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玩網遊,我一不小心玩成了作家

玩網遊,我一不小心玩成了作家

撰文/王若沖,學生


我的網路遊戲史始於八歲

八歲時,我隨父母搬家到一個新的小區,裡面幾乎沒有跟我同齡的孩子,滿園裡只有老人帶著一兩歲的小小孩,我突然沒有玩伴了。正感到無聊中,我爸媽恰好買了一台台式電腦,我搗鼓搗鼓著開始用Word寫「小說」(其實就是中二版小學生作文),偶然發現QQ有好多遊戲,2007年1月23號(再沒有比這記得更清楚的事情了),我註冊了QQ號。那個QQ號我一直用到現在。

最開始是在網上玩QQ寵物,一開始只有養企鵝,後來開始養豬,養熊,前後大概玩了兩年。那時候養Q寵是我在沒有玩伴下唯一能玩的東西,所以長時間掛機在線,又長時間在電腦前面,搞得我爸媽很火大,怕我視力變差,煞有介事地跟我約法三章,要我一次只能玩半小時電腦。電腦在我媽書房裡,我要從我房間走出去需要掀開一個塑料珠串成的一米長的帘子,所以只要我的帘子一丁零噹啷響,我爸媽就知道我又要去書房了。

後來我發明了一個辦法:每次要從我的房間溜到書房的時候,我就匍匐前進,貼著地板爬出房門,這樣就不會碰到珠簾。當然,我爸媽對此一直不知情,他們還時不時跟一些苦惱的父母分享他們的「半小時遊戲法則」呢,直到上高中之後,我才忍不住告訴他們這個匍匐前進的秘密。

不過,我能夠唬住爸媽,大概也跟我一直都沒放棄別的愛好有關吧。

練鋼琴我挺主動的,每周至少閱讀三本書,和我心愛的小狗玩扔球,還有最重要的一點——我在學校的成績還不錯呢。

就這樣,我這個「網癮少年」成了「別人家的孩子」。

因為玩網遊,我成了作家

後來到了2008年10月,我所在的小學裡忽然風靡起一款專門針對少年兒童的網遊:可以養小動物,有很多小遊戲可以玩,而且有長期任務可以完成——這些長期任務不像很多網遊那樣,需要玩家殺多少怪獸或者在決鬥中幹掉多少玩家;它的長期任務會設置一些通俗易懂的故事,給玩家(通常是小朋友)講一些道理。

我從來只對養動物這種佛系遊戲感興趣,和所有同學一樣,我開始迷上這款遊戲。

2009年到了,我把我的「中二小說」發到博客里,然而我的博客一個關注的人也沒有,小說底下沒有一個人回復。

而一直認為我玩遊戲很自律的爸媽,突然給我買了一個上網本——我再也不用貓著腰從珠簾底下爬到書房用電腦了。我有了自己的筆記本電腦。也就在那一年,我忽然發現網上有很多玩家,以遊戲人物為原型,創作同人小說。

我就這麼進了同人坑:第一次寫小說發到貼吧里,第一次有一大群人給我的小說回復,第一次文章被加精品,第一次貼吧文賽拿冠軍……

這款遊戲伴隨我度過了童年,以及青少年時期的頭四年時光。在這四年里,因為同人圈,我大量寫作,我的文字從最開始遣詞造句的不熟練,到可以清晰地表達我想要表達的意思,到後來學著用各種各樣的辭彙,到嘗試用不同的、華麗的辭藻寫每一個句子,最後又「返璞歸真」——用最簡單有效的句子表達每一句話。

幾年前我統計過那四年我寫過的字數,230萬字。要知道,其中三年我因為做班長,「班務纏身」,各種收費繳費,準備各種活動,包括給運動會做號碼牌,要不是同人圈的力量,很難想像我能堅持每天寫作。

2012年末,我面臨初中畢業,玩遊戲的時間少了。然而我繼續堅持寫作,在同人圈裡發了不少中篇小說。也就在那一年,我開始創作後來被我命名為《飄二代》的小說,講述我在成長中迷惘過、思考過的所有事情,這本小說在2016年2月完成,於同年秋出版。

要是我不玩遊戲,就不會進同人坑;不進同人坑,就不會大量寫作;不大量寫作,我今天也不會在這兒寫這篇文章了。


玩遊戲真有所謂「度」嗎?

