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時尚 > 牡丹花頭的畫法,太實用了!

牡丹花頭的畫法,太實用了!

原標題:牡丹花頭的畫法,太實用了!


信!


花頭在畫中非常關鍵,形象似人之臉部,在構圖中是決定因素。分花柄、花托、花萼、花瓣、花蕊幾部分組成,花冠亦稱花頭。(如下圖)



1.半側上昂花頭畫法步驟

這種角度花頭在畫面中用得最多,花型也最典型。


(1)用筆尖蘸胭脂及少許白粉色調勻,吸飽再用筆尖蘸濃胭脂,筆尖向下,側鋒用筆,行筆時略有向中間小轉,並同時向左上右上推的動作運筆,是為花瓣之背面。



(2)再調深些胭脂,同方向同方法畫稍後面的花瓣,略放射狀。中間留空點蕊,是正面的花瓣,注意花瓣點時有輕有重(有大瓣、有小瓣)兩組花瓣接合得緊密,不使鬆散,注意外形邊緣,略成方形,切忌畫圓。



(3)用藤黃調花青點花托,再用石綠罩染,用濃胭脂畫花萼。


(4)花心處用濃胭脂根據花之方向點五裂雌蕊,中間用石綠補空,成球狀,注意方向、比例,及藏露,用濃胭脂擠出花蕊之絲。



(5)用藤黃加白粉點蕊,注意聚散錯落,中鋒用筆點時要有提按,下部略多而上翹,以增加花的昂頭感覺。


2.較正面花頭畫法步驟


(1)用筆蘸淺色胭脂,筆尖亦蘸濃胭脂,先畫中間中心部分花瓣,瓣從四周向里包、點大小間隔,包成圓形,注意左右略有長短之分以示有方向感。



(2)在外圍點放射狀小瓣,若疏若密,與中心部分方向一致,注意花瓣有節奏感,並緊湊忌鬆散,亦不必畫滿一圈。



(3)再蘸濃些胭脂畫外層大瓣,要整而不碎,有些可兩筆一瓣,稍有方向之感。



(4)用濃胭脂填中間部分,為花蕊底色。


(5)因花略正面,花萼露得很少,有兩三筆即可,也用綠色再罩染石綠。


(6)濃藤黃加白粉點蕊,蕊頭從四面向中間聚,交插要自然,以表現未展之蕊。


3.向右側半昂花頭畫法步驟


(1)用淡胭脂吸飽筆肚,筆尖略蘸濃色,筆尖向左下,筆根向右上,先點前面背向花瓣,再同方向,同方法點後半圈花瓣,使成環狀,注意輕、重節奏,中間留空點蕊。



(2)用略濃胭脂點第二圈花瓣,筆尖方向與前同,注意花瓣長短以加強花之方向感,要照顧到兩圈花瓣同心放射之狀。



(3)添點花托、花萼,注意與整朵花方向一致。



(4)點花蕊亦需與全花方向一致,注意雌蕊位置必須在花心正中。


4.側面花頭畫法步驟


此種花頭多為主花頭側後方起襯托主花之作用,畫法與半側花頭相同,前後兩組更具透視感,並要注意花形外形為矩形,要上小下大,有上昂感。


(1)先畫前面(距我們眼睛近的瓣)花瓣,三四筆一組,筆尖方向一致,並略帶放射狀,此為花瓣背面。



(2)再畫後面花瓣,亦三四筆一組,色彩可與前面有區別,若前面瓣色濃,後面(距我們眼睛遠些的瓣)可色淡,反之前淡可後濃,筆尖方向與前面之瓣相同,亦略帶放射狀,此為花瓣正面。



(3)兩組花瓣圍成圓形。中間留空白,待點花蕊。



(4)此為面向左側之花。如面向右側,與前面方法同,只方向相反。加花托,綠色罩染石綠。


(5)略露花心,點花蕊,並加胭脂勾點花萼。



來源:國畫藝術


國畫牡丹花頭畫法範例二:


牡丹花頭,因品種不同,有單瓣、重瓣和起樓之分,色彩也因品種而異,五彩繽紛。初學時,不論是臨摹還是寫生,不能只盯著一瓣一葉,而要學會從整體把握,做到「整體著眼,局部入手」,而且要在複雜多變的花形中,找出基本的結構特徵,即找出花朵的概形。花瓣的排列不宜上下左右太整齊,上下層之間的花瓣,做參差排列,富有變化,三個瓣要猶如「品」字結構。


