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運勢 > 道家修鍊的六大宗旨,密不外傳的修行訣竅

道家修鍊的六大宗旨,密不外傳的修行訣竅

如何清靜?如何把貪慾去除達至修道成真?只要遵循道家修鍊的六大宗旨,能認真的修、認真的行,就能得到仙果。

下面就自己修行的感悟,淺說道家修鍊的六大宗旨。

一、道無經不傳,師無經不明

道家是以道、經、師為三寶。

道教認為,道無經不傳,師無經不明,因道所立經,因為道才立經,因經而載道,既載道又明道。你不看,你不明白,修道指的是你自身的修行。修行好了,才入大道。

大道無欲就是《道德經》第一章講的「常無欲以觀其妙」。常無欲和我要講的是一個涵義。無欲者靜,真心清靜道為宗。你無欲無念,接下來開智慧,方可參悟大道,主要是自修。

經,是讀祖師爺留下的著作,印證其修,我們自己修了然後印證祖師爺留下的東西,和祖師爺講的一樣不一樣,這是經。

師,就是師傳,所謂說師傳是要師傅指明道要,你讀了經悟不開,這些經是師傅曾經讀過修練過,然後你不明白去請問他,他跟你講他自己的心得體會,他有體悟過才行,剛開始入門的時候,一定要師父告訴你才行。公眾號嗣漢天師府,否則人家問你道你講不上來。這師是指修行過練過包括經文、科儀,包括我們道家最高境界、金丹大法都在裡邊。

二、道法自然,靜者得之

1

自然而然,不假人為

譬如做善事要無心的去做而不是執著的去做,刻意的去做對修行者是有害。「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芙蓉是天然的,不要加個人的意思。我們應該順天行事,天人合一,陰符經說「觀天之道,執天之行」這才符合大道的本體。

2

因人而異,效念不一

我們修行過程當中可能以心境去做善事,那就要心境合一,可能每個人層次都不一樣,每個人和每個人的慧根不同,有的人前世是仙道來轉世的,有的人是修道者轉這一世,有的是畜牲道轉過來的。學習的能力就不同,悟力也不一樣。心境不同,感應不同,效果也不一樣。

例如同門師兄弟,師父傳授每個人的功法是一樣,可是每個人的修為就不一樣。自然就是靜,「道法自然,靜者得之」你能常清常靜天地悉皆歸,那麼就與道合真。陰符經裡面講「自然之道,靜。大道至簡至易」,所以我們說靜者得之。

三、至道不繁,守中為要

大道我們一再強調,大道至簡,至易。至精,至微。《道德經》言:「少則得,多則惑。」《黃庭經》上面說:「至道不繁,繁雜無虛。結為道末。」這道你要是講的天花亂墜是不行的,使老百姓、信徒們、修行者,不得要領。故道家修行者不取繁的道理,取簡單的修練之訣,質至而精的東西,以少勝多這就是大道。

《道德經》:「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這你只掌握一就行,就會生二,會生三,生萬物。公眾號嗣漢天師府,越簡單越接近大道,簡單的涵義是易操練能做到,越簡單越適合大家修練。事越少,功越多。修練以守中為要,太上老祖說:「多言數窮不如守中」,

莊子也說:「得其還中,以一孤獨」。《中庸》上講「陰陽平衡」,太過不及陰陽偏盛,均對修行者不利,所以說我們守中為要。守中內丹功法裡頭叫「真火」。

四、和光同塵,借假修真

從道家的義理上來講,他是不限於出世與入世的,而是一種超越世俗的擴大精神「和光同塵,借假修真」,磨練個人的性情,積修個人的品德,培養個人的境界,增進個人的道修。我們所謂基礎,煉丹功的話就知道基礎,我們說修行也好。靜功有人說打坐,不是,靜功不完全代表打坐,打坐只是靜功的一種方式、方法。這靜功要求我們是24小時「靜」。

我剛才講的就是靜,無欲、無念、無執著、無分別,這就是靜。起心動念,不動,是靜。你睡覺不做夢,是靜。公眾號嗣漢天師府,丹功的基礎就是打坐,道家修練提倡,大隱居塵,在塵世磨練自己。你修練需要大靜的時候,那時候才入山林,你需要還丹時後才到山林里隱居。找一個地方守真。你葯若沒采上,是無法練大還丹。

葛洪《抱朴子》曾說:「大隱於市,上士得道於三軍」。《悟真篇》:「未煉還丹莫入山,山中內外近非鉛」。

五、性命雙修,長生為基

長生才是我們基礎,我們練來練去是為不想死,不想死有不想死的目的,譬如性者理也,心也,神也,意也,德也,都是性、神。意是無形的,有形的是德,你在做善事,這都屬於性功。

命是法,是方法。譬如說打坐、靜坐要用什麼方法?這方法能達到什麼目的?能不能對人們有利?生命能否延長?

