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JCO:利妥昔單抗時代濾泡性淋巴瘤死亡原因:隊列匯總分析

JCO:利妥昔單抗時代濾泡性淋巴瘤死亡原因:隊列匯總分析

導語:儘管利妥昔單抗時代FL患者的總生存期有所改善,但其主要的COD仍然是淋巴瘤,特別是在疾病轉化後。


來源:梅斯醫學

儘管在利妥昔單抗時代,濾泡性淋巴瘤(FL)患者的預期壽命有所增加,但至今為止,我們對其死亡原因(CODs)還知之甚少。

最近,研究人員匯總了兩組新診斷的1-3A級FL患者。患者於2001年至2013年間在兩個法國轉診機構(N = 734;中位隨訪89個月)入組,或於2002年至2012年在愛荷華大學和梅奧診所卓越研究專業計劃(SPORE;N = 920;中位隨訪84個月)入組。 COD被歸類為淋巴瘤,其他惡性腫瘤,治療相關,或所有其他原因的結果。

結果顯示,法國(80%)和美國(77%)隊列的十年總生存率相當。研究人員能夠對283名死者中的248名(88%)進行COD分類。在整個隊列中,淋巴瘤是最常見的COD,10年累計幾率為10.3%,其次是治療相關死亡率(3.0%),其他惡性腫瘤(2.9%),其他原因(2.2%)和未知(3.0%)。

在每個年齡組(包括診斷時≥70歲的患者[25.4%對16.6%]),淋巴瘤或治療導致的10年累積死亡率高於所有其他原因的死亡率。這針對的是濾泡性淋巴瘤國際預後指數評分為3分至5分的患者(27.4%vs 5.2%),但不針對濾泡性淋巴瘤國際預後指數評分為0到1分的患者(4.0%vs 3.7%)。這是對於在診斷後24個月內未達到無事件生存率的患者(36.1%對7.0%),但對於在診斷後24個月內達到無事件生存率的患者(6.7%對5.7%)則不然。這也是針對有FL轉化史的患者(45.9%vs 4.7%),而不是沒有的患者(8.1%vs 6.2%)。總體而言,由於淋巴瘤導致的140例死亡中,77例發生在診斷後FL轉化的患者中。

因此,儘管利妥昔單抗時代FL患者的總生存期有所改善,但其主要的COD仍然是淋巴瘤,特別是在疾病轉化後。與治療相關的死亡率也是一個問題,這支持對毒性較小的治療的需求。

原始出處:

Sarkozy C et al. Cause of Death in Follicular Lymphoma in the First Decade of the Rituximab Era: A Pooled Analysis of French and US Cohorts. JCO 2018, DOI: 10.1200/JCO.18.00400.

本文系梅斯醫學(MedSci)原創編譯整理,轉載需授權!

80%專業醫生都在用梅斯醫學APP

改善醫療質量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梅斯醫學MedSci 的精彩文章:

Health Technol Assess:中耳炎伴隨積液聽力損失兒童的口服類固醇治療
Blood:基因組變異情況可用於預測濾泡性淋巴瘤患者的預後

TAG:梅斯醫學MedSc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