這似乎是很多中國式婚姻的相處之道。在原生家庭受過傷的人,他們更不懂得如何處理親密關係。往往在內心矛盾和激烈爭吵過後,很多人的解決方式最終還是回歸到犧牲和隱忍,抹殺掉自己,對問題視若無睹,帶著面具生活,最終彼此都成為了「受害者」。

才女張愛玲因為孩童時代父愛缺失,一直都喜歡比自己年長許多的男性。在一次和蘇青的對談當中,張愛玲就提到自己理想的丈夫標準:男方年齡應當大十歲或是十歲以上,女人應當天真一些,男人應當有經驗一些。

果不其然,當張愛玲遇上了比自己年長十四歲,又風流多情的胡蘭成,便立刻深陷對胡蘭成的痴戀。在原生家庭對自己情感造成的影響下,張愛玲對胡蘭成的多次變心選擇了一忍再忍,但高傲如張愛玲,惆悵萬千,最終還是選擇在受盡傷痛過後,和胡蘭成分道揚鑣。

有一種情感毒藥叫「假裝沒事」,再親密的愛情,若是沒有了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信任,最終都躲不過消亡這一步。婚姻最悲哀的莫過於在面對矛盾時,所有人都在鼓吹「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從未有人清晰地幫助我們追溯源頭,直面問題,告訴我們,我們的情愛觀是如何被塑造的?為什麼會愛得痛苦?到底什麼才是愛?如何正確的愛人?如何重塑親密關係?

愛情是門技術活兒,要愛得幸福,要先從了解自我、了解伴侶開始,我們需要更多的機會去認識自己,接納彼此,跳出「受害者」的怪圈。愛情的路上總會碰到做錯方向的時候,重要的是始終有人引領正確的方向,這次,吳曉波、黃磊、武志紅都推薦的專業心理學者胡慎之,首次在喜馬拉雅開講中國家庭必修課,告訴你愛情的真相是什麼。

知名心理學家,胡慎之深耕關係心理學20年,有著超過15000小時的心理諮詢成果,曾擔任央視、鳳凰衛視節目的特邀心理專家。

口才出色,湖南衛視、米果文化更邀請他成為《奇葩說》、《爸爸去哪兒》、《變形記》等綜藝節目的嘉賓或知識合伙人。

最擅長的就是將最複雜的情愛關係,用最直擊人心的話講透,將最難懂的關係心理學知識,用最有趣的方法傳遞給大家。

這次,他經過3000小時的反覆打磨,從原生家庭入手,剖析10個典型中國家庭的內在關係模式和16種家庭衝突的心理真相,120節課為你分析你的親密關係的健康程度,追擊愛情痛點:

- 幫助你了解自己和伴侶,躲避情感雷區

- 放下感情中的偏執與過度焦慮,不做愛情的「加害者」或「施害者」

- 擺脫關係黑洞,學會情緒管理

- 改善與伴侶之間的關係,掌握修復關係的方法

- 在感情重獲自尊與自信,保持熱戀期

- 學會正確的溝通方式,告別冷戰和爭吵

- 從原生家庭地角度出發,幫你識別渣男渣女,告別傷害

親密關係本來就不是易事,摩擦碰撞在所難免

這次,讓我們一起找到正確的方向,還原愛情本來的面貌

海報掃碼,立刻限時5折搶購胡慎之的家庭課

每天9毛錢,讓你收割最幸福的家庭關係,掌握人生主動權

擁抱所愛之人,擺脫傷痛,從這門課開始

心動不如行動,

立刻掃碼搶購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潘幸知 的精彩文章:

我在3樓冒死生女兒,他找代孕在6樓生兒子
「媽,我又考砸了」女兒給媽媽寫的檢討書,看哭所有人!

TAG:潘幸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