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業界良心!中國移動5G專利不收費,5G終端和流量價格都將下降

業界良心!中國移動5G專利不收費,5G終端和流量價格都將下降

近日在2018 GSMA北京創新論壇5G智能連接上,中國移動副總裁李正茂表示,中國移動在5G專利標準上「不做壁壘、不收費」,希望把最新最好的技術推廣到標準里,而不是像某些企業把標準作為壁壘和收費的手段。

消息一出,讚賞者有之,諷刺挖苦者也有之。讚賞者認為中國移動此舉對5G產業的發展大有裨益,產業各方可以更低成本地參與到5G的技術研究和產品開發上,將推動5G更快速、更高效地發展,而更有價值的地方是,若中國移動此舉能夠成為「第一塊主動倒下的骨牌」,推動整個行業摒棄過去靠專利壁壘大發橫財的模式,如果能做到這一點更是善莫大焉。

而諷刺挖苦者也振振有詞,認為「中國移動就那麼一點專利,而且大部分是雞肋,沒幾項核心專利,本來也收不到錢,乾脆不收費,落得個好名聲」,或者認為「雞還是養肥了再殺,專利要推廣應用開了才好收專利費用」。

但事實上,從當前公開的數據來看,中國移動在5G上的專利數量和質量都還是相當不錯的——截至18年10月底已針對5G領域提交發明專利申請近1000件,5G專利申請量處於全球運營商第一陣營。雖然跟高通、愛立信、華為等靠專利吃飯的企業還有差距,但其在5G標準體系中的影響力也不容忽視。另外,中國移動在5G立項上居業界首位,中國移動5G立項10個,華為8個、愛立信6個。而其他運營商防霾呢,日本NTT DOCOMO5G立項4個,德國電信與中國聯通均為1個。另外,中國移動累積提交5G標準化文稿1500餘篇,也居業界前列。

所以說,中國移動在5G上的專利絕對不是雞肋,如果中國移動「黑心」一點,完全可以像其他企業一樣,基於這些專利,做好防禦(比如專利聯盟,交叉許可)的同時,可以形成一定的壁壘,向產業鏈中的一些小玩家收取費用,這也是這個行業的慣常做法,比如,「惡名昭彰」的高通每年在專利授權費上的收入就高達60、70億美元。

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路、自己的活法,比如,以高通為代表的設備商考慮更多的是如何保證自己有足夠多的盈利,而中國移動考慮更多的則是怎樣把蛋糕做大,只有蛋糕做大了,行業才能繁榮,各方才能共同獲益。

這裡面有一個反面的例子正好能夠印證這個觀點——CDMA曾經是最具生命力的技術,但它絕大部分的專利都牢牢控制在高通手中,而高通憑藉這些專利毫無底線地向業界徵收高得離譜的專利授權費(被業界稱作「高通稅」),最近蘋果和高通的訴訟糾紛根源也就在此。高通試圖一家把整個行業的利潤吃光,而業界聯手抵制,所以CDMA到了4G時代就沒落了,WCDMA後來居上,成為應用最廣泛的技術。

這一次中國移動將全部5G專利拿出來跟業界共享,以實際行動發起倡議,希望產業鏈各方能夠摒棄門戶利益,共同把最新最好的技術推廣到標準里,集眾家之力把5G做大做強,無論後面有沒有跟隨者,中國移動此舉已經是一個很好的開頭,很大程度上降低了設備廠商和終端廠商的成本投入,而對於廣大用戶而言,好處也很明顯——未來5G的智能手機以及流量價格都有望得到一定程度的下降。中國移動此舉,真可謂是業界良心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悲了傷的白犀牛 的精彩文章:

當前華為5G在世界上處於什麼位置?
蘋果打個噴嚏富士康就感冒,而台積電重新定義了「代工廠」

TAG:悲了傷的白犀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