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快來圍觀「名不見經傳」的8款二代機,看看你認識幾款

快來圍觀「名不見經傳」的8款二代機,看看你認識幾款

原標題:快來圍觀「名不見經傳」的8款二代機,看看你認識幾款


對於戰鬥機劃代,世界上流行兩種劃代方式,主要有西方、蘇聯兩個體系


西方的劃代方式:


第一代:這一級別的戰鬥機最大技術突破是超越了音障,實現了馬赫數1以上的飛行速度(>M1.0、超音速)這一代戰鬥機開始裝備空-空導彈,但主要作戰武器仍是航炮,主要作戰方式仍是近距離格鬥.代表機種有蘇聯米格19、美國F100、F104中國J-6等.


第二代:採用了更優設計的後掠翼或三角翼、梯形翼面,採用更強勁的渦輪噴氣發動機,超越了兩倍音速和兩萬米的飛行高度.以空-空導彈為主要武器,航炮作為輔助武器,裝備了更高性能的航空雷達。此時的空-空導彈都是近距離格鬥導彈,射程10公里以內,以紅外線熱感追蹤為制導方式。此時的空戰還是「視距」內作戰.代表機蘇聯米格21、美國F4鬼怪、法國幻影III、中國J-7.

第三代:這代戰鬥機大量採用空氣動力學優化外形設計、大量採用複合材料減輕機體重量、增加機身強度,他們無一例外都是「尖頭」造型,騰出了頭部空間裝備大型航空雷達,大量使用先進航空電子裝備,他們的最高飛行速度仍維持在兩倍音速(有些降低到1.7倍)、最大升限仍是兩萬米左右,但機動性被大大加強,被稱作「高空高速高機動性戰鬥機」.這代戰鬥機的主要武器是空-空導彈.「超視距空戰」稱為主要作戰場景.代表機:蘇聯的米格29、米格31系列,蘇-27系列,美國的F14/15/16/18系列,法國幻影2000、英國狂風等型號中國的飛豹.J-10


第四代:1、超音速巡航;2、隱身性;3、短距起降能力;4、超級機動性【代表機:只有美國F22、中國殲20、俄羅斯的T50】


有些戰鬥機只部分達到了第四代戰鬥機的特性要求,所以被稱作「三代半」戰鬥機.典型的機型有歐洲合作研製的EF-2000(歐洲戰鬥機)、法國陣風等。


蘇聯的劃代方式:其第二代是美國的第一代;第三代是美國的第二代;第四代是美國的第三代;第五代是美國的第四代。


今天小編主要以西方劃代標準給大家介紹幾款「名不見經傳」的第二代戰鬥機。


1、法制超軍旗艦載機


超軍旗艦載機


航母上的超軍旗艦載機


超軍旗艦載機


超軍旗艦載攻擊機是法國達索飛機公司生產的艦載攻擊機,是20世紀60年代"軍旗"IVM攻擊機的改進型,1978年開始裝備法國海軍。 面對噴氣機在朝鮮戰爭和一般民用航空領域的成功,法國決定開發一系列的噴氣機,力求在航空領域追上美國和蘇聯。

2、伊朗「閃電」戰鬥轟炸機


伊朗「閃電」戰鬥轟炸機


伊朗「閃電」戰鬥轟炸機


伊朗本國設計製造的這款名為"閃電"的戰鬥轟炸機是在原有裝備的的美製F-5"虎"式戰鬥轟炸機基礎上改進而來的。伊朗的"閃電"戰鬥機總體數據應該和F-5差不多。飛機,最大起飛重量約11442千克。最大平飛時速約1740千米,飛行最大高度約15.9千米,作戰半徑約220-600千米。起飛時滑跑距離約610米,著陸時滑跑距離約700米。由於採用了雙垂尾並改進了進氣道,該機的機動性能肯定會較其原形機F-5有很大的提高。


