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神童鄒元標何許人也?他有哪些人生經歷?

神童鄒元標何許人也?他有哪些人生經歷?

季我努學社

整理出版中國近代史料,傳播歷史知識

本文作者為季我努學社青年會會員胡一舟

鄒元標,江西吉水人,字爾瞻,號南皋,生於1551年,卒於1624年,與趙南星、顧憲成並稱,被後代史家認為是東林黨中人物,目為其中領袖之一。

據稱,鄒九歲即通「五經」,被稱為「神童」,萬曆五年(1575年)中進士,擢刑部給事中,為人直諫敢言,也屢次遭到貶謫。

清人繪《鄒忠介公先師遺像》

萬曆五年,時任內閣首揆的張居正丁憂返鄉,為不削弱自己的政治影響力,他企圖以「奪情」為名,重入中樞。這裡簡單的解釋一下「奪情」,所謂「奪情」指的是古時大臣父母喪期循禮制理應回鄉守制,是謂「丁憂」,期間不能參與社會活動,更不要說處理政務。但重要的樞臣長期不在朝中對國家政治不利,在此忠孝不能兩全的地步,要先國後家,所以禮制從權,允許他們依舊在朝中為官。但是「奪情」乃特例,不是誰都可以「奪情」,而且一般「奪情」都是要由皇帝出面懇求,不能自己說「奪情」就「奪情」。鄒等以「清流」自居的朝臣,不滿張居正專權,把持朝政,企圖以「丁憂」之名打擊張,而張自然不願就此離開中樞,所以希望通過「奪情」留下。鄒就應捲入此事,被張報復,「被當場廷杖八十,發配貴州」,自此離開中樞,只得去「潛心鑽研理學」。值得一提的是,雖然張居正未應此受到直接打擊,但是「奪情」之事引發巨大爭議,張居正倒台後,繼任者張四維當上首輔不到一年就遇到「丁憂」,缺受輿論影響,無法「奪情」,只得默然離開中樞,結束政治生命。

影視作品中的鄒元標形象

此外,萬曆十一年,張黨倒後,鄒重新回到吏部,但又因上疏改革吏治,觸犯天顏,被貶南京行在,後稱病歸隱,自此真的將全副身心傾注於講學之中,計三十餘年,直到天啟年間重新出仕,又因為與魏忠賢及所謂「閹黨」的爭端去職。後崇禎帝追謚忠介,追封太子太保,吏部尚書。

鄒元標所立故祖墓碑

參考文獻:《明史》

華 興 春 秋

小編 :季我努學社青年會會員 胡一舟 王雪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季我努學社 的精彩文章:

明代孔廟從祀發生了什麼變化?與明代政治有何關聯?
《萬曆起居注》是什麼樣的史料?

TAG:季我努學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