命者,法也,自也,氣也,形也,功也,這是命功。

氣,是呼吸,我們呼吸就是氣,是吐納。是命功,不屬於性功。

形,是外形,身體外形。練太極,一個目的是導引,命功的一種,道家修練注重性命雙修,包含個人心性修養。使自己心性光明,又要有堅固的個人體型,有健康的身體;要使自己心性光明,凈掃迷雲無點翳。若做到這兩點能使自己長生。

長生之道其理有三:

1、倘道果未成,肉身先壞則分生了道,毫無指望。要修長生,先顧肉體才有資本。有健康身體,才有希望今生成道。

2、當無一定的命功,來對付個人的肉體,難以克自己心念,修功難登大成。沒有一定的命功難以保養自己的肉體,也難以修成。

3、道家修今世為本最講實際,首先證得長生,今世就享仙果何必再等來世?

今世欲求長生我有資本,我努力認真去做,有可能今生今世就得到仙果了。來世就不求了。

如果我認真去修去做,也能活到我所該活的歲數享盡天年,我沒有修成,那麼來世不用求,為什麼?不用求因為你做了很多善事,有功德又是修持,祖師爺慈悲,會在來世給你一個比今世更好的條件來讓你修行,這條件包括物質條件。為什麼會說到物質哪?

因為過去我們住寺院也好道觀也好,修行都自食其力,有一塊土地,山上有水,自己做飯自己吃,根本就不用錢。現在不同,在城市也好,在鄉村也好,沒有這個條件了,所以我們總要布施。

《道德經》上也講「既與為人己愈有,既於為人己愈多」,我們現在也是勸信徒多捐些功德供養道、經、師三寶,其實我們是要他增添福報。

所以說,首先只要先證得長生,才能充分保障個人的修練,使人生更加圓滿,把有限生命溶化到無盡的宇宙裡邊。這就是道家所說的長生久視最高境界。

六、長生住世,我命由我

有些人想找我解心頭之惑,解這東西離不開命運,道家用命運為敲門磚為了度化。很多人遇到問題都會說幫我想想辦法,我都會跟他們說「我命由我不由天」。怎麼個我命由我不由天?道家認為人的壽命是120歲至180歲,我們道家列祖列宗們,在過去紀錄是120歲至180歲,經科學驗證,人可以活到一百多歲。

但是辦得到辦不到,我們現在人一般都說60歲為六十花甲子,其實,在道家還是小孩子。道家通過心性的修練,不動心去練性功,修我們本來應該有的陽壽。通過修行,清靜無為,作善事,那麼我們就可以改變命運。公眾號嗣漢天師府,一輪光滿太虛空沒有一點遐庛,我們就能活我們正常歲數,就能長生住世,肉體成仙,作善事就是我們的本錢。

莊子有句話:「十歲慶世,去而上仙」。一個人能保持積極人生觀,不受命運的擺布這就是我命由我不由天。

祖師曰:「人身難得今已得,大道難明今已明。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處度此身。」謹以此語與諸位同修同勉。(原文有刪減)

轉發分享 功德無量

分享此文一切功德,皆悉迴向給文章轉發者及眾讀者···

小編提示

- The End -

修行人的公眾號

自然|無為|玄德|清靜

「嗣漢天師府」修行人的第一訂閱號

致力於傳統國學及道學文化的復興、闡釋、傳播

修行人的心靈凈土,煉道者的法海梯航|開悟|增慧|止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龍虎山嗣漢天師府 的精彩文章:

己亥年,天師府太歲符賞析
道教呼吸吐納功法:服食萬物精氣滋養自身

TAG:龍虎山嗣漢天師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