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包羅萬象:清宮內務府造辦處檔案里的對外交流用語

包羅萬象:清宮內務府造辦處檔案里的對外交流用語

《清宮內務府造辦處檔案總匯》(以下簡稱《活計檔》)始於雍正朝、終於清末,跨越近二百餘年的時空,雖然以漢文書寫,但其中的用詞或語彙,很多來自滿語的音譯,也夾雜蒙語或梵文的轉介,或直接取自梵文,甚至還有大清帝國對外交流中「四方來貢」的痕迹,可謂上天下地,包羅萬象。

《活計檔》「雍正十三年四月十一日」檔案書影

傢具和佛座上的「巴達馬」

順便值得一提的是,《活計檔》中也見未經蒙語轉換直接借自梵文的滿語。

乾隆二十五年八月:「……太監胡世傑交青白玉文供佛一尊,隨玉叭噠嗎蓮花座、紫檀木龕玻璃門,傳旨:著將玉蓮花座去下,在叭噠嗎座上下槽眼眼補好,另打雙眼將佛安穩。得時隨龕一併交造辦處添配紫檀木座蓮瓣背光,做樣呈覽。欽此。」

乾隆二十六年二月:「太監胡世傑交紫檀木案一張,傳旨:將案下添配托泥,案面放厚四分,巴達馬下亦長高,束腰下各長高五分,四角添抱腳。欽此。」

巴達馬示意圖

前旨是將一尊白玉文供佛的「蓮花座」移去,留「叭噠嗎座」,移去後原來與蓮花座銜接的槽眼要補妥,再另打雙槽眼將佛卯接安穩。後旨的「托泥」繫於四腿足底間配框,有穩定作用;「束腰」是傢具面板與牙子之間向內收縮的部分;「抱腳」應如衣架、燈架或屏座的「抱鼓」,用以加固腿柱,都是傢具工匠的術語。簡言之,就是將這張紫檀木案的面板加厚,腿足安托泥,抱腳、束腰拉長,連「巴達馬」也要拉長。

清中期 紫檀雕西番蓮紋供桌

高九七厘米 長二三六厘米 寬八四厘米

故宮博物院藏

清中期 紫檀透雕雲紋長桌

高六三厘米 長一四〇厘米 寬七〇厘米

故宮博物院藏

此「巴達馬」與前「叭噠嗎」明顯可知都是書寫時的同音異寫。傢具工匠間還有個習慣用語「托腮」,或稱「托塞」、「他塞」,指面板下牙條與束腰間的斜面台層。此台層若雕飾蓮瓣,即稱「巴達馬」,來自梵文「Padma」,原意為「曇花」,滿語借為「batman」,語意轉成「蓮花飾」。分別有仰蓮瓣、俯蓮瓣,或上仰下俯的蓮瓣紋飾,清代案桌類傢具面板下束腰或神佛造像的台座束腰部分常見此雕飾。現藏故宮博物院的一架紫檀雕西番蓮紋供桌,其縮進的束腰上下便施上仰下俯的「巴達馬」。另一架尺寸較小的紫檀透雕雲紋長桌則僅在束腰處設下俯的「巴達馬」。

清乾隆?銅鍍金文殊菩薩 高三四厘米

故宮博物院藏

明永樂?銅鍍金金剛薩埵 高二一厘米

故宮博物院藏

至於神佛造像的台座,故宮博物院所藏一尊銅鍍金文殊菩薩即結跏趺坐於蓮花座上,台座上還鏨有「大清乾隆年敬造」七字款。另一尊金剛薩埵(vajrasattva)所坐即上仰下俯蓮瓣紋飾「巴達馬」。

「巴令」有兩種

雍正元年十二月二十九日的「琺琅作」:「做得銅胎燒琺琅嵌玻璃火焰珊瑚青金蜜蠟座巴令七件,由怡親王呈覽,奉旨:交中正殿。」《活計檔》雍正四年十二月二十六日也記道:「……佛前供器燒得琺琅的做幾件。欽此。於次日郎中海望持出琺琅巴令一分。奉旨:著將琺琅巴令暫放在爾等造辦處,其未成的琺琅巴令一分急速做,俟得時一併奏聞。」同日的「鑲嵌作」也有類似記載:「……郎中海望持出鑲嵌巴令一分。奉旨:著將鑲嵌巴令安在圓明園佛堂,……」

清?掐絲琺琅巴苓供 故宮博物院藏

「巴令」是蒙文「baling」的漢字音譯。作為宮內佛前供器的「巴令」,大抵為金屬類的銅胎飾金,再經琺琅燒作或鑲嵌寶石、玻璃等物,有的在頂上插著帶傘蓋的羽箭,象徵穿越一切魔障。除了內廷殿閣以外,雍和宮也供奉,尺寸各異,不同的神祇所供亦有所不同。不過,雍和宮的「巴令」供可能不只如此。幾乎同音的「巴苓」,梵語為「巴苓達」(balinta),藏語稱「多瑪」、「朵瑪」(Tor-ma)。

供奉於梵華樓的巴苓供(四件) 故宮博物院藏

此全堂巴苓供共有九件,俱為琺琅材質

因此,《活計檔》內的佛前供器「巴令」在宮外或稱「巴苓」,所見宮內的「巴令」大都為銅胎飾金,琺琅燒作或鑲嵌寶石、玻璃等外表處理,尺寸不等;宮外的「巴苓」由食用的糌粑加入糖、奶油而成,形狀或異,尺寸也不同。

原文作者:吳美鳳(作者系:中國文化大學(台灣)美術學系助理教授)

原文來源:《紫禁城》2018年10月刊《從「波羅漆」到「額摩鳥」:再談清代內務府器用成造中的滿語辭彙》

(因篇幅限制,原文有刪減)

《紫禁城》官方授權,歡迎分享!如需轉載,請私信聯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藏 的精彩文章:

詩風詞韻 遊子吟

TAG:文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