1.盛開花頭的畫法



調色:吸取白色後,以筆尖蘸曙紅調均,而後筆尖輕碰胭脂使筆頭形成白色至粉色的漸變色。



起筆:從花頭的中心位置畫起,側鋒運筆。第一筆的走勢非常關鍵,決定了 整個花頭的走勢。


畫中心花瓣:以捻筆手法畫出中心花瓣。



畫外層花瓣:筆尖從左往右或從右往左,從兩個方向同時運筆;外層花瓣畫兩三層為宜。



畫內層花瓣:用曙紅蘸胭 脂和少量的花青,稍稠為宜。順、逆鋒兼用筆從左至右捻筆。內層花瓣一般畫三四層為宜。



畫外層的大花瓣:由中心花瓣下邊緣中心開始,筆尖順內花層之勢向上輕捻,畫出大型花瓣。



畫小花瓣:在大花瓣周圍畫一些小花瓣,可以是單個花瓣,也可三兩花瓣一組,大小適中即可。


中心花瓣下邊緣層次:再次蘸取白粉、曙紅,技法同上。用小花瓣將內花層圍至半包圍狀,高度不超過中心花瓣。一般以同樣的方法畫兩層或三層,以增加花朵的層次感。



畫下方大花瓣:順花朵走勢,在下方左右依形畫出略大一些的花瓣。旁邊可點綴小花瓣,或留些白。



調整、豐富:最後對不滿意的地方進行修改,增加花瓣的層次。



畫出中心點:先用中號狼毫蘸濃墨,在內層主花瓣上沿點出中心點。



調色:在調色盤中,擠入適量的藤黃和白粉;用小號狼毫筆蘸清水調汁,盡量調合得黏稠一些。


點蕊:從上至下用筆尖圍繞確定好的中心點,畫出上下不等的長圓條形花蕊,將中心點作為圓心包圍起來。



點出花心:用筆尖蘸取三綠,在中心墨點上點出花心,大小要小於墨點。盛開的牡丹花頭就畫好了。


2.半開花頭的畫法



畫內層花瓣:蘸白粉,調勻後再以筆尖蘸取曙紅調勻,先畫出內層花瓣。



畫內層花瓣:將曙紅調合得重一些,用筆尖蘸胭脂和花青,畫出內層花瓣。


畫外層花瓣:用同樣的方法畫出外層花瓣。



點蕊:最後為半開花頭點上花蕊,方法和全開花瓣的畫法一樣。


可以看出,半開牡丹與盛開牡丹在用色、用筆、畫法上大致相同。花心內層花瓣要緊而密,小而短,花瓣多層交錯。根據畫面的需要,調整色彩的濃淡與外形的大小,與盛開牡丹搭配,注意方向、色彩、潤度的調整,盡量避免重複。


3.花苞與花萼的畫法



調製花苞顏色:同樣,用羊毫筆蘸白粉,調勻後再以筆尖蘸取曙紅調勻。



畫出花苞:筆尖由上至下,兩至三筆即可畫出花苞的形狀。



調製花萼顏色:使用中號兼毫或狼毫畫筆,先把藤黃和花青調勾,再以筆尖分別蘸取朱膘和胭脂。



調製花萼顏色:由花苞留白處,從上至下畫出上窄下寬的月牙狀的花萼。


大花苞已初具花朵雛形,有數片外層花瓣包裹中心褶皺狀的花心。花苞比盛開花朵的顏色較深較艷,花瓣外弧形更加緊湊,走勢應昂首向上,切忌下垂倒掛。刻畫時要輕鬆精巧,筆觸要小一些,花苞下方留出虛位,以添加花萼。小花苞形狀似桃,一般由三片花瓣相抱成形,因花瓣未露而不具花心。花萼起承上啟下的作用,由花朵的紅過渡到葉子的綠,花萼的顏色也介於這兩者之間,呈現出嫩綠帶點紅的顏色。一般由三至四片大萼,緊貼花瓣,組成酒盅狀的包圍勢。復萼顏色略深於大萼,偏向綠色。由上至下呈帶狀分布於大萼下方,在位置上沒有明確標準,一般用兩至三筆點綴於下方。


4.常見的牡丹花頭的形態





畫家簡介


王寶欽,九翰藏畫館簽約畫家,1959年生於河南杜甫故里,畢業於浙江美院,後調入市文化館,省博物館工作。長期和名家陳天然、陳法源、華南師大教授羅鏡全等名家研習探究,從事書畫藝術四十餘年。


王寶欽喜作花鳥畫,尤擅長牡丹畫,他在傳統繪畫的基礎上,不斷實踐,逐漸形成了自己別具韻味的繪畫風格,他的花鳥牡丹畫作品風格獨具,筆墨遒勁,造型典雅,廣受讚譽。


王寶欽作品欣賞(九翰館藏)




來源頭條號:九翰藏畫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閩農畫苑 的精彩文章:

TAG:閩農畫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