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殲20掛載傳聞已久的新武器,火力是衡量其作戰效能,卻有點例外

殲20掛載傳聞已久的新武器,火力是衡量其作戰效能,卻有點例外

殲-20掛載霹靂-15空空導彈

前不久,殲-20在航展時飛行表演打開了全部內置彈倉,其中掛載了傳聞已久的新型霹靂-15空空導彈。根據公開的展示,殲-20可以掛載6枚空空導彈(4+2),相比其他的戰鬥機,載彈量略顯不足。這雖然不是一個大問題,但也是個不小的問題。原因在於,火力的持續性是衡量武器作戰效能的重要指標之一。

第一、火力的持續性可能決定一次戰鬥的成敗。為什麼有「刺刀見紅」?為什麼有「捨身堵槍眼」?為什麼有「開足馬力,撞沉吉野」?原因就是沒有了彈藥。有些情況可以拼,有些時候拼的機會都沒有,只能幹著急。

比較經典的例子是,二戰期間德國「俾斯麥」號戰列艦被擊沉。當時,有一艘德國潛艇U-556就一直在戰場游弋,但由於已經沒有了魚雷,只能作壁上觀。該艇航海日誌的記載,著實令人感慨~~~

19:48分,注意!1艘「英王喬治」級戰列艦和1艘航母(可能是「皇家方舟」號)出現在東方,正高速航行。如果我現在還有魚雷該多好!我甚至都不用接近目標。根本沒有驅逐艦護航,敵艦也沒有做例行的規避動作!(其實附近有英國驅逐艦,只不過當時浪大所以艇長沒有看見)…………0:00,出水。我能為「俾斯麥」號做些什麼呢?我能看見她開炮時炮口的火焰,炮聲震耳欲聾。我離她這麼近,可是卻什麼忙也幫不上,這實在是一種非常痛苦的感覺。我唯一能作的事情就是聯絡其它有魚雷的潛艇。…………04:00,「俾斯麥」號仍然在堅持戰鬥……….看罷這樣的實戰記錄,誰還能輕視火力持續性的重要?

殲-20掛載霹靂-15空空導彈

第二、火力的持續性可提高殺傷效率,殺傷效率的點滴提高,其累積效果是具有決定性的。

一個作戰單元的作戰效率提高一點,看起對戰爭的勝負是無關緊要的,例如,一個戰鬥班,每次戰鬥多殺傷一個敵人,這對於一次戰爭或是一場戰役,似乎都是無關緊要的;但是,考慮到在一線可能有幾百個、上千個戰鬥班在進行著一場場的戰鬥,每次戰鬥每個班都殺傷一個敵人,那麼,累積的效果就是打掉敵人一個團甚至一個師。兩個看起來勢均力敵的對手,為什麼能逐漸的分出勝負,就在於殺傷效率那一點點細微的差距。「零敲牛皮糖」是怎麼來的?就是在戰略高度上看待殺傷效率提高的問題。

在空戰中,掛彈8枚與掛彈6枚的區別,決定了是擊落三、四架敵機還是擊落兩、三架敵機。這個差別看起來不大,但是,考慮到有很多戰鬥機在反覆出擊,其累積效果就是能否多消滅敵人一個或幾個飛行中隊的問題。你說,這個差別大不大?

第三、在空戰中,火力持續性還可以給予飛行員更多戰術選擇。

例如,米格-15與F-86空戰。米格-15的航炮射擊時間只有7秒多,飛行員一定要瞄準了再打。F-86的航空機槍射擊時間有14秒多,美國飛行員經常在命中率不高的情況下,向目標打幾個點射,目的是驚嚇對手,迫使或誘使對手犯錯誤。志願軍飛行員講述戰鬥經歷時,經常有這樣的描述,看到美機的曳光彈在四周亂飛,這要是沒有點兒定力肯定慌亂。

再例如,米格-21與F-4的空戰。米格-21掛載兩枚空空導彈,只能「打了就跑」。F-4「鬼怪」可以掛載8枚空空導彈(4+4),經常向對手狂轟導彈從而獲得意外的戰果。一次,一架F-4追擊一架米格-17,先後發射了四枚「響尾蛇」;米格-17採用急轉彎或滾轉俯衝的方法,躲避了三次導彈攻擊,在躲避第四次攻擊時,因高度、速度不夠而失速墜地。另一次,一架美機看到一架越機在追擊一架F-105,由於距離太近,既無法發射「響尾蛇」也無法制導「麻雀」,美機就向著越機的前方發射了一枚無制導的「麻雀」;「麻雀」從越機前方穿過,越機以為受到了導彈攻擊,做了一個半滾倒轉逃之夭夭,F-105因此脫困。

綜上所述,殲-20的載彈量確實有提高的必要。這個問題,殲-20的設計者肯定考慮到了,至於是否有提升的空間,主要看我國的導彈技術是否能再進一步。根據比例推算,殲-20的彈倉要比F-22大,但是,我國的導彈往往比美國同檔次的要大,如,霹靂-12相比AIM-12,彈徑、翼展都要大2、3厘米,彈長大15厘米,彈重要大30公斤左右,這就是技術上的差距。

殲-20掛載霹靂-15空空導彈

目前看,殲-20可能存在兩種任務掛載模式。

一是突擊模式,就是承擔「踹門者」的任務,打擊的目標是對手的大型飛機(如,預警機、加油機),正如殲-20飛行員所說的,「一根針破一張網」。在此任務模式下,彈倉掛載4枚PL-15,正如在珠海航展上展示的那樣。外媒推測PL-15彈長4米左右,射程150公里~200公里。從圖片看,由於彈長大,在殲-20的彈倉內不存在前後交錯掛載的可能。

二是空優模式,承擔遊獵、遮斷等任務,主要的作戰對象是對手的戰鬥機。在這種模式下,殲-20可能在彈倉內掛載6枚PL-12。由於PL-12的彈長3.8米左右,就可以前後交錯掛載。戰鬥機之間的空戰,想在100多公里之外一彈解決並不現實,火力持續性顯得很有價值。可以肯定,不論殲-20現在的彈倉容量如何,能否滿足這個彈倉尺寸的要求,將成為我國大部分空空導彈新研(或改進)的重要指標。

有一點例外,就是將來中國的超遠程空空導彈,射程將達到400公里,彈長可能有5~6米,無論如何殲-20的彈倉是容不下了。此時,又想起了殲-16飛行員白龍,他講話時的洋洋得意,看來是有所根據的。(阿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強國網 的精彩文章:

官方:殲31絕對可以擊落F35,越來越多信息顯示,這將成現實
第42、43顆衛星騰空而起引關注,日網友:中國做了一偉大的事

TAG:強國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