總是有人說:「孩子可以打遊戲,但是應該有個度。」然而這些人總是不講這個關鍵的度到底是什麼。

從我的長期揣摩來看,這個「度」並不單純指玩遊戲時間的長短,好像還包含一種擰巴的希望:你可以玩玩這個東西,但是不要沉迷於此。這就好像說,你可以跟這個小夥伴玩,但是千萬不要喜歡他、愛上他。這樣需要高明的人際關係技巧才能掌握的「度」我反正很難掌握,我相信絕大部分孩子甚至家長本人也難以實現。

對於我們這一代互聯網原住民來說,遊戲有時候是我們搭建虛擬朋友圈的最好途徑。在鄰里關係越來越陌生的時代,網路遊戲讓我們能用虛擬的方式找到歸屬感,找到屬於自己的小團伙,本質上,這和前互聯網時代的小孩通過捉迷藏、打籃球、踢足球等等遊戲結交朋友沒有什麼不同。我想,在iG奪冠之前,iG老闆王思聰或多或少會被前輩們暗諷玩物喪志,但是,現在再看,前輩們玩了一輩子球迷遊戲,不也從來沒盼回一個冠軍?這從未實現過的榮光,倒是被他們鄙視過的「網癮少年」們一不留神實現了。

我理解家長們的擔心:沒有度,孩子們會不會真的變成離開網遊活不下去的網癮少年?

其實,近年來對網癮戒除中心的報道很多,稍微了解一下就會發現,網癮更容易發生在家庭環境出現嚴重問題的孩子身上。一個悲傷的事實是,絕大多數情況下,並不是網路讓孩子上癮,而是「家庭」讓孩子只有沉迷於網路才能感到快樂。這樣的家庭環境,孩子即使不沉迷於網路,也會沉迷於別的東西。

至於家長擔心的另一個話題,孩子會不會在網上認識不該認識的人,會不會「學壞」,也和家庭環境密切相關。假如家長從來沒有創造一個讓孩子積極交流的環境,那不管是在網上還是在現實中,家長都很難知道孩子到底交了什麼朋友。

這麼多年來我的感受是,網路遊戲唯一值得家長擔心的是,會影響視力。這些年經常看電腦寫東西確實讓我的眼睛近視了,十年累積下來差不多近視兩百多度。我前段時間去配眼鏡的時候,發現有好多好多四歲左右的小朋友近視竟然高達四百多度。他們的家長跟我說,孩子總是玩iPad,玩手機,不給他們又會吵鬧。

但是,家長們平時自己是不是總是拿著手機、iPad放不下來呢?在閑暇時間,家長有沒有不需要手機就能做到的興趣愛好呢?家長有沒有培養自己的閱讀習慣,並以此作為示範,鼓勵孩子多讀書呢?

如果家長看手機是為了工作,那麼平時有沒有經常帶著孩子做一些活動呢?比如一起散步,去兒童樂園玩,去釣魚,去採摘。能不能多給孩子培養一些運動的興趣愛好呢?

如果平時工作太忙,那麼周末的時間呢?吃完晚飯,全家人一起散步總是可以做到的吧?

一起散步,除了增進感情,其實還是一個很好的「獲取情報」的途徑。我和父母從我小學起,一直保持著晚飯後一起散步的習慣。多年以後我才發現,我在散步時聊到的在玩的遊戲,他們竟然一一都去體驗過。可憐天下父母心。難怪小時候他們雖然一再威脅我「再不起來走走就把電腦扔了」,卻一直允許我保留電腦,那是體驗後覺得安全後的放心吧。

這小心翼翼經營信任的情報功夫實在是讓人猝不及防啊。算是跟我的「匍匐前進」打平了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騰訊大家 的精彩文章:

興趣愛好那一欄 你為什麼是空的?

TAG:騰訊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