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正規軍不如民兵靠譜所要搞保甲法?王安石變法真把北宋坑死了?

正規軍不如民兵靠譜所要搞保甲法?王安石變法真把北宋坑死了?

編者按:靖康之恥、北宋滅亡是中國歷史上的大事件。而關於北宋的滅亡原因,各種觀點很多。其中有一種觀點就是王安石變法坑了北宋,特別是他的那個保甲法,拿民兵代替職業禁軍,從而削弱了宋朝軍隊還擾民,直接坑死了北宋。那麼事情真是這樣嗎?

其實,王安石搞保甲法也沒辦法。因為在北宋有一個特殊的情況,那就是正規軍不如民兵靠譜!

看似強大但是戰鬥力存疑的禁衛軍

比如王安石曾說:「臣在江寧,見廣勇、虎翼何嘗有武藝……今募兵大抵皆偷惰頑滑、不能自振之人,為農者皆朴力一心聽令之人,以此較之,則緩急,莫如民兵可用。」而在西北上過戰場的大臣田況也認為:「今世之強兵,莫如沿邊之土人。而今世之惰兵,莫如內郡之禁旅。」甚至連反對變法的參政知事張方平,也針對京東西兩路的禁軍存在的問題而上疏過: 「間雖閱習,乃同兒戲……初點定強壯,已屢經教閱,槍刀弓弩各嘗習學。及後招刺之時,既傭人充代,而其強壯本身並有身力,例各不紹農業,遂樂惰游,攪撓裡間,侵凌細弱,趨坑冶以逐末,販茶鹽而冒禁。」顯然,北宋很多禁軍是爛泥扶不上牆,已經是當時大臣們的一種共識了。

遼、北宋、西夏形勢圖

而宋朝初年,在西北和河北就組織了將近四十萬的民兵鞏固邊防。這些民兵參考唐朝的團結兵,有自己的田產,裝備齊全,加上當地風氣影響,自小習武,所以他們在對外戰爭中表現不比正規軍差。比如,好水川之戰中,北宋民兵就表現出很好的戰鬥素養。所以,王安石、田況、韓琦等有軍事經驗的大臣,都覺得應該發展民兵。而且當時北宋軍隊的賬面數量也突破百萬,巨大的軍費開支也讓王安石更加覺得應該恢復那種過去的兵農合一制度。所以,王安石搞出了保甲法,在推行裁軍的同時,也在推廣民兵。這一方面是為了增強全民軍事素養,另一方面也是為了節約軍費。

熙寧三年(1070年),司農寺制定《畿縣保甲條例頒行》,標誌保甲法開始。其具體措施是鄉村居民,每十戶一保,五保為一大保,十大保為一都保將。凡家有兩丁以上的,出一人為保丁。農閑時集合保丁,進行軍訓;夜間輪差巡查,維持治安。宋廷還規定,主戶保丁輪流在各地巡檢司上番,"十日一更,疾故者次番代之","每五十人輪大保長二,都、副保正一統領之"(《長編》卷235熙寧五年七月壬午)。保丁上番,"每人日支口食米三升,鹽菜錢一十文"(《長編》卷343),而都、副保正可另外得錢七千文,大保長三千文。

在訓練上,「農隙」之時,「保丁肆習武事」。河北與河東的冬教時間為每年十一月至明年二月(《長編》卷269熙寧八年十月癸丑),去州縣參加教閱,每期「教閱一月」(《宋會要》兵2之10),所以並不耽誤農業生產。保丁還實施「團教」和「集教」。集教是將大保長集中教閱,開封府界設置教場十一所,「大保長凡二千八百二十五人,每十人一色事藝,置教頭一」。大保長學成武藝,轉充教頭,又對保丁實行團教,「凡一都保相近者分為五團,即本團都、副保正所居空地聚教之」(《宋史》卷192《兵志》)。

王安石等人認為,這種做法可以達到唐朝的府兵效果。確實,從理論上來看,這樣成本很低,每人每天只需要三升米、十一文錢,比禁軍便宜多了。但是理想豐滿、現實骨感,原本想維護治安、強大軍力的保甲法卻帶來了巨大的後續問題。

比如上番、教閱影響農業生產倒是其次。關鍵這會讓農民受盡保正、保長、巡檢、巡檢部屬等官吏的的欺凌和勒索。因為,本身宋朝軍隊管理就存在大量問題,而保甲法也是拿管軍隊方法管理保甲。軍隊腐敗了,還拿管軍隊的辦法管老百姓?

