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堅強的父親,養育堅強的兵!

堅強的父親,養育堅強的兵!

看著兒子杜富國重新站起來的身影,堅強的杜俊充滿希望

10月11日下午,兒媳王靜哭著打來的電話,在杜俊心裡響起了一聲炸雷:兒子富國出事了!

杜俊的大兒子杜富國是名工兵,正在雲南邊境掃雷。這說兒子出事了,看來凶多吉少。

老伴身體不好,杜俊沒敢告訴她。他急忙包了一輛車,拉上兒媳和女兒,連夜從貴州遵義湄潭縣興隆鎮趕往雲南開遠。王靜嫁給杜富國才1年,雖然對丈夫從事職業的高風險也有所了解,但還是被這突如其來的消息擊垮了,一路上不停地小聲啜泣。杜俊不停地安慰她,其實自己的心頭也壓著一塊沉重的石頭。

時間倒退回2015年7月。杜富國興奮地打來電話,向杜俊報告:「爸,我參加中越邊境掃雷隊了!」聽著兒子的話,杜俊心裡一陣忐忑。他年輕的時候也想當兵,可沒能如願。為兒子取名「富國」、動員兒子參軍,就是希望自己的下一代能為國家多作貢獻。而如今兒子要上雷場,這不能不讓他糾結。

「你執行的任務榮耀但危險,一定要小心,千萬不能大意……」那天,杜俊一改往日的雷厲風行,婆婆媽媽地囑咐了兒子很久。

關於雲南邊境的雷場,杜俊抓緊時間給自己補了一課。原來,昔日戰場激烈交戰的山脊、溝壑和林地里,戰爭遺留下來的地雷、炮彈、手榴彈等武器無處不在。近40年來,雖然邊境上再無戰事,一派和平,但難以計數的爆炸物靜靜潛伏在草木之間、紅土之下,隨時會給不慎進入禁區的生命以死亡的威脅。杜俊明白,兒子現在乾的事,是在「刀尖上跳舞」。但他更知道,中國軍人面對危險,從來不會退縮,更何況兒子富國骨子裡從來就有一股倔勁呢。

說不害怕是假的,說沒有想過無數種壞的可能也是假的。10月12日凌晨4點,雲南開遠的醫院門口一片清冷,仲秋的風吹得人瑟瑟發抖,但心裡堆滿焦急的杜家三人,似乎誰也沒有感覺到。

兩個小時後,載著杜富國的急救車呼嘯而來。看到擔架上的兒子渾身血痕、面目全非、生死不明,杜俊感到天都要塌了。女兒和兒媳更是哭著撲了過去。杜俊強忍悲痛,拖著一雙發軟的腿腳,把她們拉了回來。

「首長,請告訴我孩子的真實情況吧,我能挺得住。」這是杜俊對掃雷大隊領導說的第一句話。沒等到迴音,他又說:「我也是一名黨員。有戰鬥就會有流血犧牲,我們能理解。」本就悲痛不已的部隊領導聽到這些話,不禁潸然淚下。

兒子的兩隻手被紗布嚴嚴實實地裹著,眼睛也被裹得緊緊的,一些液體正順著紗布向外滲著。醫生已經小心翼翼地和杜俊說過了,富國的兩隻手沒保住,一雙眼睛也沒保住。雖然有思想準備,但在病房裡再見到兒子時杜俊還是覺得恍若隔世。他牙關緊咬,強忍著沒有哭出來。杜俊不是不想哭,他是不能哭。兒媳和女兒已經成了淚人,他能做的只有給她們寬慰。「事情已經發生了,我們都要堅強。」嘴上說著這話,杜俊的心裡卻淌著血。

入伍之後的杜富國吃苦耐勞,軍事訓練成績節節攀升,文化素質卻沒啥長進。加入掃雷隊後,他很快就遭遇了第一個「雷區」——排雷理論知識。第一次摸底考試,杜富國連猜帶蒙,考了32分,而其他戰友最低的也在80分以上。理論不過關,就不能走向戰場!為補齊這個短板,杜富國下了多少苦功夫無人知曉,但從他的成績單便足以看到他的努力——第二次考試57分、第三次70分,後來一直穩定在90分左右,甚至還考過99分。

