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探索 > 有趣的「蝴蝶效應」,兩條魚碰面的時候,卻為世界造下白色沙灘!

有趣的「蝴蝶效應」,兩條魚碰面的時候,卻為世界造下白色沙灘!

地球對個體人類來說,無疑是極為龐大的,地球的生態,個人無法改變,但60多億的人口下,加上現代的科技,那是想怎麼影響都可以,但此前我們看過的電影中,似乎有一種蝴蝶效應,不僅人類,哪怕是小動物小植物,也是可以帶動地球天氣和環境的變化,其實這個本質上並不算是地球氣候,而是一個力學系統的動力組成,還有一個物理學名詞,拓撲學連鎖反應!

起先「蝴蝶效應」是非常冷門的科學,直到一部電影的面世才帶到我們的認知中,這不是一個理論,只是表述的一種連鎖反應,這就很好被我們大眾所接受理解,最初將蝴蝶煽動翅膀引起龍捲風的現象告訴我們的,是美國氣象學家愛德華.羅倫茲!蝴蝶效應在生活中很常見,比如孩子小時候遇到的一件小事,可能伴隨其一生,影響他的性格,如果這個小孩自愛未來的世界上,有舉足輕重的地位,那麼就會因為這個小事情影響世界,就像希特勒屠殺猶太人一樣,促使希特勒下達這個命令的性格養成,自然是他童年經歷的無數小事情,這種蝴蝶效應是「混沌學」的一個類比,在我們自然界,數學,經濟學,社會上,語言,氣候地理乃至宇宙星空,無不充斥著這種「蝴蝶效應」。

我們再來看一個經典案例,台灣人將紅魔鬼魚和紫紅火口魚的相遇導致了各海域出現白色的沙灘,這兩種魚雜交之後,形成了一個新的魚種,鸚鵡魚!現在遍及世界各地,它們有一個習性,會到珊瑚礁里去找食物,鸚鵡魚的牙口很好,在找珊瑚礁裡面食物的同時,會將珊瑚礁也咬下來,但裡面的無機物鸚鵡魚就沒有那個胃口消化了,就是它吞下去珊瑚礁的部分,一粒粒細小的白色沙子,會被鸚鵡魚排除體外,據海洋生物學家的研究發現,一條成年鸚鵡魚,每年排出體外的沙子,重達260公斤-340公斤左右,想像一下龐大鸚鵡魚族群帶來的白色沙子,將會是多麼大的一個數值,白色沙灘生成的主要功臣之一,就是鸚鵡魚了。

自然界中的「蝴蝶效應」是最有趣味性的,比如一些專家們,將全球變暖的另一原因,歸咎為動物的「放屁」,因為其產生大量的甲烷,這個小編倒是不敢苟同,畢竟人類實在太多,生態圈裡的狼,倒是可以作為蝴蝶效應的解釋,1995年美國黃石公園的生態,在麋鹿整天找河邊樹根吃的時候,破壞了此地的生態,於是狼開始發威,迅速成為食物鏈中的一環,抑制了麋鹿的猖獗,保護了河流四周的生態和樹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簡談科學 的精彩文章:

江湖上的蒙汗藥,原材料僅一種植物,它有一個美麗的名字和傳說

TAG:簡談科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