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孫權為何主動提親,關羽又為什麼會斷然拒絕

孫權為何主動提親,關羽又為什麼會斷然拒絕

(燦爛海灘原創作品,嚴禁轉載)

今天的三國成語故事見於《三國演義》第七十三回,發生在諸葛瑾前往荊州求親期間,相關人物分別為諸葛瑾、關羽和孫權。原文如下:

孫權覽書畢,設筵相待滿寵,送歸館舍安歇。權與眾謀士商議。顧雍曰:「雖是說詞,其中有理。今可一面送滿寵回,約會曹操,首尾相擊;一面使人過江探雲長動靜,方可行事。」諸葛瑾曰:「某聞雲長自到荊州,劉備娶與妻室,先生一子,次生一女。其女尚幼,未許字人。某願往與主公世子求婚。若雲長肯許,即與雲長計議共破曹操;若雲長不肯,然後助曹取荊州。」孫權用其謀,先送滿寵回許都;卻遣諸葛瑾為使,投荊州來。

入城見雲長,禮畢。雲長曰:「子瑜此來何意?」瑾曰:「特來求結兩家之好:吾主吳侯有一子,甚聰明;聞將軍有一女,特來求親。兩家結好,并力破曹。此誠美事,請君侯思之。」雲長勃然大怒曰:「吾虎女安肯嫁犬子乎!不看汝弟之面,立斬汝首!再休多言!」遂喚左右逐出。瑾抱頭鼠竄,回見吳侯;不敢隱匿,遂以實告。權大怒曰:「何太無禮耶!」便喚張昭等文武官員,商議取荊州之策。

按照小說的情節發展,劉備自立為漢中王,曹操大怒,欲出兵征討。司馬懿提出派人前往東吳、讓孫權偷襲荊州的建議,得到曹操的採納。隨後,謀士滿寵帶著曹操的書信來到江東。面對曹操的拉攏,孫權召集謀士商議對策。諸葛瑾提出自己前往荊州,為孫權之子說媒,娶關羽的女兒為妻,一次試探關羽的反應。結果等諸葛恪提出結親的請求後,關羽非常憤怒,大罵諸葛瑾並將其趕出荊州。至此,孫權下定決心與曹操聯合謀取荊州。

本文要介紹的成語,便是關羽聽到諸葛恪結親言語後的反應,叫做「勃然大怒」, 意為人非常生氣的樣子。這句成語的最早出處是漢代班固《漢書?谷永傳》中的「是故皇天勃然發怒。」

關羽拒絕孫權結親之事,並非小說家的虛構,而是一個真實的歷史事件,出自《三國志?關羽傳》。該傳載:「先是,權遣使為子索羽女,羽罵辱其使,不許婚,權大怒。」對於關羽為何會拒絕結親,歷來觀點分歧較大。在此,筆者想結合史料作一個解讀,不當之處還請諸位指正。

眾所周知,孫劉兩家之間矛盾的焦點便是荊州問題。圍繞著荊州問題,雙方曾多次發生衝突,這其中較為重大的事件是獻帝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的呂蒙強奪荊州三郡。這一事件的平息是因為曹操出兵漢中,劉備才不得不作出讓步,將荊州三郡正式劃給了東吳。作為荊州最高軍政長官,關羽可謂顏面盡失,因此他對東吳的敵意越來越深。而此後東吳集團的發展國策也由謀取曹操控制的徐州地區轉向關羽控制的荊州。這也就意味著孫劉兩家極有可能會因為荊州問題而爆發衝突。

作為關羽而言,對於東吳圖謀荊州的企圖是非常了解的。故此,當荊襄之戰爆發時,關羽留下重兵鎮守荊州,目的就是為了防止東吳在背後偷襲。而作為東吳而言,早在獻帝建安二十二年(公元217年)就秘密向曹操求和,其目的也非常明顯,消除來自曹操一方的強大壓力,集中力量解決荊州問題。從這個事態來看,關羽與孫權之間勢必會爆發一戰來解決荊州問題。

在這種歷史大背景下,孫權主動向關羽提親,目的並非是想放棄對荊州的圖謀,而是想以此麻痹關羽,為自己下一步奪取荊州創造有利條件。而關羽對此也非常清楚,予以嚴詞拒絕。對於關羽和蜀漢集團而言,孫劉兩家的關係不可謂不親密,孫權的妹妹早在數年前就嫁給劉備為妻,但孫權照樣派呂蒙奪取了荊州三郡。很顯然,這種姻親關係並不妨礙孫權的戰略企圖。這一點,關羽看得非常清楚。儘管後來孫權偷襲了荊州,但起因與關羽是否將女兒嫁給孫權的兒子毫無關係。說穿了就一句話,利益才是永恆的,聯姻只不過是掩人耳目的幌子罷了。在這個問題上,關羽的做法並沒有錯。

參考書籍:《三國志》、《三國演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燦爛海灘 的精彩文章:

曹軍戰船的確首尾相連,但並非龐統所為,問題出在這個人身上
龐德的武藝如何,前後有過兩場較量,可確定其武藝排名

TAG:燦爛海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