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看似強大的大明軍隊,蒙古人這一仗揭開其遮羞布,外強中乾而已

看似強大的大明軍隊,蒙古人這一仗揭開其遮羞布,外強中乾而已

公元1550年,俺答率領大批蒙古兵在賣國賊的帶領下一路暢通無阻攻至京師城門一小批蒙古兵在城門交戰,卻能逼給明朝上下帶去巨大的壓力,滿朝文武驚慌失措不知該如何是好,最後只能主動想俺答求和,答應日後和蒙古通貢,才把俺答一眾人請走,也是諷刺至極,這一場鬧劇後被稱之為庚戌之變。

俺答率兵到京師城門,明朝大可迎戰,明明可以把事情解決得很漂亮,卻選擇最為懦弱的方式解決,把他們醜態全部暴露於敵人面前,這麼一場小事故居然能讓滿朝人都驚慌失措,生怕危機降臨也是很可笑了,內里也將其真實的軍事實力全部暴露。

從儒家傳統觀念看來,嘉靖確實是一個好皇帝,他任性又倔強卻也十分勤政,經常批閱奏摺至三更半夜,儘管常常固執己見,和朝大臣時有矛盾爆發,卻也被稱為」中興之主「。他在位期間大力整頓朝綱,將原本萎靡的朝政重新整待振新,這些在後世人看來都是好事一樁,但只是我們這麼認為,那個朝代的人可不一定會這麼想。

到底是一個皇帝,很多事情都是以自己為出發點,嘉靖皇帝從小就很聰明,頗有心計,知道怎麼合法斂財,知道怎麼把所有的控制權一步步收歸自己手中,他還喜歡大搞禮儀,打著為自己生父謀求名分的旗幟讓自己的皇位坐得更加理所當然,還藉此將全部大權掌控,從這裡就可以看出嘉靖城府之深。

嘉靖是一個控制欲很強的人,他將他的控制欲蔓延至整個國家,限制地方經濟發展,甚至打擊沿海漁民,禁止他們跟外商有任何貿易往來使得老百姓叫苦連天,很多沿海良民被逼無奈成為倭寇,北方邊界的居民迫於生計拜入蒙古麾下的邪教,為日後埋下禍端。而地方官員因為無利可圖,私里壓榨百姓,所以嘉靖皇帝前期做得那些努力等同於白費。所以嘉靖皇帝在位後期,各種謠言四起,什麼末日言論,亡國之路都傳得有板子有眼。

於是越來越多的人跑到北方邊境加入白蓮教,投奔蒙古,為蒙古日後的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其兵力也得到擴張,進展迅猛。而明朝那時的兵力,從它既有的數據來看,應是世界之最,不過多是虛的,數據可以隨意捏造,戰鬥力可不行,這些士兵平日里除了種地啥都不用做,這樣疏於勤練的士兵也不能指望他能上場殺敵。明朝也有精銳部隊,不過是被用來監管普通士兵種地,也就比普通士兵厲害一點點,還有很多老弱病殘,在軍隊里混日子騙津貼,所以明朝記錄在案的龐大數字不過是軍事實力的遮羞布,被庚戌之變揭掉就起不到震懾作用了。

所有在後面兩方交戰中慘敗,蒙古帶著巨額賠款和數之不盡的戰利品打道回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子祥說歷史 的精彩文章:

杜月笙為何會婉拒總理的邀請,決定不回上海,只因他看了這張照片
中英談判,英方只想按約歸還新界,鄧公霸氣回復讓鐵娘子啞口無言

TAG:子祥說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