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古代沒有電,漫漫長夜裡古人在做什麼,他們的夜生活是怎樣的

古代沒有電,漫漫長夜裡古人在做什麼,他們的夜生活是怎樣的

古代沒有電,晚上黑燈瞎火的,他們究竟在幹些什麼呢?

其實在古代,也要分窮人和富人。

如果是富人,雖然沒有電,但是有蠟燭,有火把,都是足夠照明的。在保證了照明的情況下,他們還就是想幹啥幹啥,自由得很。

(夜聽琴音)

「舞低楊柳樓心月,歌盡桃花扇底風。」官二代加富二代的貴公子晏幾道寫的這句詩,已經足夠表達出了富貴人家燈紅酒綠的浮艷生活。這種生活,絲毫不比我們現代人的夜總會差。

當然,古代富貴人家的人,也不會都那樣燈紅酒綠,他們也有清雅的。「有約不來過夜半,閑敲棋子落燈花。」等著人來下棋,但是下棋的人一直沒來。到夜半了,蠟燭上的燈花,一顆一顆地落。可見寫詩的並不缺錢,有的是蠟燭用。如果他要是缺錢,就把蠟燭給滅了,等朋友來了以後,再點上下棋。

富貴人家,就算有蠟燭,也有不想點的時候。「天階夜色涼如水,坐看牽牛織女星。」這個后妃不願意躲在那紅綃帳裡面,因為皇帝不來。皇帝不來,不如滅了蠟燭,走出來,坐在台階上,看星星看月亮。

由此可見,古代的有錢人,他們的夜生活,實在是豐富多彩的。

但是,古代沒錢人的夜生活,可就不那麼美妙了。

(夜間勞作)

古代沒錢人都很忙。就算到晚上了,他們也得不到休息。

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辭了縣令,回鄉下去隱居。但是隱居的日子並不好過,因為沒吃的沒穿的,連五斗米也沒人給他提供,所以他得自己勞作。「晨起理荒穢,帶月荷鋤歸。」天沒亮就起來了,晚上月亮出來了才回去,可見他的夜晚的日子壓得非常短。剩下的那點夜晚,可能除了睡覺,實在不想干別的事情。

古人之所以那麼忙,實在與古人的生產力水平低下有莫大的關係。同樣是陶淵明寫的這首詩,他一開篇就說了,「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這就是生產力水平低下的表現。

不只是種豆,很多事情都要耗費人力,耗費晚上的時間。

比如煮飯吃。水稻從田裡面收割回來以後,需要先把它放在太陽下晒乾,再放進石臼裡面舂。舂米是一個很漫長的過程,這些事都不可能白天干,得晚上來干。在舂米的時候,一般都是黑燈瞎火的干,不會點燈。

(書法中的勞動)

就算是在北方,不吃大米,吃小麥。把小麥做成饅頭,同樣不是一個簡單的過程。磨面是非常花時間的。兩人拿著磨把,一圈一圈地做機械勞作。磨成面以後還得做饅頭。這樣一些事情搞下來,可能大半夜就過去了。

要想有肉吃,那就得餵豬(或者喂其它牲口)。餵豬也是一件非常麻煩的事情。白天把青草割回來,晚上就得烹制,做成熟料給它吃。伺候一頭豬,比伺候孩子複雜得多。所以古代養豬的人,他們對豬的感情是很深的。當豬出欄,被拉出去殺的時候,養豬的人往往都會流淚,不忍心看。

我們說「男耕女織」,這其實是一種大致的說法。真實的情況,其實是男的既要耕,也要織;女的也是既要耕,也要織。白天都在地裡面耕種,晚上的時候,女的就要織布,男的就要編草鞋,編背篼。做這些事情的時候,有沒有照明,都是無所謂的。

古人發明的「勞動」兩個字,「勞」上面是兩個「火」,表示憂心如焚的意思。「動」字的左邊,是被刺瞎雙眼的男奴。同時,這兩個字都有一個「力」,「力」字是一把農具的樣子。由此可見,在古代的窮苦人,他們受著殘酷的壓榨,他們憂心如焚,他們忙碌不已,就算是沒有照明,他們也不可能詩情畫意地「寫詩」,也得繼續勞作。

(參考資料:《中國通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張生全歷史真相 的精彩文章:

薩達姆在監獄裡真實的生活是怎樣的?是否如傳說那樣受盡折磨
努爾哈赤為何把自己親弟弟囚禁在一密室里,只兩孔與外界相通

TAG:張生全歷史真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