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每天喝8杯水是瞎忽悠?喝水的學問有多深?權威告訴你真相

每天喝8杯水是瞎忽悠?喝水的學問有多深?權威告訴你真相

在天朝,沒有什麼是一杯水解決不了的!

感冒發燒,爸媽說多喝水

女朋友不舒服,男朋友說多喝水

工作壓力大,同事說多喝水

如果一杯水解決不了,那就喝2杯!

都說人的體重70%以上都是水,我們也總被教育要多喝水,但你真的之道如何喝水嗎?知道水和人體的關係嗎?怎麼喝水才是正確的?

今天,我們就來聽著名中醫專家徐文兵揭秘關於水的真相:每天需要喝8杯水嗎?水喝進去是如何被人體消化吸收的?為什麼有的人越喝水越渴?搞清楚水和人體體液的關係,讓你從頭到腳,全面了解自己身體。

每天需要喝8杯水嗎?

地球表面70%都是水,人的體重70%以上也是水。前者說的是面積,後者說的是質量,兩者本不相干,但一般人常舉例用來曉之以理,說明天、地、人相感相應的道理。

確切地說,占人體體重七成以上的並不是水,而是體液。你剛喝了一瓶水停留在胃裡,或者你憋了一泡尿存在膀胱里,這就不能算是體液。前者有待人身轉化、吸收變成體液,而後者則是體液代謝以後排出的廢水,有待排出或被吸收再利用。

當今社會,無論上智還是下愚,大多用簡單、粗暴的思維,把水等同於體液,把人當成了試管,以為灌進去水就會直接變成體液。所以就出現了無論大事小事、無論何種疾病,多喝水成了萬能利器,甚至衍生出了每天要喝8杯水、早晨起來先喝一杯水等諸多養生保健的謬論。

水需要被溫暖、消化、過濾、吸收以後才能變成體液。

喝溫開水有科學根據嗎?

首先,水不是體液的最顯著區別就是溫度,人的體溫是36.5攝氏度,你喝冷水、冰水,或者直接嚼冰都需要用腸胃把它融化、加熱到與體溫相同的溫度才能被吸收利用。這需要消耗人體內部的熱量,碰上腸胃溫度低的人或一時喝進大量冷飲的情況,冷水暫時不能被加熱,反而會冷卻、降低周圍組織的溫度,造成組織液的凝滯,阻止腺體的分泌。具體過程和數據可以參考冰敷的效果。最終的結果就是,喝冷水不僅不能補充體液,反而阻礙了體液的循環,出現越喝越渴的情況。或者出現胃裡「咣咣」有存水,而口腔卻極度乾燥的癥狀,中醫稱之為水氣病,日本漢方醫生直接稱之為水毒。

中國人歷來主張喝開水、喝溫水,除了衛生、消毒、滅菌的因素外,喝熱水能方便人體消化吸收,快速促進津液生成。喝水並不直接解渴,生津才能止渴。只要能生津,不喝水也能解渴,想想望梅止渴的故事就不難明白其中的道理。相較喝冰水,喝熱水不僅不會消耗腸胃能量,反而能補充熱量,一方面補充水分,另一方面促進體液代謝循環,「津津有味」「津津樂道」就是體液得到補充的表現。

水是如何轉化成津液的?

津液不同於飲進去的水的第二個特點是,水飲必須經過胃腸黏膜過濾以後才能初步變成人的體液,這也是人體主動消化和吸收的一個過程。

胃腸黏膜本身就是一道防線,如同國門的邊防檢查和海關的功能一樣,過濾、吸收自己需要的,排斥對自己不利的東西。同時這道防線也管控著體內的津液,禁止或有限度地分泌或滲出津液。可以想見,如果這道防線失靈,相當於沒有邊防、國門洞開、精英流失、外邪亂入,相當於國家的身體就危在旦夕了。

人身六腑中的三個腑,胃、小腸和大腸承擔了主要的消化和吸收功能。《黃帝內經》說,胃是「倉廩之官,五味出焉」,小腸是「受盛之官,化物出焉」。小腸能夠「泌別清濁」,是最主要的吸收器官。大腸是「傳導之官,變化出焉」。

水飲入口後,口腔和咽喉乃至食道黏膜都會被滋潤,會少量吸收水分。水飲入胃,被胃溫暖柔化,送到小腸。胃主要是分泌黏液和胃酸,付出多、吸收少。胃壁偏厚,並不直接吸收水分。很多人飲水過多或單位時間喝水太多,會將大量水液存儲在胃中,稍微一動,就能聽見肚子里的「咣咣」水響。這樣做會把胃壁平滑肌拉長,時間長了會造成胃壁弛緩或胃下垂。有些人被診斷為瀑布型胃,大多是飲食不節造成的。

小腸是真正吸收水飲的器官,小腸壁薄,血管和淋巴管豐富,小腸又容納了豐富的消化液和消化酶,這些活力元素溶解在飲食中,再被小腸溫化吸收,水飲就脫胎換骨變成了真正的津液。大腸是吸收、挽留水飲的最後一道防線,殘渣餘孽、濁水污物在大腸中被腐蝕發酵,化腐朽為神奇,是製造精氣的主要場所。

水飲經過胃腸道溫暖、過濾、消化、吸收進入人體成為津液,津液進一步被細胞吸收成為細胞液,被淋巴管吸收成為淋巴液,被血管吸收成為血液,被骨骼吸收深入骨孔成為骨髓、腦脊液、腦髓。稀薄清澈的體液被稱為津,粘稠的被稱為液。

津液被人體吸收利用以後,重新組合併通過腺體分泌出來,為人體利用。比如,血液經過肝臟代謝分泌出膽汁,平時儲存在膽囊中。胰腺分泌胰液,內含豐富的消化酶,當人進食的時候在十二指腸排出,在小腸中參與食物的消化、分解。

遺憾的是,現代人只關心血液成分和循環運行情況,而忽略體液成分和體液循環。事實上,血液出問題之前必是體液先出問題,血液四高(血壓、血糖、尿酸、血脂)之前,體液成分肯定先出問題。所以謹慎飲水、輸液,促進津液的代謝、升降出入,防止廢水、廢液、痰液的生成,以及及時化痰散結、蠲飲利水,是養生保健、早期預防、治未病的主要節點。

《大腦勇士》

徐文兵著丨湛廬文化·海南出版社 2018年8月

—END—

2018第五屆中國家族企業傳承主題論壇

暨中歐第七屆中國家族傳承論壇

幸福與財富

12月9日-10日 | 中國·深圳

年度經典巨獻

與您榮耀共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家族企業雜誌 的精彩文章:

遠離誤診?這兩個問題你一定要問醫生

TAG:家族企業雜誌 |