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YouTube,「音頻平台」Twitter:大公司不為人知的「前世」長啥樣?

YouTube,「音頻平台」Twitter:大公司不為人知的「前世」長啥樣?

Youtube 一開始其實是個約會網站?Twitter 從前就是個播客平台?

很多現如今已經發展為互聯網巨頭的公司,一開始的起點可能都有點超乎你我的想像:「原來它們一開始是做 xx 的?」

有的是取其精華,有的是翻盤重來,有的是意外收穫。

今天就和硅兔君一起來看看那些大公司不為人知的 「前世故事」。


Youtube:「緣」 來是約會網站

YouTube 是全球最知名的視頻分享平台之一,月活躍用戶接近 20 億。用戶可以在平台上觀看喜愛的表演,視頻,電視劇,電影等,也可以創建發布自己的內容。 Justin Bieber 和 The Weeknd 等明星正是通過該網站收穫了巨大的人氣。

讓人意想不到的是,在創立初期,Youtube 卻是一個約會網站。單身人士能在網站上上傳視頻,談論他們對理想伴侶的期望。然而,這一功能對目標客戶來說甚是雞肋。

意識到了這一點的創始人將網站重新定位,允許所有種類的視頻上傳。這一改變瞬間擴大了受眾群體以及用戶需求,開啟了 Youtube 的快速增長。


Instagram:本來想做定位打卡社交

今天,Instagram 是最受歡迎的社交媒體平台之一。作為 Facebook 旗下的平台,它的圖片和視頻分享服務估值達到 1000 億美元,用戶數量突破 10 億,更衍生出了一種全新的社交媒體營銷方式。

然而,在成為社交媒體巨頭之前,Instagram 只是聯合創始人 Kevin Systrom 在學習編程時所做的一個簡單模型。它的早期版本叫做 Burbn,是一個基於地理位置服務的社交應用,功能包括線下場地簽到,好友出行規劃,照片分享,積分等。

但是 Systrom 和另一位創始人 Mike Krieger 漸漸意識到,Burbn 的功能過於雜亂——他們分析數據發現,用戶從來不會使用簽到功能,反倒熱衷於照片分享。於是,他們將功能簡化到了最基礎的照片發布,評論和點贊,在用戶體驗上確保用戶可以在三次點擊內發布圖片,並重命名為現在為人熟知的 Instagram。也正是其簡潔的視覺體驗,最終使得 Instagram 脫穎而出。


Slack:為了開發遊戲做的副產品

Stewart Butterfield 可能是最成功的 「轉型者」 之一。在賣出 Flickr(下文的另一大轉型案例)之後,Butterfield 將他創造的一款遊戲改造成了完全無關的產品。

他的公司 Tiny Speck 開發了一款名為 Glitch 的遊戲。Glitch 是一款基於網頁的 2D 大型多人在線遊戲,靈感來自於《我的世界》,玩家可以通過採集資源打造自己的家。儘管遊戲體驗廣受好評,基於 Adobe Flash 的技術框架導致遊戲難以適應移動時代。在 2011 年短暫發布後,Butterfield 於 2012 年宣布放棄這個遊戲概念。

 Stewart Butterfield

在開發 Glitch 的過程中,Tiny Speck 為了公司的美國及加拿大分部順暢溝通,開發了一個內部消息平台。

Glitch 項目告一段落後,這個消息平台卻被 Butterfield 挖掘出了巨大的商業價值,打造成了今天的 Slack——一款集聊天、文件分享、項目規劃等功能於一體的團隊協同應用。

而在這一消息平台的商業化過程中,Tiny Speck 團隊將遊戲開發的創意與活力傾注到了這款企業應用之上,將用戶體驗打造的輕鬆有趣——從明亮的主題色,到可愛的 Slackbot 聊天機器人。

受益於此,相較於 Microsoft 等公司功能類似卻死氣沉沉的競品,Slack 贏得了用戶的喜愛。Slack 於 2014 年正式上線,同年估值突破 10 億美元成為獨角獸。四年後,Slack 日活躍用戶達到 800 萬,估值超過 70 億美元。


Twitter:兩周內從播客平台轉型

Twitter 公司於 2005 年推出了 Odeo,一個用於搜索、訂閱並分享播客的平台。但是由於 iTunes 的成功,蘋果在播客領域佔據了龐大的市場,迫使 Odeo 不得不尋求轉型。

為了徵求轉型創意,公司鼓勵員工用兩周時間準備一個新的商業想法。藉此機會,未來的 Twitter 聯合創始人 Jack Dorsey 介紹了一個全新的微博平台的想法:在這個平台上,聯繫人可以實時共享和閱讀彼此的狀態更新。

