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安化黑茶如何成為了黑茶的代表,黑茶的沖泡又有什麼講究?

安化黑茶如何成為了黑茶的代表,黑茶的沖泡又有什麼講究?

安化黑茶如何成為了黑茶的代表,黑茶的沖泡又有什麼講究?

黑茶為我國的特有茶類。而安化黑茶是黑茶中最著名的品種,甚至一定程度上成為了黑茶的代表。安化黑茶原料上乘獨特,完全得益於安化茶區的優越的自然環境。安化與埃及金字塔、瑪雅文明、百慕大三角同處於北緯30°神秘文化帶,安化群山連綿、山高谷深、土壤無污染、對於安化茶的產區,清朝兩江總督陶澍在《詠安化茶》中有「芙蓉插霞標,香爐渺雲闕」的生動描寫。

黑茶作為正式稱呼的起源,一般認為是始於16世紀初。據明嘉靖三年御史陳講疏記載:「商茶低仍,悉征黑茶,產地有限……」這是「黑茶」一詞首次見於史籍。康熙年間的《湖廣通志》載「長沙府出茶,名安化茶」,則是第一次在文獻中出現「安化茶」一詞。

而清代文學家紀曉嵐就有一首詩讚安化黑茶:「閔海迢迢道路難,西人誰識小龍團?向來只說官茶暖,消得山泉沁骨寒」。這裡面的官茶,指的就是安化黑茶。

那麼安化黑茶為什麼被稱做官茶呢?原來自安化黑茶問世後,由於安化黑茶滋味濃厚醇和,而且物美價廉,來自西北的茶商都願意來湖南安化採購茶葉,不僅如此,甚至連西藏的喇嘛也喜愛安化黑茶。以至於西藏喇嘛來北京朝貢回藏時,拒絕朝廷所賜的四川茶作為賞賜,寧願繞道湖廣自己掏錢來收購安化黑茶。但是,當時朝廷明令禁止湖南的茶銷往西北和邊疆,所以這些行為屬於走私,是違法的。據說,朱元璋的女婿歐陽倫,就是因私販湖茶被皇帝殺了頭。

到了明萬曆二十三年,御史李楠,以湖南茶葉行銷西北,嚴重衝擊了四川等地的官茶銷售。於是以妨礙茶法馬政為由,請求朝廷禁運。

而御史徐嬌認為,安化黑茶更利於穩定邊疆,對朝廷有利,不宜禁止。所奏合情、合理、合乎邊疆民情。

兩位御史的爭論震動了朝野,萬曆皇帝權衡利弊,最終做出了決斷,從此安化黑茶被朝廷正式定為官茶,西北邊銷茶逐漸由安化黑茶取代。

安化茶品質甚佳,口感極好,成為官茶之後更是一度出現「一茶難求」盛況。到了清代,安化「天尖茶」被奉為珍品,道光年間更是被皇帝看上,成為了貢品,也就有了「皇帝用茶為天尖,朝廷用茶為貢尖」之說。

黑茶屬於完全發酵茶中的後發酵茶。生產出來的茶葉片片油亮漆黑,湯色杯杯橙亮,香味陣陣入鼻,帶有特殊的陳香味。黑茶製作工藝獨特,尤其是茯磚茶的製作過程中,需要將茶原料放置到特定的烘房進行「發花」,根據特定的原料與配方,在烘房內設置特定溫濕度,經過所需要的時間,使其產生「金花」(冠突散囊菌)。「金花」這種菌類是一種非常獨特的真菌,目前只在靈芝上有小量發現。它不僅形成了茯磚茶獨特的「菌花香」,還因為富含多種氨基酸及多種有益的生物活性物質,對人體健康極有好處。茯磚茶「發花」的絕技,已被列為國家二級機密,而黑茶製作技藝被列入中國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如何泡飲安化黑茶才能達到更好的效果呢?要泡好一壺色香味俱佳的湖南安化黑茶,首先就是要選茶。新制的安化黑茶茶味濃烈,有辛氣,澀後回甘;而陳年安化黑茶香氣醇和,滋味圓潤醇厚,耐泡程度遠勝新茶。

沖泡的話,安化黑茶一般宜用紫砂器具,紫砂茶具保暖和透氣性好,是沖泡黑茶的上佳選擇。當時黑茶也適合煮,用茶壺或者煮茶器煮出來的黑茶香氣更加濃郁,茶湯中所含的有益物質更多。

泡茶的水質要講究。古人對泡茶用水講究「活、甘、清、輕」。現在日常用的自來水由於充入了氯化物,且含有微量泥塵,所以是不適合直接拿來泡茶的。如果一定要用,建議用容器盛上自來水放置1-2天,待氯氣散盡,泥塵沉澱下來再燒開泡茶。泡茶的話用清冽的山泉水是最佳的選擇,如果沒有,採用桶裝的純凈水也是不錯的替代方式。

沖泡黑茶的水溫,以100度的沸滾開水為宜,最好沖泡前開水燙熱茶具,並且沖泡後在壺外淋開水,這樣泡出來的黑茶茶湯,色香味皆佳。因為黑茶中的特殊工藝,使其茶中的營養物質和芳香物質,只能在水溫較高時才能釋放出來,如果泡茶水溫不夠,泡出來的黑茶無論是色澤還是香氣都會欠火候。

安化黑茶沖泡的時間不宜太長,一般約2分鐘為佳,沖泡的次數可達5-8次。安化黑茶沖泡前最好要洗茶,用少量開水,浸沒茶葉5秒鐘左右,隨即倒掉。洗茶能除去茶的塵垢和冷氣,令茶葉葉片舒展。這樣沖泡出來的茶水味道才醇厚甘美。

茶沖泡好後,飲茶也要有講究,一般當茶湯的溫度在50℃左右時,是品嘗滋味的最佳時機。如果一杯茶不及時飲用,隨著溫度的降低和空氣的氧化作用,茶的香氣會逐漸消失殆盡,茶的湯色也會隨之變味變色。所以安化黑茶最好現泡現飲。(來源:山人聊黑茶;作者:山人)

(分享茶道文化,認識喝茶養生,了解更多茶資訊,歡迎關註:黑白茶文化 微信公眾號:XinXueCiHang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黑白茶文化 的精彩文章:

喝茶的三大基本功
黑茶,細水長流的幸福!

TAG:黑白茶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