伊朗「閃電」戰鬥轟炸機


該機的具體作戰任務是以對地攻擊為主。主要要用於執行戰鬥轟炸、近距離支援、戰場遮斷任務。同時也具備相當優秀的空戰能力,可以制空和截擊敵戰鬥機和巡航導彈。目前"閃電"戰鬥機已經開始大批量生產並服役。今後"閃電"戰鬥機將取代目前在伊朗軍隊中服役的美製F-5E/F"虎"式戰機和俄制米格-21以及中國制殲7,成為伊朗空軍主力機型。


3、美製「有人導彈」——F104星式戰機


美製F104星式戰機


上個世紀台灣購買的「星式」戰鬥機


F-104星式戰鬥機(英語:F-104 Starfighter)是美國洛克希德公司所設計的第二代戰機,它是世界上第一架擁有兩倍音速速度的戰機,並在1960年代長期保持升速、航高(10萬英尺)的紀錄。除了美國使用以外,也外銷到許多國家,並且成為北約會員國的主要戰術核子武器投射力量。F-104因為強調高速飛行的性能,外型非常特別,擁有"有人導彈"的昵稱,美國總計生產了2,580架各型F-104戰機。目前最後一個使用國家義大利已經將所有的F-104S退出現役,結束星式戰鬥機超過50年的生涯。

4、二戰後日本研製的第一款戰鬥機——F1戰鬥機


日制三菱F1戰鬥機


日制三菱F1戰鬥機編隊


日制三菱F1戰鬥機


F-1戰鬥機是日本在二次世界大戰以後設計的第一種戰鬥機,由日本三菱集團及富士重工共同設計及生產,亦是日本第一款自製的超音速戰鬥機,因此也被稱作"超音速零戰"。所有F-1於2006年全部退役。【該機服役期間從未參執行過實戰任務。】


5、」幻影「和」幼師「的結合體——南非「獵豹"戰鬥機


南非」獵豹「多用途戰鬥機


南非」獵豹「多用途戰鬥機


「獵豹」的外形讓人聯想起同樣由「幻影」III改造的以色列「幼獅」(Kfir)。事實上,南非正是在以色列的協助下改進「獵豹」的。由於南非已取得了「幻影」F-1的斯奈克瑪公司「阿塔」(SNECMA Atar)9K-50發動機的生產許可權,「獵豹」可能會採用這一發動機,而並非「幻影」III的原發動機或改進型。「阿塔」推力49.2千牛,加力推力70.6千牛。改進後的「獵豹」的機動性能,例如瞬間轉向能力都會比「幻影」III好。


南非」獵豹「多用途戰鬥機

「獵豹」裝上以色列的埃爾塔(Elta)EL/M-2035雷達,這是一種多功能的脈衝多譜勒雷達發展自「幼獅」C2的埃爾塔EL/M-2021B多功能脈衝多譜勒雷達。EL/M-2035非常先進,擁有相干傳送器和一個穩定的多頻度接收器,提供了在寬頻頻率里可靠的下視/下射功能和高解釋度的地 圖繪製。它亦可以向飛行員提供戰機經過的地形圖表,和空中或地上目標的速度與方位。它還能夠在46公里的距離上以至少五 種空對空模式(自動獲取目標,瞄準線視軸,下視,上視和掃描時追蹤)追蹤幾個目標。它還有至少兩種空對地模式(波束銳化地圖繪製/地形迴避和海上搜索)。


南非」獵豹「多用途戰鬥機


「獵豹」可攜帶的武器總重4,000千克,包括兩門30mm機炮,多型號空對空導彈,AS-30等空對地導彈,激光制導炸彈,火箭發射器,激光瞄準器吊艙等。


6、殲8的大表哥,綽號「細嘴瓶」的高空超音速截擊機——蘇15


曾擊落韓國客機的蘇15


蘇15高空超音速截擊機


蘇-15是前蘇聯蘇霍伊設計局六十年代初開始研製的單座雙發全天候高空超音速截擊機,北約集團給予的綽號是"細嘴瓶"(Flagon)。蘇-15的原型機於1965年首次試飛,1969年生產型開始裝備部隊,並逐步取代老式的蘇-9/11,成為前蘇聯的主力國土防空戰鬥機。在七十年代末期,蘇-15是前蘇聯高度保密的機種之一,只配置在前蘇聯本土,沒有進駐華約其他國家,也未出口,當時前蘇聯空軍曾裝備了800架以上的蘇-15,如今則只能在航空博物館的停機坪上看見它。


