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書畫 > 永年《夏承碑》明成化拓片漂流記!

永年《夏承碑》明成化拓片漂流記!

永年《夏承碑》明成化拓片漂流記!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1997年秋天,河北省博物館收到河南省開封市一名武女士的來信,說她是河北永年武延緒的後人,輾轉定居於開封,手中有祖上留下的兩件東西:申涵光手卷和夏承碑明成化拓片,想賣給河北省博物館。

永年《夏承碑》明成化拓片漂流記!

接待人員向當時的博物館領導彙報後,王金科副館長和李建麗研究員(現為省博物館副館長)為之振奮:武延緒和申涵光均為永年人,在歷史上都是響噹噹的人物。武延緒為同治壬戌進士,授翰林院庶吉士。申涵光為清初著名理學家,河朔詩派領袖,「畿南三才子」之首。武女士說她是武延緒後人,她家保存的這兩件東西,極有可能是真品。為防止與寶物失之交臂,王金科和李建麗立即驅車趕至開封與吳女士見面。

永年《夏承碑》明成化拓片漂流記!

有必要先介紹一下持寶人武女士。武女士應為現代著名畫家武慕姚先生的女兒或孫女。武慕姚名福鼐,字慕姚,河北省永年縣廣府鎮東街人,其祖父為同治進士、翰林武延緒,其高祖為武式太極拳創始人武禹襄。廣府古城武家「一門三進士」(武禹襄長兄武澄清、次兄武汝清、孫子武延緒均為進士),武家還是著名的「武、范、竇、黎」四大家族之首。武慕姚生於1900年九月初三,十七歲考入中國大學國學系,大學畢業後,曾任教宣化第五師範、灤縣第三師範。1931年之後在河南省立第一高師、河南省立第一高級中學、河南大學任教。建國後武慕姚居住在河南開封,先後就職於河南省圖書館、河南省文物管理委員會、河南省文史館。他精於詩詞、書法、考古、金石,終生酷愛碑帖書畫,是公認的碑帖鑒賞名家,書法家。1950年武慕姚先生將個人所藏大批碑帖、書籍、宋元明清書畫無償捐獻給國家,受到社會各界的讚譽。相傳國學大師郭沫若到河南,幾次索要武慕姚墨寶,並說:「河南有武慕姚先生,我怎敢寫字題詞」,對武慕姚書法推崇備至。參觀過永年廣府古城武禹襄故居的人,都知道其中一院落東西廂房為武福鼐、武福鼒兄弟居室。武禹襄居室門口有一副對聯:「立定腳跟豎起脊,拓寬眼界放平心」,即為武慕姚先生手跡。武家幾代簪纓,擁有幾件寶貝當在情理之中。(見武禹襄故居圖片)

永年《夏承碑》明成化拓片漂流記!

永年《夏承碑》明成化拓片漂流記!

再說河北省博物館王金科和李建麗。兩位專家到開封后,與武女士見了面。經查看實物,發現手卷不是申涵光本人的墨跡,而是當時包括朝廷重臣及大學問家等14人讚頌申涵光的詩卷,如有大學士禮部尚書魏裔介、金石家朱彝尊、大詩人王漁洋、書畫家米漢雯等,都系真跡無疑。申涵光一生淡泊名利,但其人品節高尚,學問淵博,加之其父申佳胤為進士,在崇禎弔死煤山後殉節,贈太僕寺少卿,謚節愍,清廷頒旨旌表;其弟 申涵昐也為進士;其直系親屬不乏高官顯宦,申涵光與當時的各界名流廣有接觸,這些人都是清初政壇、文壇、畫壇領袖或大家,這次能集中發現他們多人的手跡,對研究清初文體、官制及詩詞繪畫等彌足珍貴。


永年《夏承碑》明成化拓片漂流記!

另一件寶物是《夏承碑》明成化拓片。兩位專家仔細鑒定後,確定為真跡無疑。現廣泛流傳的夏承碑拓片都是嘉靖以後的翻刻本,成化拓本是漢原碑拓片,從中能一睹漢夏承碑書法的真面目。《夏承碑》成化拓片堪稱國寶!王金科和李建麗向上級彙報後,當即與武女士談好價錢,購回了《夏承碑》成化拓片。現《夏承碑》成化拓片存於河北省博物館,為鎮館寶貝之一。(見河北省博物館照片)

永年《夏承碑》明成化拓片漂流記!


下面簡單介紹一下東漢名碑《夏承碑》原碑及永年的兩個摹本。

在閱讀:《漢北海淳于長夏承碑》字帖欣賞(兩版本)

永年《夏承碑》明成化拓片漂流記!