成績單會說話,書也會說話。杜俊清楚地記得,他來部隊探營時,看到兒子的幾本掃雷教材都被翻得卷了邊,裡面滿是紅筆標註的圈圈點點,就開玩笑說:「你當年學習要是這麼用功,早就考上大學了!」杜富國卻認真地回應父親:「學不好排雷理論,掃不了雷,更保不了命,我可不敢掉以輕心。」

杜富國在雷場上的進步是飛速的。沒出半年,他就練成了「聽聲辨雷」的拿手絕活。只要把探雷器探向雷區,埋在地下淺表的金屬大小、深淺和方向,他都判斷得八九不離十。由於技術好,杜富國很快被升為組長。「讓我來,我技術好」,這幾乎成為他每一次沖在急難險重任務前的標配理由。一次,在馬嘿雷場,戰士唐世傑探到10多枚引信朝下、高度危險的火箭彈。杜富國照例讓小唐退到安全地域觀察,獨自上前處理。用了整整一上午,火箭彈被安全拆除,杜富國也累得幾乎脫水。

老山地區的夏秋季節特別悶熱。掃雷戰士穿著棉衣厚的防護服作業,每次都要渾身濕透,當天回營無法晾乾,第二天又得穿著潮濕的防護服上山。由於杜富國執行任務多,隊里特意騰出一套防護服增配給他,讓他換著穿。這特殊的待遇,也讓杜富國十分驕傲。

杜富國與戰友一起祭奠革命先烈時,向革命烈士行軍禮

3年來,杜富國1000餘次進出生死雷場,拆除2400餘枚爆炸物,處置各類險情20多起。這些,他從來沒有跟父親提起。杜俊只依稀記得,在2016年6月的一次通話中,兒子哽咽地告訴他:「我的一名戰友在掃雷的時候犧牲了……」說完,電話那頭的兒子沉默了,電話這頭的杜俊心驀地沉甸甸起來。他知道,面對生死,兒子已經做好了所有準備。

如今,看著病床上剛剛歷經生死考驗的兒子,杜俊的兩行老淚沒能憋住。他不知道用什麼話來安慰兒子,想了半天,只是說:「兒啊,堅強點。」「沒事,放心吧。」杜富國的聲音很虛弱,但語氣很堅定。此時,杜富國已經接受了自己失去雙手的事實。他樂觀地問杜俊:「爸,等我好了去裝一雙智能手,還能去排雷,你說行不行?」

兒子的話,幾乎讓杜俊崩潰。兒子還不知道自己的眼球已經被摘除,他已徹底告別光明,再也不可能回到雷場上了!杜俊使勁地吸了吸鼻子,把難過吞進肚子,好半天才從牙縫裡擠出一個字:「行。」

在外人看來,杜俊是個無比堅強的父親。可他內心的徹痛和煎熬,只有他自己知道。兒子受傷後,杜俊每晚都堅持守在兒子身邊,誰勸也沒有用。夜裡,杜俊總會猛然間醒來,第一反應就是確定兒子還好不好。誰也不清楚,他一晚上會醒多少次。兒子還活著,這已經令杜俊覺得非常欣慰了。不然,他現在還能企求什麼呢?

兒子的病情穩定後,杜俊向掃雷隊領導提出了一個讓人意外的請求:「掃雷任務不能因為一個人受傷就停下來。作為父親,我想去看看富國戰鬥過的地方,看看他的戰友們,給那些孩子們鼓鼓勁兒。」

在兒子負傷的雷場,杜俊坐了很久。他知道,腳下這片土地重獲安寧和幸福,就是兒子和他的戰友們最大的驕傲!