蘇15高空超音速截擊機


一門23毫米雙管機炮,備彈200發。機翼下共有4個外掛點,可掛裝AA-3"阿納布"紅外製導或雷達制導空對空導彈、"蚜蟲"紅外製導近距空對空導彈、其它武器或副油箱。動力系統2台P-13Ф-300渦輪噴氣發動機,單台最大推力約40千牛,加力推力為70千牛。


蘇15高空超音速截擊機

【該機曾在1983年9月1日擊落大韓航空波音747客機,機上269名乘客和機組成員全部喪生;1978年4月20日擊毀一架從巴黎經安克雷奇飛往漢城的大韓航空波音707客機,110 名乘客和機組成員中,有2名被導彈的彈片擊中喪生,其餘倖存。】


7、世界上體型最大的空中格鬥戰鬥機——圖128遠程全天候截擊機


圖128遠程全天候截擊機


圖-128前蘇聯圖波列夫(TUPOLEV)設計局研製的遠程全天候截擊機,北約綽號"大提琴手"(Fiddler)。和圖-22一樣,該機是在圖-98超音速轟炸機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是截至目前世界上體型最大的空中格鬥戰鬥機。該機的原型代號圖-102。


圖128遠程全天候截擊機


圖-128截擊機起源於圖-98轟炸機。早在1952年底,蘇聯政府獲悉美國空軍正在研製XB-58超音速轟炸機,因此,蘇聯迫切需要一種相對應的超音速轟炸機,用於替代航速較慢的圖-16,軍方提出的設計指標是載彈量可達4000公斤、作戰半徑至少1500公里,同時能超音速突防,於是圖-128應時而生。


蘇聯空軍基地的TU-128截擊機


圖-28採用縱列雙座設計,寬大的機翼,在幾十年的服役經歷中,該機很少有機會被投入實戰。該機使用了"龍捲風"(Smerch)型I波段雷達,搜索距離200千米,跟蹤距離80千米。該機與當時許多防空截擊機一樣,使用地面控制引導的攔截戰術。圖-128的動力裝置為АЛ-7Ф2渦輪噴氣發動機。該機的機動能力十分有限,僅適合攔截B-52等大型低機動性空中目標。


8、北歐小國瑞典的"雷"式戰鬥機,一機多型的代表作Saab-37"雷"式戰機


Saab-37"雷"式戰機


Saab37"雷"戰鬥機是瑞典70年代初研製Saab35"龍"的後繼機。前後共有6種型別,分別承擔攻擊、截擊、偵察和訓練等任務。AJ37、SF37、SH37和SK37等4種型別屬於第1代設計,連同9架原型機共生產了189架;JA37和AJS37屬於第2代設計,共生產了149架。6型飛機總共是339架。


Saab37"雷"戰鬥機三視圖


Saab37"雷"戰鬥機


Saab37"雷"戰鬥機


瑞典是Saab37"雷"戰鬥機的唯一使用者,裝備了8個截擊中隊、7個攻擊中隊和2個偵察中隊。當Saab-37的電子設備換裝上一部機頭監視雷達、一台拍雷達顯示照片的照相機、一台磁帶記錄儀、一台數據照相機等電子設備,並在機身下的桂架上分別掛裝偵察設備吊艙和照相吊艙時,Saab-37就變成了一架可實施全天候偵察的偵察機;當Saab-37的7個外掛架分別掛上空對地導彈、火箭彈、炸彈、魚雷等武器時,它就變成了一架火力十分強大的對地攻擊機;當Saab-37換上l門30毫米機炮和先進瞄準裝置、並安裝一台脈衝多普勒雷達、外掛武器換上遠距離空對空導彈時,它又變成了一架截擊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軍工匯 的精彩文章:

二戰最大烏龍事件,日軍飛機回錯「家」誤降美軍航母,被擊落15架
坦克過河有多難?法國最貴坦克不走尋常路

TAG:軍工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