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瓦口關之戰,張郃為何遭遇人生最大的慘敗?可能有四大原因

瓦口關之戰,張郃為何遭遇人生最大的慘敗?可能有四大原因

曹操麾下名將眾多,其中名氣最大能力最強的當屬五子良將,對於這個名將組合有一個說法很能說明問題而且也有一定道理,這個說法就是「曹魏名將前期看于禁,中期看張遼,後期看張郃」:于禁左將軍假節鉞的地位在曹營中除了夏侯惇之外無人可以撼動;張遼在逍遙津之戰後逐漸甩開了張郃徐晃等人脫穎而出,更是在曹丕登基後官拜前將軍成為外姓大將第一人;張郃在曹丕和曹叡時期名將大都故去的情形下成為蜀漢的勁敵,甚至令諸葛亮都對他忌憚不已。

和五子良將其他四人相比,張郃在曹操時期的戰績要遜色不少,特別是瓦口關之戰張郃數次大敗於張飛之手,丟失營寨不算最後還被張飛追著打,狼狽得棄馬上山身邊只有幾十個人跟隨。今天就來分析下演義中的瓦口關之戰,張郃為何遭遇人生最大的慘敗?可能有四大原因。需要說明一點的是此文只從演義角度分析,因為正史中的瓦口關之戰其實就是巴西之戰,發生的時間是在漢中之戰前而不是演義中發生在漢中之戰期間的下辯之戰後,而且過程也有所不同。

第一,對手太強。張郃大放光芒是在曹魏前期名將大都故去的情形下,那時的蜀漢後繼乏人,魏延又不受重用,對手除了諸葛亮之外無人是張郃對手;瓦口關之戰不同,他的對手是頗有謀略粗中有細的張飛,加上還有前來助陣的魏延,張郃一人對上張飛和魏延兩大名將,戰敗情理之中。

第二,孤軍奮戰。張郃在中計丟失了宕渠寨,蒙頭寨和盪石寨三座營寨後,退守瓦口關向曹洪求援,「洪大怒曰:「汝不聽吾言,強要進兵,失了緊要隘口,卻又來求救!」遂不肯發兵,使人催督張郃出戰」,曹洪不僅不派兵,還以主將的身份命令張郃出戰,本來張郃是打算堅守待援的,如此一來只能冒險出擊。

第三,兵力不足。張郃原本有三萬兵馬,中計陷入張飛包圍之中突圍後三寨盡失,結果是「三萬軍已折了二萬」,退守瓦口關後身邊就只剩一萬兵馬了;張飛有多少兵馬呢?「張飛撥精兵五千與雷銅去訖。飛自引兵一萬,離閬中三十里,與張郃兵相遇」這裡就有一萬五千人了,後面劉備擔心張飛派了魏延前來相助至少也有幾千兵馬吧,張飛魏延加在一起估計兩萬兵馬是有的。後面張郃用「埋伏計」也是沒辦法因為兵力不足,他用此計殺了雷銅,但是碰到張飛和魏延就沒轍了,在張飛魏延將計就計前後夾攻之下再次大敗。

第四,求勝心切。一則張郃之前沒和張飛交過手,所以張郃雖然怕趙雲但是對張飛卻沒有懼怕之心,「人皆怕張飛,吾視之如小兒耳!此去必擒之!」;二則,曹洪原本是不同意出兵的,張郃為此立下了軍令狀才得以出兵。本來張郃是「分兵守住三寨,多置擂木炮石,堅守不戰」,兩軍相持了五十多天張郃按兵不動張飛也奈何不了;後面張郃之所以中了張飛的驕兵之計就是因為立下軍令狀求勝心切才貿然出擊敗於張飛之手。

(原創文章,謝絕轉載!請勿抄襲,抄襲必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百丈之溪 的精彩文章:

後世張良知多少?三國一人,十六國一人,還有一人是明朝開國功臣
魏延子午谷奇謀成功的可能性有多大?有點一廂情願,最多三成勝算

TAG:百丈之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