如今,Twitter 擁有 3.55 億用戶,用戶除了分享個人狀態以外,還利用該平台發起社會運動,交流公眾新聞,以及推廣媒體與文化活動等。


Shopify:從賣滑雪裝備中發現商機

Shopify 的創始人 Tobias Lütke 於 2004 年推出了一個名為 Snowdevil 的滑雪裝備在線商店。商店本身並沒能成功,但在開發的過程中,Lütke 卻發現了一個商機。

Lütke 使用了 Miva,OsCommerce 以及 Yahoo Store 等多種框架來搭建自己的在線商店,卻發現這些系統的功能、體驗以及可定製性都十分糟糕。於是,Lütke 將公司轉型為電子商務解決方案提供商,為小型企業的在線商店搭建提供技術框架。

2009 年,Shopify 進一步推出了 API(應用程序介面)平台以及應用商店,允許商家用第三方開發者提供的 API 定製自己的商店,將產品由工具漸漸平台化。

2013 年開始,Shopify 開始提供 POS、線上線下庫存同步管理、二維碼等功能,打造了一個全渠道電商生態。在不斷的轉型與進步之下,如今,Shopify 已為全球逾 60 萬商戶提供了服務,估值突破 140 億美元。


Groupon:從眾籌到團購

Groupon 起源於一個名為 The Point 的社交平台,鼓勵人們聚集在一起共同解決問題或者眾籌。儘管這個想法聽上去頗具社會意義,它模糊的產品功能中卻很難找到真正能夠吸引用戶、創造價值的點。

而一組用戶的奇思妙想,給了創始團隊一個靈感——20 個希望購買同一商品的人聚在一起,最終爭取到了團體折扣。受此啟發,2008 年起,公司將產品功能聚焦於 「團購」模式。這一優惠而新鮮的購物方式吸引了大量用戶,一度將 Groupon 市值推至 160 億美元的峰值,儘管如今已然跌落至 20 億美元。


Flicker

前文提及的 Slack 創始人 Stewart Butterfield 的另一成功創業 Flickr,同樣來自於一款名為 Game Neverending 的失敗遊戲。

Game Neverending 是一款 2002 年推出的大型多人在線遊戲。當時,這類強調社交互動的遊戲在市場上還相當罕見。為了促進用戶間的交流,遊戲內搭建了即時消息、群聊、照片分享等社交功能。

意外的是,照片分享功能的受歡迎程度反而超過了遊戲本身——而考慮到遊戲運營的困難,Butterfield 決定將公司轉型,命名為 Flickr,並專註於照片分享。Flickr 收穫了巨大的成功,最終被 Yahoo 收購。


Netflix:從租售 DVD 起家的

Netflix 這個名字今天幾乎成為了內容流媒體的代名詞,但在過去,Netflix 也曾是個傳統服務商,通過郵購的形式,在線上提供 DVD 的租賃與出售服務。

但順應著流媒體技術的發展以及用戶習慣的改變,2007 年開始,Netflix 主營業務由傳統 DVD 轉向了數字內容,以訂閱的形式為用戶提供在線電影和電視節目。

2012 年,Netflix 出品廣受好評《紙牌屋》,高調進入原創內容市場。如今,Netflix 訂閱用戶超過 1.3 億,已成為傳統媒體巨頭 HBO 最大的競爭對手——2018 年艾美獎,Netflix 以 112 項提名登頂,終結了 HBO 十七年來的統治。


PayPal:從網路安全轉到移動支付

PayPal 是個廣為人知的老牌在線支付應用。但它首次涉足支付領域,卻是作為一個安全軟體公司。

PayPal 的原型是 1998 年創立的 Confinity,其理念是將加密銀行信息儲存在掌上電腦上,並支持設備之間傳輸電子欠條,從而使得移動設備具備電子錢包的功能。

該服務並沒有流行起來,但公司隨即轉向通過電子郵件實現在線匯款,又漸漸將支付功能拓展到了各個埠。在被電子商務平台 eBay 收購後,PayPal 找到了極佳的應用場景並開始飛速發展。前者最終再次將 PayPal 拆分為獨立的公司上市。從那時起,PayPal 估值已經增長到超過 61 億美元。

在這些大公司發展過程中,早期的創業想法難免遇到困難,在成為各自領域的領跑者之前,這些公司都經歷了或大或小的轉型。

它們或是尋找客戶端以及技術上更可行的辦法,或是直接提出一個全新的思路。順應潮流,及時調整,抓住機會,都成為了它們成功轉型的因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愛范兒 的精彩文章:

全新路虎攬勝極光發布:抄襲自己怎麼能算抄呢,這叫套娃
AirPods 2 或將於 2019 年初發布/華為正自研手機系統?/今日頭條因醫療廣告違法,被罰 300 萬

TAG:愛范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