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美文 > 什麼樣的人才稱得上有教養?

什麼樣的人才稱得上有教養?

一個人能夠知道何所愛何所惡,

便是嘗到了知識的滋味

教育或文化的目的,不外乎是發展知識上的鑒賞力和行為上的良好表現。有教養的人,或受過理想教育的人,不一定是個博學的人,而是個知道何所愛、何所惡的人。

一個人能夠知道何所愛何所惡,便是嘗到了知識的滋味。世界上有一些人,心裡塞滿歷史上的日期和人物,對俄國或捷克時事極為熟識,可是他們的態度或觀點是完全錯誤的;在社交集會裡碰到這麼一個人,真是再氣煞人也沒有的事了。

我曾碰見過這種人,覺得談話中無論講到什麼話題,他們總有一些事實或數字可以提出來,可是他們的見解是令人氣短的。這種人有廣博學問,可是缺乏見識或鑒賞力。博學僅是塞滿一些事實或見聞而已,可是鑒賞力或見識卻是基於藝術的判斷力。

中國人講到學者時,普通是分為學、行、識。對歷史學家,尤其以這三點為批評標準;一部歷史,也許寫得極為淵博,可完全沒有見識,在批判歷史上人物事迹時,作者也許沒有一點獨出心裁的見解或深刻的理解力。要見聞廣博,要搜集事實和詳情,乃是最容易的事。任何一個歷史時代都有許多事實,我們要將之塞滿心中,是很容易的;可是選擇重要事實時所需要的見識,卻是比較困難的事,因為這要看個人觀點如何。

一個人必須能夠尋根究底,必須具有獨立判斷力,必須不受任何社會學、政治學、文學、藝術或學究的胡說所威嚇,才能夠有鑒賞力或見識。

有獨立判斷的人也是有「膽量」的人

我們成人的生活,無疑受著許多胡說和騙人的東西包圍:名譽的胡說,財富的胡說,宗教的胡說,以及騙人的詩人,騙人的藝術家和騙人的心理學家。

一個人兒童時代的腸胃官能活動,對後來生活上的野心、進取心和責任心,有切實關係,或者說大便秘結造成一個人的吝嗇性情;有見識的人聽見這種話時,只好一笑置之。一個人做錯了事,便是錯了,用不著拿出偉大名譽以威壓人,也用不著說他曾讀過許多我們不曾讀過的書,以恐嚇人。

所以,見識和膽量是有密切關係的,中國人往往把識和膽連在一起;而我們知道:膽量或獨立的判斷,是人類中一種多麼難得的美德。我們看見一切有特殊建樹的思想家和著作家,在幼年時代,都有這種智能上的膽量或獨立性。

這種人如果不喜歡一個詩人,便表示不喜歡,縱使那個詩人是當時最有聲望的詩人;當他確實喜歡一個詩人時,他便能夠說出喜歡他的理由,因為這是他內心判斷的結果。這就是我們所謂文學上的鑒賞力。如果當時盛行的繪畫學派主張,使他的藝術本能感覺不快,他也會加以反對。這就是藝術上的鑒賞力。

一種流行的哲學理論或時髦觀念,縱使得到一些最偉大人物的贊助,他也會表示漠然態度。他要等到自己心悅誠服,才願相信一個作家的話;如果一個作家能使他信服,那個作家便是對的,可是,如果那個作家不能使他信服,那麼,他自己是對的,而那個作家是錯的。這就是知識上的鑒賞力。

這種智能上的膽量或獨立判斷,無疑地需要相當孩子氣的、天真的自信力,可是這個自我便是一個人唯一可以依附的東西,一個研究者一旦放棄個人判斷的權利,便只好接受人生的一切胡說了。

學校教育制度用「文憑」和「分數」

代替了「判斷力」或「鑒賞力」

孔子似乎覺得學而不思比思而不學更危險,他說:「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他在當時一定看見過許多學而不思的學生,所以才提出這個警告;這個警告,正是現代學校里極為需要的。大家都知道現代教育和現代學校制度大抵是鼓勵學生求學問,而忽略鑒別力,同時認為:把學識填滿腦中,就是終極目的,好象大量學問,便能夠造成一個有教育的人似的。

為什麼把追求學問的快樂,歪曲成堆塞學識的機械式、有量度、千篇一律的、被動的工作呢?我們為什麼比較注重學問,而不注重思想呢?

我們怎麼可以因為一個大學畢業生念完了若干規定的心理學、中古史、邏輯和「宗教」學分,而便稱他做受過教育的人呢?學校為什麼要有分數和文憑呢?分數和文憑在學生們心中為什麼會代替了教育的真目的呢?

可是學校有了機械化的大考和小考,其後果是比我們想像的更有害的。因為這麼一來,學校里所注重的是「事實」的記憶,而不是「鑒賞力」或「判斷力」的發展了。我自己也曾做過教師,我知道出一些關於歷史日期的問題,是比出一些含糊問題更容易的。同時,批定分數也比較容易。

我們必須放棄「知識可以衡量」的觀念

我們便會碰到一種危險,就是我們會忘掉我們已背棄了教育的真理想,或即將背棄教育的真理想;所謂教育的真理想,我已經說過,就是發展知識上的鑒賞力。

我們必須放棄「知識可以衡量」的觀念。莊子說得好:「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知識的追求,終究是和探索一個新大陸一樣,或如佛朗士所說「靈魂的冒險」一樣。如果一個虛懷若谷、好問、好奇、冒險的心智,始終保持著探索精神,那麼知識的追求就會成為歡樂的事,而不會變成痛苦的工作。

我們必須放棄那種有量度、千篇一律、被動的填塞見聞的方法,而實現這種積極、生長的、個人的歡樂的理想。知識追求是一個人自己的事,與別人無干。

節選自《林語堂散文》

中國華僑出版社

2018年08月

長按下方二維碼

添加周國平小助手微信:aizhixiaoshu

了解周國平老師最新動態,

薦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周國平 的精彩文章:

他深入非洲47次,將大自然的瞬間變為永恆
抑鬱尋死,欠下巨債,但他又成為了《爸爸去哪兒》的合伙人……

TAG:周國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