《夏承碑》全稱《漢北海淳于長夏承碑》。東漢靈帝建寧三年(170)立,相傳為東漢著名學者、左中郎將蔡邕所書。北宋末年著名詞人李清照丈夫、金石學家趙明誠在《金石錄》跋云:「碑在洺州,元祐間(1086~1093),因治河堤得於土壤中。」宋洺州廣平郡,就是今天的河北省永年縣。明成化十五年(1479),廣平知府秦民悅發現此碑仆倒於府治後堂,遂於堂之東隅建「愛古軒」亭,將此殘碑置於亭下,但碑之下半截一百一十字,已為後人挖掉。至明嘉靖二十二年(1543),知府陳俎修築城牆(即今存城牆)時,「愛古軒」亭被工匠所毀,據說把此碑埋在南門城樓下。又過了二年,知府唐曜乃於漳川書院(漳川書院又名紫山書院,在縣治東,清暉書院又名蓮亭書院,在府城東北隅。2002年又於臨洺關新建)取舊拓重刻一碑置亭中。重刻之碑末有「建寧三年蔡伯喈書」一行八字及唐曜重刻題記,皆正書。清嘉慶十年著名書法家、大興翁方綱自無錫華氏宋拓本摹刻一通,立於廣平府署內。(見臨洺關新建之清暉書院圖片)

永年《夏承碑》明成化拓片漂流記!

《夏承碑》全稱《漢北海淳于長夏承碑》。東漢靈帝建寧三年(170)立,相傳為東漢著名學者、左中郎將蔡邕所書。北宋末年著名詞人李清照丈夫、金石學家趙明誠在《金石錄》跋云:「碑在洺州,元祐間(1086~1093),因治河堤得於土壤中。」宋洺州廣平郡,就是今天的河北省永年縣。明成化十五年(1479),廣平知府秦民悅發現此碑仆倒於府治後堂,遂於堂之東隅建「愛古軒」亭,將此殘碑置於亭下,但碑之下半截一百一十字,已為後人挖掉。至明嘉靖二十二年(1543),知府陳俎修築城牆(即今存城牆)時,「愛古軒」亭被工匠所毀,據說把此碑埋在南門城樓下。又過了二年,知府唐曜乃於漳川書院(漳川書院又名紫山書院,在縣治東,清暉書院又名蓮亭書院,在府城東北隅。2002年又於臨洺關新建)取舊拓重刻一碑置亭中。重刻之碑末有「建寧三年蔡伯喈書」一行八字及唐曜重刻題記,皆正書。清嘉慶十年著名書法家、大興翁方綱自無錫華氏宋拓本摹刻一通,立於廣平府署內。(見臨洺關新建之清暉書院圖片)

永年《夏承碑》明成化拓片漂流記!

翁氏摹本五十年代曾鑲在城關南街原文化館後院北牆上,文革中被毀;唐曜摹本縣誌中所說紫山書院,即後來的城關鎮中,文革後期,在城關鎮中附近修建一舞台,有人將夏承碑用鐵鎚砸壞,砌做舞台的護邊。1976年地縣文物考古隊到城關進行文物普查,發現此碑時,已瘡痍滿目,慘不忍睹。遂將此碑運至當時的邯鄲地區文保所(黃粱夢呂仙祠),1984年邯鄲縣劃歸邯鄲市,呂仙祠地區文保所變成邯鄲市文保所,永年縣文保所於是把夏承碑殘碑運回永年縣文保所保存(永年縣政府大門對過偏東、縣廣電局北一間庫房)。清暉書院書院建成後,移至清暉書院。關於秦民悅建「愛古軒」、唐曜重刻《夏承碑》,各版本廣平府志對此均有記述(見乾隆廣平府志圖片)

永年《夏承碑》明成化拓片漂流記!

碑主夏承,字仲兗,籍貫不詳。其祖為東萊太守,其父為太尉掾,其兄為右中郎將,本人官至淳于(今山東安丘縣東)長,漢建寧三年六月卒。夏承去世後,他本人官職雖低,但因其出身豪門,故左中郎將蔡邕(蔡文姬之父)為其撰寫了墓志銘。

永年《夏承碑》明成化拓片漂流記!

因蔡邕為東漢著名學者、書法家,夏承碑被歷代書家推崇備至,為最著名的漢碑之一。因秦民悅搶救之《夏承碑》毀於明嘉靖年間,現存世拓本多系唐曜明嘉靖重刻本。《夏承碑》明成化拓片現存於河北省博物館,已為難得一見之寶物!

永年《夏承碑》明成化拓片漂流記!

永年《夏承碑》明成化拓片漂流記!

永年《夏承碑》明成化拓片漂流記!

永年《夏承碑》明成化拓片漂流記!

永年《夏承碑》明成化拓片漂流記!

永年《夏承碑》明成化拓片漂流記!

永年《夏承碑》明成化拓片漂流記!

永年《夏承碑》明成化拓片漂流記!

永年《夏承碑》明成化拓片漂流記!

永年《夏承碑》明成化拓片漂流記!

永年《夏承碑》明成化拓片漂流記!

永年《夏承碑》明成化拓片漂流記!

永年《夏承碑》明成化拓片漂流記!

永年《夏承碑》明成化拓片漂流記!

永年《夏承碑》明成化拓片漂流記!

東漢《夏承碑》

(永年獨孤求劍:此文根據2014年6月8日《燕趙都市報》「說說國寶那些趣事兒」擴展改編。請高友指正!)

永年《夏承碑》明成化拓片漂流記!

東漢《夏承碑》原拓選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聞是書畫 的精彩文章:

郭怡孮:青年畫家李雪松和他的花鳥畫
馬士穎:從筆墨等於零說起

TAG:聞是書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