艾岩比杜富國晚一年到掃雷隊,由組長杜富國負責幫帶。出事那天,正是他們兩人在接近坡頂的掃雷爆破筒「翻犁」過的土地上,發現了那枚部分彈體露出地面的爆炸物。杜富國初步判斷,那是一顆當量大、危險性高的加重手榴彈,根據以往經驗,下面可能埋著一個雷窩。接到「查明有無詭計設置」的上級指示後,杜富國以作業組長的身份命令艾岩:「你退後,讓我來!」正是這句「你退後」和轟然巨響時杜富國下意識的一擋,讓兩三米之外的艾岩逃脫了厄運。

其實,這次要到部隊來,杜俊最想見的就是艾岩。他怕這個孩子心理負擔過重。杜俊關切地對艾岩說:「孩子,你的傷恢復得怎麼樣了?擦乾淚,掃雷任務還要繼續完成。」

杜俊說得對。掃雷任務還沒結束,還要有人幹下去。不久前,即將服役期滿的老兵竇希望曾問過同樣面臨走留的杜富國,想不想回地方發展。杜富國回問:「雷沒掃完就想著走,你是不是慫了?」竇希望對杜富國更是不解:「你都結婚了,還不趕緊回家陪媳婦?掃了這麼多年雷,你到底圖個啥?」杜富國的回答能讓竇希望記一輩子:「誰都回家陪媳婦了,那誰來掃雷啊?我幹不了縣委書記的活,但是可以干掃雷的事,雖然扛不了『星』,但我要把槍扛好!」

在掃雷隊的器材室,杜俊看到了兒子那身被炸成棉花狀的防護服。他想像不到那巨大的爆炸來臨時,兒子那肉做的身軀承受了什麼樣的痛苦。他只能感到,心中一陣陣的絞痛。杜富國的床鋪上,豆腐塊一樣的軍被整整齊齊地碼放在床頭。杜俊無聲地幫兒子收拾物品,軍裝、軍帽、密密麻麻的筆記本……一想到對軍營、對掃雷有著特殊感情的兒子再也無法返回雷場,心頭的絞痛便蔓延了全身。杜俊揣測,兒子現在就在承受這種痛苦吧。

沿著一條羊腸小道,杜俊走上杜富國戰鬥過的雷場。山路陡峭得讓他腳下不斷打滑;路旁堆放著的上千枚沒來得及轉移銷毀的爆炸物,讓人不寒而慄。杜俊在兒子搜排過的雷場上走了一遍又一遍。如今,腳下的這片土地已然安全,不遠處的山坡上,邊民耕種的莊稼正在迎接著收穫季的到來。

雞鳴犬吠中,杜俊久久地深情地望著眼前安詳的土地。突然,他像是想到了什麼,快速地拿起自己的手機,找到了一直收藏著的一張圖片和一段視頻。圖片上,扛著炸藥的大兒子杜富國正在陡峭的山坡上艱難地攀爬;視頻里,在西藏當兵的小兒子杜富強,正巡邏在山南那條「魔鬼都不敢去」的邊境線上。

杜俊把圖片和視頻一起轉發到了自己的朋友圈,並留言:「為中國軍人加油!」

這句話,他是說給自己的,是說給大兒子和小兒子的,更是說給全中國軍人的!

11月16日,中越邊境雲南段已掃雷場移交儀式在老山西側雷場展開。現場十多名掃雷官兵手牽手走過雷場,用這種特殊的方式向世界證明:腳下的每一寸土地都是安全的!

南部戰區陸軍雲南掃雷大隊官兵在雲南省麻栗坡縣老山西側壩子雷場手拉著手徒步驗收已掃雷場

得知消息,躺在病床上的杜富國,臉上露出了久違的笑容。身旁的杜俊看到兒子笑了,緊鎖了30多天的眉頭也終於舒展開來。這位堅強的父親緊緊地握著兒子的手,在心裡對自己生養的這個堅強的兵說:「不怕,未來不管有多難,爸都陪著你走下去!」

(來源:解放軍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防時報排頭兵 的精彩文章:

又是那個「神秘人」!

TAG:國防時報排頭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