那麼,當時保甲有多慘呢?比如當時定州新樂縣一教場,保丁五十人,有四十九人受「臀杖」(打屁股),而且先打一邊,留一邊下次再打。而且因為訓練、裝備都要保丁自己掏錢,貧下戶保丁本來就沒錢,還要遭受無窮的剝削勒索,又遭受殘酷的體罰與迫害,逼得他們往往逃跑外鄉,甚至有的貧下戶自己弄瞎眼睛,切斷手指,變成殘廢來逃避充役。「保甲一司,上下官吏無毫髮愛百姓意,故百姓視其官司,不啻虎狼,積憤銜怨,人人所同。」

結果到了1084年間,各地爆發了保丁的武裝反抗。「執指使,逐巡檢,攻提舉司〔勾〕當官」(《長編》卷361元豐八年十一月丙午)。比如河北保甲,百十個人為一群,進行武裝暴動,州縣不敢奏報。還有像單安、王乞驢、張謝留等為首的保丁起義,往來二州之間,奪取地主的財物,焚燒房舍,殺官吏。以及獲鹿縣的保丁,憤起砍射教練的官員提勾孫文、巡檢張宗師。另外還有陝西軍士王沖在商、虢州界起義,聚眾數千人,乘保馬到各處殺傷官吏,衝擊保甲團教場。

因為受過訓練(雖然質量不咋樣),外加當時鼓勵民間養馬(雖然比不了戰馬,但是有總比沒有好)所以,一旦保甲暴動,比一般民變更難處理。這最後,就像司馬光表示,置保馬本來要逐『盜』,現在反而是『盜』的工具了。「諸路盜賊蜂起,皆保甲為之,本欲禦寇,乃自為寇」(《要錄》卷96紹興五年十二月丙午)。由於保甲的上番和教閱給農民帶來巨大困擾,使得原本尖銳的社會矛盾更加激化。所以為了緩和矛盾,宋廷只能減少訓練、教閱和上番,這就決定了保甲不可能具備較高戰鬥能力。

所以,北宋其實從未將保甲當作正規軍使用。元豐四年(1081),對西夏作戰中,開封府和陝西「共選募義勇保甲萬人」(《長編》卷313六月壬午)。在戰爭過程中,義勇保甲主要擔任「守城」,「慊役」,「輜重」,「饋運」等輔助性差使(《宋會要》兵2之22,《長編》卷315元豐四年八月丁巳,卷326元豐五年五月丙申)。

因此,雖然宋神宗與王安石對教閱保甲非常重視,但是實際效果有限。外加與保甲法同時實行的保馬法,也對百姓造成了巨大困擾。比如編寫《文獻通考》的宋末史學家馬端臨曾說,「保甲之事……徒足以困百姓,而實無益於軍實」。 歸根到底,保甲法的初衷在於強兵省錢。可這本身就是一個奇葩邏輯:給錢的禁軍都不能打,還想讓不給錢的民兵能打?

參考資料

論保甲法的體制性腐敗 周聯合《社會科學研究》 , 2011 (3) :67-72

宋代正規軍軍事訓練初探 劉縉-《陝西師範大學》 被引量: 2008年

略論宋代西北鄉兵 程民生 - 《晉陽學刊》 - 被引量: 4 - 1993年

宋代士兵研究 籍勇 - 《河北大學》 -

北宋中後期保甲鄉兵的興廢 強文學 - 《長春師範大學學報》

本文系冷兵器研究所原創稿件。主編原廓、作者雙尾貓,任何媒體或者公眾號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將追究法律責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冷兵器研究所 的精彩文章:

鴉片戰爭里為何英軍剛打到南京,清政府就跪下唱征服了?
世界最早的海盜「海上民族」來自何方?

TAG:冷兵器研究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